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675274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概念:是一组以肺实质与小气道受到病理损害 后,导致慢性不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阻 力增加、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 的统称。主指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 喘、支扩。,(一).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概念:简称慢支。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气管、 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 性炎症。,临床上以反复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为 特征,且症状每年至少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感冒;寒冷气候;病毒感染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吸烟;长期接触工业粉尘、大气污染和过

2、敏因素;内在因素:机体抵抗力降低,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 粘膜上皮病变:纤毛倒伏、脱失。上皮细 胞变性、坏死脱落,杯状细胞增多,并 可发生鳞状上皮化生。 2 粘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浆液腺发 生粘液化。 3 管壁充血,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4 管壁平滑肌束断裂、萎缩,软骨变性、萎 缩,钙化或骨化。,(二) 病理变化:,(1) 咳、痰(炎症刺激及分泌物增多)、喘(支气管痉 挛或支气管狭窄及粘液栓阻塞)。 (2) 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 (3) 并发症: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肺气肿 (慢支反复发作纵深发展,累及许多细支气管 及肺泡,导致细支气周围炎闭塞性细支气

3、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三)临床病理联系:,肺气肿(pulmonary emphysema):是指呼吸细支气管(包括其本身)以远的末梢肺组织因残气量增多而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肺组织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二、肺气肿:,1 细支气管的阻塞和破坏。 2 细支气管支撑组织破坏。 3 弹性蛋白酶增多、活性增强。,(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类型及其病变特点: 1、肺泡性肺气肿 (1)腺泡中央型肺气肿: (2)全腺泡型肺气肿: (3)腺泡周围型肺气肿: 2、间质性肺气肿: 是由于肺泡壁或细支气壁破裂,气体逸入肺 间质内,在小叶间隔与胸膜连接处形成串 珠状小

4、气泡,呈网状分布于胸膜下。,1、肉眼:肺显著膨大,边缘钝圆,色泽灰白,表面常可见肋骨压痕,肺组织柔软而弹性差,指压后的压痕不易消退,触之捻发音增强。 2、镜下:肺泡扩张,间隔变窄,肺泡孔扩大,肺泡间隔断裂,扩张的肺泡融合成较大的囊腔。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可见慢性炎症。,(三)病理变化:,(四)临床病理联系: 气短,胸闷。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可出现缺氧、酸中毒等一系列症状。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胸廓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降。语音震颤减弱。听诊时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可继发肺心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三、支气管扩张症(了解): 支气管扩张(bron

5、chiectasis)是指支气管的 持久性扩张。,(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管壁的支撑结构的损坏 2、遗传因素,1、肉眼观:病变支气管可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肺呈蜂窝状。扩张的管腔内常潴有黄绿色脓性或血性渗出物。周围肺组织常发生程度不等的肺萎陷、纤维化和肺气肿。先天性支气管扩张常呈多囊状。 2、镜下:支气管壁呈慢性炎症、不同程度的组织破坏、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二)病理变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指因为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以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室肥厚、扩张为特征的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慢性阻塞性

6、肺疾病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和 肺动脉高压。 2、限制性肺疾病,如胸廓病变、脊柱弯曲、胸膜纤维化及胸廓成形术后等。 3、肺血管疾病。,(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理变化: 1、肺部病变肌型小动脉中膜肥厚、内膜下出现纵行肌束,无肌型细动脉肌化、肺小动脉炎,肺小动脉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以及肺小动脉血栓形成和机化。此外,肺泡壁毛细血管数量显著减少。 2、心脏病变右心室肥厚,心腔扩张,形成横位心,心尖主由右心室构成。心尖钝圆、肥厚。心脏重量增加。镜下,心肌细胞肥大,核增大着色深。肌纤维萎缩、肌浆溶解、横纹消失,间质水肿和胶原纤维增生。,除原有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渐出现的呼吸功能不全和右心衰

7、竭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壁厚度5mm (正常约34mm)。,(三)临床病理联系:,结核病(tuberculosis),概述 (一)概念:是由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 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 最常见。 典型病变:结核结节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干酪 样坏死。,(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人型、牛型) 2、生物学特性: 3、致病成分和作用: (1)脂质:,磷脂:巨噬细胞转为类上皮细胞。 糖脂:,索状因子:破坏线粒体膜。抑制 白 细胞游走引起慢性肉芽肿。 蜡质D:免疫佐剂作

8、用。,(2)蛋白:具有抗原性。引起组织坏死和全身中毒症状。,(3)多糖类:可引起中性粒细胞浸润,作为半抗原参与 免疫反应。,主要经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直径小于5m的微滴致病能力最强),少数病人可经消化道感染(痰液、牛奶)。极少数病人还可通过皮肤伤口,以及泌尿、生殖道等感染。 5、发病机制:迟发性变态反应 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4、感染途径:,1 以渗出为主病变 (1)结核病变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 细 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强时。 (2)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3)好发于肺、浆膜、滑膜、脑膜等。,(三)结核病的基本病变,2 以增生为主病变 见于机体的免疫反应较强或细菌数量少,毒力

9、较弱时。病变常以增生为主。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结核结节。 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特征性改变。,大体特点:体积很小,单个结核结节肉眼不易看见,若干个融合成较大结节时才能看见。 镜下特点: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是干酪样坏死,外周由类上皮细胞、郎罕巨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反应性增生的纤维母细胞组成。有些结核结节内则没有干酪样坏死。 类上皮细胞由巨噬细胞吞噬结核菌变来,体积大,界限不清,胞浆丰富淡染,核较大,染色质少,呈空泡状。核内可有12核仁利于吞噬和杀灭结核杆菌。郎罕巨细胞:多数上皮样细胞融合:数十上百个核,排列成花环、马蹄状等。,3 以坏死为主病变 (1)细菌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变态反应 强时可以

