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护理查房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040352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护理查房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血压护理查房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血压护理查房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血压护理查房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血压护理查房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血压护理查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护理查房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血压护理查房,老年心血管二 刘真伟,病例资料,现病史:患者刘茂才,男,77岁,因“发现血压升高10+年,血压波动半月”于2012.2.28入院。 入院查体:T36.7,P81次/分,R20次/分,BP120/76mmHg,神清,慢性病容,体型偏胖,双下肢未见水肿。,病例资料,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有高血脂、慢支炎肺气肿、痛风、前列腺增生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以及输血史。 生活嗜好:嗜烟40+年,60支/天,未戒。不嗜酒。 入院诊断:高血压(3级 极高危),主要护理问题,P1、疼痛: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或避免头痛的发作。 护理措施: (1

2、)减少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安静、温暖、舒适环境,防止过多干扰;头痛时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劳累、激动、紧张、嘈杂;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 (2)用药护理:遵医嘱规范应用降压药,监测血压变化,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效果评价:病人血压以及头痛的发作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主要护理问题,P2、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视力模糊或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关 护理目标:保证病员安全无受伤。 护理措施: (1)避免受伤:定时测量血压做好记录。尽量消除可能导致病人受伤的隐患。 (2)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 让病人了解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 指导病人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 应对方法。 效果评价:病员住院期间安全无受伤。

3、,主要护理问题,P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护理目标:无高血压急症发生 护理措施: (1)避免诱因:避免情绪激动,按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避免过劳和寒冷刺激。 (2)病情监测:定期检测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变化。 (3)高血压急症发生时的护理: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一起不良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安定情绪,持续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严密观察用药反应。 效果评价:病员未发生高血压急症。,主要护理问题,P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高血压用药知识 护理目标:病员掌握高血压的预防保健知识及用药知识 护理措施:住院期间主管护士坚持对病员做好健康教育,让病院了解高血压防治与保健的相关

4、知识。 效果评价:病员较好掌握高血压的保健、防治及用药知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临床表现,保健指导,高血压概念,发病原因,高血压概念,定义: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分类:(1)原发性高血压 (2)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精神应激: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等均可引起高血压。 其他危险因素:,肥 胖,年 龄,烟酒,饮 食,临床表现,头疼,眩晕,失眠,耳鸣,心悸气短,肢体麻木,保健指导,合理饮食,指导正确服药,合理安排运动,定期

5、复诊,合理饮食,(1)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g。 (2)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水果、豆类食物。(油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食物含钙量较高) (3)减少脂肪摄入,补充适量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等。 (4)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5)戒烟限酒。 (6)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指导正确服药,(1)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物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证血压相对未定。 (2)告知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嘱病员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否则可导致血压波动。 (3)不能擅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遵医嘱逐渐减少剂量,但不可突然停药,否则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合理安排运动,指导病人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的3类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减去年龄,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时间和频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定期复诊,根据病人的总危险分层及血压水平决定复诊时间。低危或中危者,可13个月随诊1次;若为高危者,则应至少每1个月随诊1次。,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