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4474735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5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第1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回顾与展望,本章介绍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经历了启蒙教育阶段、计算机文化论、计算机工具论、计算机辅助教育,目前正进入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时期。另外本章也着重介绍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1.1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起步和发展,1.1.1 计算机教学的启蒙阶段 1美国进行LOGO语言的教学实验为中学计算机教学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英国实施“微电子教育计划” 3法国实施“万台微机计划” 4我国开设计算机选修课 1.1.2 计算机文化论 1.1.3 计算机工具论 1.1.4 计算机

2、辅助教学,1.2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121 世界各国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情况 1美国实施“教育技术行动” 纲领 2德国通过多媒体法草案并实施“信息技术行动计划” 3法国实施“多媒体教学发展计划” 4新加坡的教育信息化计划 5日本实施新教学大纲 6我国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新标准” 122 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1.3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展望,1.3.1 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 1.3.2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研制 1.3.3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在实验中逐渐走向成熟,思考题,1如何理解计算机文化论产生的背景和含义? 2在中学如何开展程序设计的教学? 3理

3、解计算机工具论产生的背景和含义?就目前来看这个观点正确吗?说出你的看法。 4信息素养的内涵是什么?怎样理解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关系? 5如何认识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贯彻信息技术指导纲要? 6简述制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意义。,第2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组织,本章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分析入手,分析了其教学的要求,同时介绍了能够指导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方法,介绍信息技术课程的备课和教案的撰写。,2.1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其对教学的要求,2.1.1 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1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2具有活动课的特点 3注重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 4

4、课程内容体系的非线性特点 5工具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6内容不确定的特点,2.1.2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 1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2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要努力创造环境,加强动手实践 4改进教学方法,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重视信息的多渠道获得和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7加强面对面或网络环境的团队合作 8重视对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2.2 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2.2.1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1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 2布卢姆的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每个人得到发展的理论 3加涅的学习八阶段论 4奥苏贝尔的“学与教”

5、理论,2.2.2 建构主义 1建构主义的四大属性 2皮亚杰的“同化”与“顺应”理论 3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的理论 4认知灵活性理论,2.2.3 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1.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必须采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 根据动机理论,教师必须创设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根据同化与顺应理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引起学生思维冲突的问题和环境,鼓励学生的反省和思考。 4. 根据最临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必须按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体现教育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5 既然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对所学

6、知识的意义建构,训练学生的高层次思维,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和任务,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 6 既然过程性评价能真正实现对教学的调控、诊断和反馈作用,真实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7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要重视学习媒体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内容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等。,2.3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2.3.1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的意义 1教学设计使教师的教学实践趋于科学化。 2研究教学设计能把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并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 3教学设计发挥了

7、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4教学设计能使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2.3.2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1学习者的需求分析。 2评定学习者的特征。 3确定教学目标。 4教学内容分析。 5教学策略设计。 6学习主题的设计 7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设计与要求 8学习效果评价。,2.4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组织,2.4.1 教学计划的制定 2.4.2 信息技术课程常见课型 1讲解课 2边讲边练式和先讲后练式 3基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式 4研究性学习式 2.4.3 备课和教案的设计,思考题,1什么是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的理论?谈谈如 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这一理论。 2建构主义的四大属性是

8、什么?为什么说信息技术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信息技术的特 点。 4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如何把握信息技术的教 学要求。 5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建构主义和认 知主义理论。 6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型一般有哪些?请指出各种课型 的使用条件。,第3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本章全面介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强调以“任务”为驱动,以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教育设备为工具和媒介,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

9、不能孤立地应用这些教学方法,要灵活和综合地应用以上的教学方法。,3.1 任务驱动法,3.1.1任务驱动法的定义与优点 1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有利于学生消除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 3有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所学知识 4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5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提高 6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最大提高 7有利于突破教材框框的限制,3.1.2 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任务设计必须符合课堂的教学要求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任务设计要重视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3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可扩展性 4任务设计要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5任务设计要

