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教材知识树》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3459965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说教材知识树》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数学说教材知识树》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数学说教材知识树》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数学说教材知识树》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数学说教材知识树》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说教材知识树》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说教材知识树》ppt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在研读教材中成长,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第一部分: 说课标:,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总体课程目标,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其基本出

2、发点是促进学生 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让学生能够:,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2、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24时计时法。认识小数和分数。,学段目标,1、在本学段中,学生将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技能。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分数加减运算。,3、在本学段中,感受平移、旋转的现象,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5、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

3、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三年级,统计,第二部分: 说教材:,第一:教材体系安排,商末尾有0,气球装饰方案,除法,商两位数,商中间有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商三位数,设计住宿方案,解决问题,教学建议,标准要求,“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4、。,时间,教学建议,标准要求,“时间”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秒,会进行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近三年学校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能够根据熟悉的电视节目预报,了解24时计时法;能计算经过的时间;认识年、月、日和合理安排时间。,估算,探索乐园,乘法,连乘,解决问题,不进位,末尾有0,乘法,进位,教学建议,标准要求,“乘法”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包括四个知识模块“乘法、估算、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单元最后安排了探索乐园,通过计算、观察、探索一些特殊乘法的运算规律。,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的情景

5、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进一步认识 小数,实践活动,不进位、不退 位,小数点 对齐,会用小数 表示事物,生活中的小数,一位小数 加减法,能把生活经验 和学习结合起来,认识小数,认识小数,正 确读、写,初步感受小数 在生活中的应用,搜集、记录信息 进行整理,应用技能 解决实际问题,交流算法 体验多样性,教学建议,课标要求,“生活中的小数”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正式编排关于小数的内容,但是,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结合“商品价格调查”的实践活动,学生已经认识过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商品标价,并

6、且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这种商品价格的表示方式已经非常熟悉。主要内容有:小数的初步认识。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加减法,同分子分数,初步认识分数 了解几分之几 的意义,分数的 初步认识,比较两个分 数大小,会用几分之一 表示简单图形 一部分,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平均数的 含义,初步认识,认识分母、 分子、分数线,相加等于1 相应的减法,同分母分数 (分母小于10),同分母分数,教学建议,课标要求,本套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编排上,与传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动。首先,根据分数的概念较难建立和分数计算比较枯燥的特点

7、,本套教材采取了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将传统教材的二段改变为三段。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比较同分子或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认识现象,水平、垂直 方向平移,通过操作、观察、交流 经历认识过程,移动的距离,移动的方向,旋转与平移,感知联系,体验乐趣,教学建议,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初步感知,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对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旋转与平移现象的认识,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等内容。,结合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

8、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测量 较长距离,认识千米,行程问题,认识毫米,选用 长度单位,恰当选择单位测量和表示物品长度,选择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体会千米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会毫米含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测量,能根据经验估算路程长度,了解历史,感觉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测量经验,感受应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建议,标准要求,是在学生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了米和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9、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铺地砖,探索 乐园,测量面积,发现规律,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探索正方形面积公式,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知道含义,分小格比较面积,用单位测量,面积的认识,知道单位,单位与结果,选定单位测量,认识单位,单位间进率,运用公式计算,教学建议,标准要求,面 积,是在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

10、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平均数的意义,读条形统计图求平均数,现实生活中求平均数,实践活动,统计,教学建议,标准要求,本单元教材内容是在对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并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提出并解答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铺地面,气球装饰方案,投沙包,今天我当家,实践活动,这四个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某一领域的应用,具有综合的特点。像这样专题性的实践活动,不但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有助于生成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内在有机的联系,还能

11、更好地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5多种方式呈现多元内容,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3、重视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数学,4、重视探索活动和发展数学思维,编写特点,1、重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传统教材最大的弊端,就是过分注重数学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显得比较枯燥,缺乏生动。而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克服了传统教材的不足,通过学生熟悉的、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和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从现实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数学知识,使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通过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

12、联系。,一、重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二、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标准关于“解决问题”的目标之一。本册教材除注意让学生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外,还特别安排了三个解决问题的知识模块。如,在“除法”单元,设计了为“30个人在宾馆安排住宿的问题;在“时间”单元,设计了“参观计划”的问题;在“乘法”单元,设计了“旅行团出行、玩、吃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研究、交流、讨论问题,制订、交流解决问题方案的素材,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优化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三、重视在操

13、作、体验、探索中学习数学,数学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本套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突破了以往的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通过直观的有趣的和现实联系紧密的主题图画引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运用。教材设计了“兔博士、蓝灵鼠、大头蛙三个儿童喜爱的动物卡通形象和丫丫、亮亮、红红、聪聪四个学习伙伴,让学生看书就像是读一本有趣的儿童读物。除此教材设立了“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等栏目,促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反思等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年

14、级下册重难点,根据我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 “教学的难点是“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和周长的对比练习。教学时应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提供的大量“比一比”、“猜一猜”、“摆一摆”的活动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先前的具体经验和探索学生的潜能。 总之,教学时要以原有知识为生长点,直接由旧到新,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因为学生获取知

15、识,总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进行的,脱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进行教学,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参与,而新旧知识连结纽带的断裂,必然会给学生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使其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正因如此,自己在教学中运用了迁移规律,来实现重、难点的突破。,三年级下册重难点,1、 应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知识。,2、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3、要提倡学生解决问题的算法与策略的多样化。,4、 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第三部分: 说策略,1、 应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知识。,在学习小数、分数、面积等概念时,这些都是学生

16、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我们应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如进一步认识小数。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常见的床、数学课本、跳绳等物品作为进一步认识小数的素材。让学生把用几米几分米几厘米表示的物体长度,改为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进一步认识小数,学会读、写小数。教材还呈现了量身高、测视力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小数,了解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在试一试中,按要求把前投沙包的成绩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丰富课程资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应用因为儿童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如果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利用实物材料、图解和现实世界的情况,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些概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先前的具体经验(包括学生经验与已有知识)。同时,本册这些基本概念学习掌握得好,将减少在高年级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和方法所花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