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国民收入理论》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799226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国民收入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简单国民收入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简单国民收入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简单国民收入理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简单国民收入理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国民收入理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国民收入理论》ppt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理论,Main topic,第一节 既定的总支出决定国民收入 第二节 消费理论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变动的总支出决定国民收入 第四节 乘数论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 第六节 膨胀缺口与紧缩缺口 第七节 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第一节 既定的总支出决定国民收入,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总体分析思路以及理论假定 1、总体分析思路 (1)国民收入: GDP=NDP=NI=PI (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基础理论 本章:国民收入由AD决定,2、理论假定-简单的含义,(1)不考虑经济增长,即潜在的国民收入不变 (2)资源未充分利用,供给无限扩大

2、,价格不变 -凯恩斯定律 (3 )投资需求为常数,不考虑货币市场,只研究产品市场 (4)不考虑国际市场 (5)不考虑政府部门,二、均衡产出及其形成,1、均衡产出的概念 (1)总量均衡 AD=AS AD、AS与y、AE 总量均衡条件可写为:y=AE (2)均衡产出(均衡国民收入 )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y =AE= c + i 几点说明:,说明:,(1)y, c, i 是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收入、消费和投资。 (2)c和i 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计划)消费和投资。 (3)与国民收入构成公式的区别。 Y = C + I = c +i + IU=y+IU 实际产出=计划支出+非

3、计划存货投资 (4)均衡产出水平上,非计划存货投资为0,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IU = 0,Y = y,2、均衡产出的形成-存货调节机制,AS=AD,y=AE If ASAD ,? AS=AD 存货调节机制 如图,I,区域I:IU0,企业扩大生产;,区域II:IU0,企业削减生产;,3、均衡条件(两种表示方式),(1)y = AE (2)i = s(计划投资=计划储蓄),i=s,思考:此处的i=s与国民收入核算的I=S相同吗?,第二节 消费理论,影响消费的因素? 最重要:收入 有关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凯恩斯

4、 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杜森贝里 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 ),莫迪里安尼 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弗里德曼等。,一、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函数 (1)定义: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c= c(y) 线性消费函数:c=+y (2)APC和MPC APC= c/y MPC = c/y= dc/dy 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MPC递减规律-凯恩斯: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 二者关系 MPCAPC,线性消费曲线 c=+y

5、,45。,0,y,c,2、储蓄函数,(1)定义: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s=s(y) s = yi 线性储蓄函数:s=-+(1-)Y (2)APS和MPS APS=s/y MPS= s/y=ds/dy 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 MPS递? (3)二者关系 APSMPS,s=s(y),-a,Y1,A,B,Y0,Y2,MPS具有递增特征,S,A:负储蓄 B:正储蓄,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y=c(y)+s(y) (2) APC+APS=1 (3)MPC+MPS=1 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 但 APCMPC, APSMPS

6、,例题: 某居民上个月收入为3000美元,取出500美元储蓄使消费支出达3500美元。他本月收入为3200美元,取出400美元储蓄使消费支出达3600美元,试计算: (1)该居民上个月和本月的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 (2)该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4、家庭(个人)消费函数 和社会消费函数,(1)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 (2)并非简单加总; (3)从家庭消费函数求社会消费函数主要考虑: 国民收入的分配 政府税收政策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小结:,凯恩斯绝对收入的消费理论的主要观点: 1、消费支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提高; 2、MPC、APC有递减特征;

7、3、当收入为0时,仍有消费支出(短期消费函数)。,二、非凯恩斯消费理论,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棘轮效应 示范效应 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内计划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最佳配置。 3、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C=cYp (Yp永久收入 ),一个人每年支出数是固定不变的,但在2530岁,收入入不敷出;3060岁,收大于支。一个人储蓄的目的: 一是为了还债, 二是为了退休后养老。,三、消费函数与总支出函数,AE=c+i0 =+y+i0 =(+i0) +y =A0+y,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均衡条件和均衡等式 1、y=AE=c+i 消费函数法 2、s=

