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空气安徽理工》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675384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空气安徽理工》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矿井空气安徽理工》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矿井空气安徽理工》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矿井空气安徽理工》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矿井空气安徽理工》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空气安徽理工》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空气安徽理工》ppt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安全工程系,通 风 安 全 学 第一章 矿井空气,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矿井空气成份 一、地面空气的组成 二、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基本性质 三、矿井空气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标准 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一、基本性性质 二、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安全浓度标准 第三节 矿井气候 一、矿井气候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 二、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 三、矿井气候条件的安全标准,本章重点,矿内空气的主要成分、井下常见的有害气体、矿井的气候条件。,第一章 矿井空气,第一 节 矿井空气成份,定义: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即称为矿井空气。 一、地面空气的组成 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汽组

2、成的混合气体,亦称为湿空气。 干空气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汽的空气,由氧、氮、二氧化碳、氩、氖和其他一些微量气体所组成的混合气体。干空气的组成成分比较稳定。 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但其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第一 节 矿井空气成份,二、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基本性质 新鲜空气:井巷中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 污浊空气:通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1氧气(O2)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需要的气体,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需的氧气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第一 节 矿井空气成份,人体输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 劳动强

3、度 呼吸空气量(L/min) 氧气消耗量(L/min) 休 息 6-15 0.20.4 轻 劳 动 20-25 0.6-1.0 中度劳动 30-40 1.2-2.6 重 劳 动 40-60 1.8-2.4 极重劳动 40-80 2.5-3.1,第一 节 矿井空气成份,当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时,人体就可能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出现种种不舒适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缺氧死亡。,第一 节 矿井空气成份,矿井空气中氧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人员呼吸; 煤岩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 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 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也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第一 节 矿井空气成份,2二氧化碳(

4、CO2) (1)主要性质: 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其比重为1.52),在风速较小的巷道中底板附近浓度较大;在风速较大的巷道中,一般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 (2)对人呼吸的影响: 在抢救遇难者进行人工输氧时,往往要在氧气中加入5%的二氧化碳,以刺激遇难者的呼吸机能。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也将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严重时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第一 节 矿井空气成份,(3)主要来源: 煤和有机物的氧化;人员呼吸;碳酸性岩石分解;炸药爆破;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等。 3氮气(N2) 性质:一种惰性气体,是新鲜空气中的主要

5、成分,它本身无毒、不助燃,也不供呼吸。但空气中含氮量升高,则势必造成氧含量相对降低,从而也可能造成人员的窒息性伤害。正因为氮气具有的惰性,因此可将其用于井下防灭火和防止瓦斯爆炸。 氮气主要来源:井下爆破和生物的腐烂,有些煤岩层中也有氮气涌出,灭火人为注氮。,第一 节 矿井空气成份,三、矿井空气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标准 规程第100条,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总回风流中不得超过0.75;当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或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工处理。,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C

6、O、NO2、SO2 、NH3 、H2 。 一、基本性性质 、一氧化碳(CO) 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97,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一氧化碳能燃烧,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在1375范围内时有爆炸的危险。,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危害:血红素是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细胞。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亲合力比氧大250300倍。一旦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首先就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相结合,因而减少了血红素与氧结合的机会,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0 .08%,40分钟引起头痛眩晕和恶心,0.32%,510分钟引起头痛、眩晕

7、,30分钟引起昏迷,死亡。 主要来源: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CO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硫化氢(H2S) 性质:硫化氢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0001即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因嗅觉神经中毒麻痹,反而嗅不到。相对密度为1.19,易溶于水。硫化氢能燃烧,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4.345.5时有爆炸危险。 主要危害:硫化氢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阻碍生物氧化过程,使人体缺氧。当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较低时主要以腐蚀刺激作用为主,浓度较高时能引起人体迅速昏迷或死亡。 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矿物氧化和燃烧;从老

8、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2003年12月23日22时左右,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16H井发生特大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二氧化氮(NO2) 性质:二氧化氮是一种褐红色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相对密度为1.59,易溶于水。 主要危害:二氧化氮溶于水后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硝酸,对眼睛、呼吸道粘膜和肺部有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二氧化氮中毒有潜伏期,中毒者指头出现黄色斑点。 主要来源:井下爆破工作。,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中毒症状与浓度关系表,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4.二氧化硫(SO2

9、) 性质: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及酸味,空气中浓度达到0.0005即可嗅到。其相对密度为2.22,易溶于水。 主要危害:遇水后生成硫酸,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喉炎和肺水肿。当浓度达到 0.002时,眼及呼吸器官即感到有强烈的刺激;浓度达0.05时,短时间内即有致命危险。 主要来源:含硫矿物的氧化与自燃;在含硫矿物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5.氨气(NH3) 性质:无色、有浓烈臭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596,易溶于水,。空气浓度中达30时有爆炸危险。 主要危害: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引起喉头水肿。 主要来源:爆破工作,注凝胶、水