10、重视合作精神的培养,3.1.3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 1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的六个阶段 2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 3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合作学习(Collaboration/ cooperation learning) 4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的作用,3.2研究性学习,3.2.1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原则 2. 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3研究结果的交流和评价。 4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概述 3.2.2 信息技术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案例介绍,3.3 合作学习,3.3.1 合作学习的概念 3.3.2合作学习的实施 1合作一开始,就应该

11、发给学生详细的作业说明书。 2分组 3任务的设计须具有一定的困难度和挑战性 4明确的责任分工。 5合作互补。 6激发竞争。,7定期检查作业进度。 8合作者之间发生人际冲突时,教师 的作用。 9 评价 10 学习过程(成果)的反思,3.3.3 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 学习伙伴。 信息传送。 会议室。 分类讨论区。 留言板。 个人信箱。,思考题,1为什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 如何实施? 2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3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实施?请设计一 个案例。 4设计一个其它学科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 案例。,第4章 信息技术课程教 学内容分析和教学

12、参考,本章内容以应用软件为模块,根据“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设计了 操作系统的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参考 Microsoft Word 的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参考 电子表格Excel 的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参考 PhotoShop的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参考 FrontPage2000 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参考 Macromedia Flash 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参 Authorware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参考,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参考 数据库管理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参考 人工智能初步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参考 的教学内容建议、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要求、教学参考

13、示例,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示例,体现了学科特点、要求以及先进的教学理论、方法,希望能给信息技术教师以启发和借鉴。同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任务的设置可以突破各应用软件的框架,将各种知识进行整合。 下面仅以操作系统为例进行讲解。,操作系统的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参考,4.1.1 教学内容建议 1.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2.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3资源管理器的认识与基本操作 4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简介。 4.1.2 教学重点和难点 4.1.3 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要求,4.1.4 教学参考示例,示例:文件(夹)的命名规则及其对扩展名的 认识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14、掌握常 见的文件扩 展名的含义,在实际中能熟练应用。 重点和难点:文件(夹)的取名规则;个别字符不能作为文件名的 理解、长短文件名。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讲解法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利 用比较的方式来说明文件(夹)的命名规则。同时体现 层次性和扩展性,对水平不同的学生对扩展名的认识有 不同的要求。,教学过程,1首先,教师利用实例揭示为什么需要给文件(夹)命名(引出新课)。 2引入新课:人是如何取名的,文件的取名和人的取名有一样的规则吗(表4.1.1)? 3 教师进一步给出若干个文件的内容和制作的软件名称,要求学生自己给它们取名字,如表4.1.2 4 教师进一步提示 有些字符不能用在文件

15、名中。 5 小结,同时提出文件夹的取名规则和文件的取名规则完全相同,但为了使用的方便,一般不需要扩展名。 6 布置作业。请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了解常见文件及其扩展名的含义。,表4.1.1,表4.1.2,分层次的练习题,A:要求所有的学生了解常见文件名及其含义 (1)常见源程序文件扩展名 (2) 伴随着可执行文件常附有以下几类文件 (3)Windows环境下的文件名 (4)图像文件 (5)媒体文件 (6)压缩文件的后缀名 (7)数据库类文件的后缀名,B:希望了解更多的文件扩展名的同学(主要针对学习水平较好的同学),可以参阅网页http:/ C:了解Windows启动中所需的所有文件的含义(主要针对学习水平较好的同学)。,思考题,1请选择本章中没有列出的教学中的一个模块(如POWERPOINT),写出教学内容建议、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要求、教学参考示例。 2对每节中的教学模块写出一个教学参考示例。,第5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本章着重讨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多元评价模式,对多元评价的意义和原则以及具体实施过程做了简短的介绍,并且介绍了高中信息技术的会考情况。,5.1 多元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原则,5.1.1 多元教学评价的意义 1多元评价模式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多元评价模式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