10、直接发生或在渗出、增生基础上发生。 (2)干酪样坏死灶:淡黄、均匀细腻,状似奶酪; 红染、无结构,坏死彻底。 (3)坏死物含大量结核杆菌,坏死液化排出和细 菌播散。,干酪样坏死,结核的基本病变和机体免疫状态,(四)结核病的发展和结局 1 转向愈合: (1) 吸收、消散: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 渗出物经淋巴道吸收而使病灶缩小或消失。 (2)纤维化、纤维包裹和钙化:增生性病变和 小的干酪样坏死灶,可逐渐纤维化,最后形 成疤痕而愈合。 注:病灶发生纤维化后,一般无结核杆菌存在, 可谓痊愈,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复 发。,2 转向恶化: (1)病灶扩大:疾病恶化时,病灶周围出现渗 出性病变,范

11、围不断扩大,并继发干酪样坏 死. (2)溶解播散:病情恶化时,干酪样坏死物可发 生液化,形成半流体物质经自然管道排出, 致局部形成空洞;另外,结核杆菌还可通过 淋巴道蔓延到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结炎; 经血道播散到全身各处,引起全身粟粒性结核.,二 肺结核病,(一)原发性肺结核:(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1 概念: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 病称原发性肺结核。多发于儿童,故又称 儿童型肺结核。 2 好发部位: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 3 病变特点:原发灶直径1cm左右,灰白色圆形炎 性实变灶,中央多有干酪样坏死。 原发综合征(primar

12、yc omplex):肺的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肺原 发综合症。(X胸片上呈哑铃状),4 发展和结局 95%以上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增强停止发展,发生纤维化,钙化(感染后建立了细胞免疫)。不治自愈。病人常无自觉症状;少数患儿则因营养不良或有其他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百日咳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情恶化,并通过以下途径播散。 (1)支气管播散 - 坏死液化-排出-空洞、干酪 样肺炎播散。 (2)淋巴管播散 肺门淋巴结病变继续发展所致。 (3)血道播散 血源性结核-全身和肺粟粒性 结核。,(二)继发性肺结核:(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

13、s),再次感染结核菌所致,多见于成年人,又称成人型结核。,1 发生机理:外源性再感染和内源性再感染。 病变特点:,3 类型:,(1)局灶性肺结核:是继发性肺结核的早期病变。 大体特点:多位于右肺尖部,约0.51cm直径 大小,可单发,也可多发。病灶境 界清楚。 镜下特点:以增生为主,中央为干酪样坏死。 坏死周围增生病变。纤维包裹。 X 线:肺尖单个或多个结节病灶。 临床:非活动性结核,无自觉症状,体检发现。 预后:免疫力强-纤维化钙化; 免疫力低下- 浸润型结核。,(2)浸润型肺结核 (infiltra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临床最常见的活动性结核,由局灶型发

14、展而来。 病变:多位于右肺锁骨上、下区。中央常有较小 的干酪样坏死区,周围有比较广泛(2 3cm)渗出性病变包绕。 X 线:锁骨上、下可见边缘模糊云雾状阴影,又称锁骨下 浸润。 临床:低热 ,盗汗,疲倦,咳嗽,咯血。 转归 早期治疗,愈合。 发展,坏死灶扩大,急性空洞 干酪性肺炎,愈合 慢纤空,(3)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chronic fibrocavitary tuberculosis),成人常见慢性肺结核,由浸润型肺结核形成急性空洞基础上发展而来。,内:干酪样坏死 中:结核性肉芽组织 外: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病变特点:肺内有1多个厚壁空洞多在上叶,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壁厚可达1.0厘米

15、(不愈合)。,洞壁分三层,转 归:由于空洞与支气管相通-结核病的重要传染 源 称开放性肺结核 经支气管咳出大量结核杆菌,传染其他人。 干酪样坏死破坏大血管 咯血 窒息死亡 突破胸膜 气胸,脓气胸 空洞 吞咽痰大量结核杆菌肠结核 较小-适当治疗-机化-瘢痕愈合; 大空洞-坏死物脱落,壁机化纤维瘢痕,气 管上皮覆盖-开放愈合 肺广泛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4) 干酪性肺炎(caseous pneumonia) 抵抗力低下,对结核杆菌高超敏反应 原因:(1)急、慢性空洞中结核杆菌支气管 播散。 (2)浸润型肺结核恶化进展。 病变:(1)肺泡内大量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 巨噬细胞,干酪样坏死。 (2)大量结核杆菌 ( 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小叶性和大叶性。,(5) 结核球结核瘤(tuberculoma),病变特点:孤立的、有纤维包裹的、境界清楚的 球形干酪样坏死灶,常在肺下叶。 形成: X 线:孤立,境界清楚,易与肺癌混淆。 临床:相对静止病变:保持多年不变,临床无 明显症状。 恶化进展:干酪样坏死扩大,液化 破溃 纤维包裹,引起支气管播散,形成空洞。 注: 有包裹-抗结核药不易发挥作用,手术治疗。 与肺癌鉴别。,(6)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按病变性质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