10、灭火等;岩层中也涌出。 6.氢气(H2) 性质:无色、无味、无毒,相对密度为0.07。氢气能自燃,其点燃温度比沼气低100200, 主要危害:当空气中氢气浓度为474时有爆炸危险。 主要来源:井下蓄电池充电时可放出氢气;有些中等变质的煤层中也有氢气涌出、或煤氧化。,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危害极大,因此,规程对常见有害气体的安全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二、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安全浓度标准,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第三节 矿井气候,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三个参数为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 一、矿井气候对人体热

11、平衡的影响 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的对流、辐射和汗液蒸发这三种基本形式。 对流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流速; 辐射散热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 蒸发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流速。,第三节 矿井气候,人体热平衡关系式:qm-qw=qd+qz+qf+qch 式中: qm产热量,取决于人体活动量; qW用于做功而消耗的热量,qm-qw排出的多余热量; qd对流散热量,低于人体表面温度,为负,否则,为正; qz汗液蒸发或呼出水蒸气所带出的热量; qf人体与周围物体表面的辐谢散热量; qch由热量转化而没有排出体外的能量;,第三节 矿井气候,人体热平衡时,qch=0; 当外界环境影响人

12、体热平衡时,人体温度升高qch0,人体温度降低, qch0 空气温度:对人体对流散热起着主要作用。 相对湿度: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效果。 风速:影响人体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的效果。对流换热强度随风速而增大。同时湿交换效果也随风速增大而加强。如有风的天气,凉衣服干得快。,第三节 矿井气候,二、衡量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 1.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是我国现行的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之一。 特点:直接反映出矿井气候条件的好坏。指标比较简单,使用方便。只反映了气温对矿井气候条件的影响,而没有反映出气候条件对人体热平衡的综合作用。 气温过高或过低,对人体都有不良的影响。最适宜的矿内空气温度是1520。,第三节 矿井

13、气候,1)影响矿内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 (1)岩石温度-岩层温度的三带 变温带:随地面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地带; 恒温带:地表下地温常年不变的地带; 增温带:恒温带以下地带。,第三节 矿井气候,不同深度处的岩层温度可按式计算: tt0+G ( ZZ0) 式中: t0恒温带处岩层的温度,; G地温梯度,即岩层温度随深度变化率,/m, 常用百米地温梯度,即/100m; Z岩层的深度; Z0恒温带的深度.,第三节 矿井气候,(2)空气的压缩与膨胀 空气向下流动时,空气受压缩产生热量,一般垂深每增加100m,温度升高1;相反,空气向上流动时,则因膨胀而降温,平均每升高100m,温度下降0.80.9。 (3

14、)氧化生热 矿井内的有机矿物、坑木、充填材料、油垢、布料等都能氧化发热。例如,经氧化生成2g二氧化碳时,可使1m3空气升温14.5。在煤层中的采掘巷道,暴露煤面氧化产生的热量较大,故回采工作面是通风系统中温度最高的区段。,第三节 矿井气候,(4)水分蒸发 水分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每蒸发1克水可吸收0.585千卡的热量,能使1 m3空气降温1.9,可见水的蒸发对降低气温起着重要的作用。 (5)通风强度 指单位时间进入井巷的风量。温度较低的空气流经巷道或工作面时,能够吸收热量,供风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因此,加大通风强度是降低矿井温度的主要措施之一。,第三节 矿井气候,(6)

15、地面空气温度的变化 地面气温对井下气温有直接影响,尤其是较浅的矿井,矿内空气温度受地面气温的影响更为显著。 (7) 地下水的作用 矿井地层中如果有高温热泉,或有热水涌出时,能使地温升高,相反,若地下水活动强烈,则地温降低。 () 其它因素 如机械运转以及人体散热等都对井下气温有一定影响。特别是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运转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忽视。,第三节 矿井气候,2)矿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在进风路线上矿内空气的温度与地面气温相比,有冬暖夏凉的现象。 回采工作面的气温在整个风流路线上,一般是最高的区段。 在回风路线上,因通风强度大,水分蒸发吸热,气流向上流动而膨胀降温,使气温略有下降,但基本上常年变化不大。,第三节 矿井气候,2.湿球温度 湿球温度是可以反映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比干球温度要合理些。 在相同干球温度下,若湿球温度低,则相对湿度小,反之,湿球温度与气温相接近,则相对湿度大。但这个指标仍没有反映风速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第三节 矿井气候,3.等效温度 等效温度定义为湿空气的焓与比热的比值。它是一个以能量为基础来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 当气温在2536时,等效温度和湿球温度基本上呈线性,两者有同样的意义。因为 V hv p,压差的作用方向与流动方向相反,使边壁附近,流速本来就小,趋于0, 在这些地方主流与边壁面脱离,出现与主流相反的流动,面涡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