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颅内钙化及其相关疾病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3361913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5.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颅内钙化及其相关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课件:颅内钙化及其相关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课件:颅内钙化及其相关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课件:颅内钙化及其相关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课件:颅内钙化及其相关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颅内钙化及其相关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颅内钙化及其相关疾病(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颅内钙化,舒俊,一、生理性钙化,1.松果体钙化:颅内最常见的生理性钙化之一 (1)、钙化的松果体是否偏离中线,明显偏离中线时应仔细观察有无早期松果体区肿瘤。 (2)、松果体团块太大,直径超过10mm时,应怀疑松果体区肿瘤。 (3)、10岁以下儿童出现松果体钙化时,应警惕有松果体区肿瘤存在。,生理性钙化,男,14岁,尿崩症5年, 松果体细胞瘤,2.脉络膜丛钙化: 主要见于侧脑室三角区,钙化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多数情况下为双侧对称性。,3.大脑镰钙化: 多呈沿大脑镰走行的线状,也可局部钙化较著,呈梭形或球形,少数可呈大脑镰多发结节状钙化。,4.基底节钙化: 40岁以上正常人中,颅脑CT扫描时发现基

2、底节钙化也很正常,通常双侧比较对称,但也可不对称,以苍白球钙化最为常见。 如果基底节钙化出现在30岁以下时,应警惕病理性钙化,基底节病理性钙化主要为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疾病所致,应仔细询问有无癫痫等相关临床症状或进行有关钙、磷代谢和内分泌方面的临床生化检查。,基底节正常钙化,5.小脑齿状核钙化:意义同基底节钙化。,二、病理性钙化,1.感染性疾病: 很少感染性疾病可出现钙化或痊愈后表现为钙化。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但也可出现其他形态的钙化。 1.1.TORCH综合症: TORCH综合症实际上是病毒或原虫感染脑组织引起脑炎。 主要发生于胚胎期或分娩过程中,故又称先天性宫内感染或先天性TORC

3、H 感染。 T(Toxopasma)指弓形虫;R(Rubella Virus)指风疹病毒; C(Cytomegalo virus)指巨细胞病毒;H(Herpes simplex)指单存疱疹病毒;O(Others)指其他,主要指梅毒螺旋体。,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跳至结节性硬化,1.2 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终末期出现钙化,呈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钙化通常较小,较圆,且大小均匀,数目可多可少,活动期,退变期,非活动期,1.3 脑结核病: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后期,约半数在靠近颅底部鞍区附近出现散在钙化斑点。 脑内结核瘤早期,中心干酪样坏死区可出现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时周围呈环形强化,再加上中心

4、点状高密度钙化,构成典型的结核瘤的“靶样征”,是识别结核瘤的重要证据;晚期,整个结核瘤可出现钙化,呈结节状,也可仅其壁部分出现钙化,呈断续之环状或碎之蛋壳状。,1.4 脑包虫病 脑实质内巨大囊肿伴囊壁壳状或结节样钙化,囊壁钙化的出现,有助于与囊壁无钙化的颅内囊性病变区别,如神经上皮囊肿、蛛网膜囊肿。,2、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 引起钙、磷代谢异常的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其颅内钙化特点是双侧、片状、弥漫性分布,确定是那一种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需要临床有关生化检查。,2.1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多发生在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手术后。 临床表现:与低血钾有关,癫痫发作、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和定向

5、障碍、白内障、皮肤粗糙。 生化检查特点:血清钙降低,血清磷增高。 影像学表现:钙化弥漫性对称分布于基底节、丘脑、小脑齿状核、大脑半球皮层下及皮髓交界区,呈斑片状、条状、月牙状或点状。,2.2 假性或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组织对甲状旁腺激素无反应,导致低钙血症时称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生化检查示血钙降低;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降低,仅肾小管和骨骼对甲状旁腺激素有反应,临床化验检查血钙、血磷正常。 假性或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脑内钙化与甲状旁腺功能降低者相似,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生化检查。,与基底节钙化相伴随的疾病,2.3 维生素D中毒: 主要见于长期服用维生素D的婴幼儿,脑实质

6、内多发钙化斑片,与其他代谢性疾病所致脑内钙化一样,钙化常呈双侧对称性分布。,3 家族性疾病 结节性硬化: 先天性、家族性、遗传性,60%散发,40%有家族遗传性。 结节性硬化三联征:皮脂腺瘤、癫痫和智力低下,室管膜下结节样钙化,类似河边的石头,影像学表现: 室管膜下结节、皮层及皮层下结节、室 管膜下巨细胞星型细胞瘤、双肾及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跳至TORCH,TORCH综合症与结节性硬化的鉴别,4 外伤后颅内钙化 少见,主要见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及硬膜外血肿,钙化多呈条状或环状,分布于原血肿部位,结合病史易于诊断。,硬膜下血肿钙化,硬膜外血肿钙化,5 血管性疾病 5.1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并

7、不少见,若动脉瘤形成血栓,动脉瘤璧常出现弧形或环形钙化,这种特殊形态的钙化是CT平扫时确定诊断的重要征象,有时动脉瘤内血栓形成部分也可出现小点状或小片状钙化。,动脉瘤伴血栓形成,5.2 动静脉畸形(AVM) 发生钙化比较常见,钙化主要与血栓形成和反复出血有关,钙化可呈团块状或许多血管条样钙化,后者出现时CT平扫即可确定诊断。,5.3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 又称颅颜面血管瘤病、软脑膜血管瘤病、 Sturge-Webers。 临床表现:沿三叉神经支配区的面部血管瘤、癫痫、对侧痉挛性偏瘫和麻痹、智力障碍等 CT表现:皮质区钙化灶,增强扫描单发或多发脑回样强化灶, 软脑膜血管畸形,脑室脉络膜从显著强化,