8、i 储蓄函数法,二、用消费函数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1、代数法 y=AE=(+i0) +y 2、图形法 存货调节机制,三、用储蓄函数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1、代数法 2、图形法,四、小结,1、两种表述的一致性(在同一坐标上表示) 2、国民收入y决定于 (1),变动方向? (2)c+i0,变动方向? 鼓励消费:cy 节俭悖论:sy,五、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略),第四节 乘数论,一、乘数原理 二、乘数的含义 1、自发总需求变动所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2、投资乘数,第一轮 收入增 加100 C 1=100 0.8=8

9、0,第二轮 收入增 加80 C 2= 100 0.8 2,第三轮 收入增 加64 C3 = 100 0.8 3 .,三、乘数公式的推导(以投资乘数为例),例 :i=100亿 ,MPC=0.8, y=?,总收入增加 : Y= i+ C1 + C2 + C 3+. = i+ i MPC+ i MPC2+ i MPC3 + i MPCn = i (1+ MPC+ MPC2+ MPC3+ MPCn),几何方法,Ki=y/i=1/1-b,i,S,四、乘数理论的适用范围,1、乘数有很多种(自发总需求) 2、是一个一般规律,适用于各种经济条件 3、但是,在现代社会,乘数的适用范围是有条件的: 自然资源未充分

10、利用 经济危机或萧条的时候 如:某些关键部门如:能源、交通等制约着其他资源利用的“瓶颈”状态时,乘数无法发挥作用。,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一、三部门经济中的总支出与二部门中的总支出的比较 1、思路: (1)增加了政府购买支出g:AE=c+i0+g0 (2)增加税收导致可支配收入yD变化,继而c变化 税收又分为比例税、定量税,2、三部门的AE,2、比例税,1、定量税,二部门的AE, 三部门的AE(定量税) 三部门的AE(比例税),AE,y,3、s+T or s+t(y) 线如何变化?,i,0,+g,0,0,-,s+t,i+g,y,s,二部门,三部门(定量税),三部门(比例税),

11、思考:T和t 的变动对y的影响?,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一)消费函数法 y=AE (二)储蓄函数法 s+t=i+g 结论:,1、定量税,2、比例税,三、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1、定量税时 (1)政府购买乘数 (2)税收乘数 (3)转移支付乘数 (4)平衡预算乘数,例:,现有收入y0为7400,充分就业收入yf为8000;MPC= 0.75; 问:实现充分就业,财政购买支出要增加多少?或者,减税要减少多少?,思考:为什么,结论:政府购买在各财政政策中最有效。,2、比例税时,1、政府购买乘数 2、税收乘数 纯粹比例税时? 混合税时? 3、转移支付乘数 4、平衡预算乘数,说明:,如减税

12、、转移支付的收入增加要交所得税,则: 各乘数相应变动。(二版P462),第六节 膨胀缺口与紧缩缺口,一、潜在的国民收入与均衡国民收入 1、潜在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f 2、均衡国民收入:均衡产出ye 3、国民收入缺口:产量缺口 yf -ye,二、膨胀缺口,1、充分就业时 总需求总供给 差额为膨胀缺口 2、图形 思考:如何消除?,ye,c+i+g,0,三、紧缩缺口,1、充分就业时 总需求总供给, 差额为紧缩缺口 2、图形 思考:如何消除?,ye,c+i+g,0,第七节 四部门经济的 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一、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1、四部门的的AE(t(y)=T+ty) (1)AE

13、=c+i+g+NX (2)NX=x-m 净出口 x:出口,由外国的购买决定 x=x0 m:进口,由本国的收入决定 m=m0+y,:边际进口倾向 (3)AE=c+i+g+NX =+(y-T-ty-tr)+i0+g0+(x0-m0-y),2、均衡国民收入,(1)y=AE (2)s+t(y)+m=i+g+x,二、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对外贸易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变动的出口变动的比率。 相对三部门的乘数,四部门的乘数变小了,原因:增加的收入中有部分用于进口商品。,第一,家庭从厂商和和政府处获得收入,从厂商处购买商品即支出,并向政府交税。第二,厂商向家庭和政府出售获得收入,向家庭支付工资、薪金、股息、利息和租金,并向政府纳税。 第三,政府收税得收入,购买商品劳务并支付工作人员工资,向家庭支付利息和转移收入。,收入-支出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