8、病变侧颅骨增厚,颜面部血管瘤。,Sturge-webers,5.4 脑海绵状血管瘤 先天性脑内毛细血管水平的血管畸形,易出血,常有血栓形成,是一种不完全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相应脑区功能损害及出血为主 CT表现: 颗粒征:稍高密度背景内含 有数量不一的颗粒状高密度 影和低密度影,前者为钙化, 后者为血栓形成。 脑石征:瘤体全部钙化,5.4 脑梗死 脑梗死后出现钙化很少见,此种钙化可能与原梗死区合并有出血、动脉硬化或血管炎有关,钙化可呈点状、小片状或不规则状。,6 放射治疗后颅内钙化 放射治疗后患者颅内可出现钙化,尤容易出现在同时接受化疗的患者,钙化常为于基底节区、半球灰白质交界区、小

9、脑齿状核等处,患者可同时有放射性脑病的改变。,7 肿瘤性钙化 任何颅内肿瘤均可出现钙化。 特点:异常密度或信号的背景内有各种形态、程度和范围的钙化灶。 如:鞍区颅咽管瘤钙化常见,而鞍区垂体瘤几乎不会发生钙化;四脑室室管膜瘤钙化常见,而四脑室髓母细胞瘤钙化少见。一般来说良性肿瘤容易钙化,而恶性肿瘤钙化少见,但也有例外如神经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但钙化常见且钙化显著,垂体瘤通常为良性肿瘤而不发生钙化。,7.1 大脑半球钙化 (1)、星形细胞瘤:内发生钙化说明其生长缓慢,故常见于良性星形细胞瘤(约15%有钙化)或低度恶性的星形细胞瘤,而恶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发生钙化非常少见,但也有钙化的现象。,

10、(2) 少突胶质细胞瘤: 发生钙化的比率可高达90%。钙化常呈弯曲条状带状或脑回样,也可呈片状、团块状等,钙化位于肿瘤中心或边缘,或中心边缘同时存在。,(3) 神经母细胞瘤: 属于PNET肿瘤;恶性程度很高,但钙化常见且钙化可很显著,常散在分布于整个肿瘤区,甚至整个肿瘤呈团块状钙化。,左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4) 室管膜瘤: 幕上室管膜瘤钙化发生率不如幕下多,约占38%,钙化分布及形态无特征性。,(5) 脑膜瘤:幕上脑膜瘤中约15%发生钙化,位于中心者常呈散在结节或斑片状,位于边缘者常呈弧线状,少数脑膜瘤可呈完全钙化,CT扫描时呈钙化团块根据肿瘤位于脑外的特点诊断不难。,(6) 脂肪瘤:一般不

11、发生钙化,位于胼胝体周围的脂肪瘤偶可见斑点状、弧线状或新月状钙化,钙化常发生于大的脂肪瘤,钙化常位于脂肪瘤的边缘部分。脂肪瘤在CT和MRI检查时都容易诊断,CT扫描时呈很低密度,CT值为负值,常在-100HU左右,MR各序列均呈脂肪样高信号,使用脂肪抑制序列时脂肪瘤呈低信号,胼胝体周围脂肪瘤常合并胼胝体发育不全。,胼胝体发育不全合并脂肪瘤 钙化,(7) 转移瘤: 转移瘤出现钙化罕见,主要见于骨肉瘤脑转移和乳腺癌脑转移,偶尔也可见于肺癌脑转移。,肺癌脑转移,乳腺癌脑转移,2、松果体区肿瘤 松果体区最常见的肿瘤有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瘤和畸胎瘤,这些肿瘤均较易发生钙化或引起松果体早期钙化。此外松果体区

12、少见的肿瘤,如脑膜瘤、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也常发生钙化,故对松果体区肿瘤来说,钙化鉴别意义不是太大。,松果体区畸胎瘤,松果体细胞瘤,3、鞍区肿瘤 鞍区肿瘤中,以颅咽管瘤钙化最常见,尤其是儿童颅咽管瘤,钙化可高达80%以上,钙化形态多种多样,呈蛋壳状、点状、斑片状、不规则团块状等,再加上颅咽管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故鞍区肿瘤内发生钙化是提示颅咽管瘤的重要征象。,鞍区畸胎瘤、皮样囊中和表皮样囊肿也可以发生钙化,但这些肿瘤均较少见或罕见。 鞍区垂体瘤、胶质瘤、生殖细胞瘤、错构瘤、转移瘤一般不发生钙化或钙化罕见;鞍区脑膜瘤虽可钙化,较其他部位脑膜瘤钙化少见。,4 桥小脑角区肿瘤 桥小脑角区肿瘤发生

13、钙化比较少见,相对而言桥小脑角区的脑膜瘤钙化常见,而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面神经瘤、表皮样囊肿、颈静脉球瘤均很少发生钙化。,5 小脑及四脑室区肿瘤 小脑及四脑室区肿瘤中,以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皮样囊肿钙化常见。室管膜瘤钙化常比较显著,皮样囊肿钙化常呈弧线状,小脑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钙化少见,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单纯性囊肿、转移瘤一般无钙化。,四脑室皮样囊肿钙化,四脑室室管膜瘤钙化,首次CT,8天后CT,10天后增强CT,T1 +C,DWI,病理:表皮样囊肿,解释:完全钙化?,Thanks for attention!,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