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术教育目的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2998901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美术教育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美术教育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美术教育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美术教育目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美术教育目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美术教育目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美术教育目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美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美 术 教 育 的 目 的 论 论文作者:X X准考证号:XXXXXXXXXX作者单位:XXXXXXXXX指导教师:主考单位:XXXXXXXXXXX年X月 论文提要: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整个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工作的根本课题,是整个美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由于美术教育的目的与其价值的关系密切,因而不同的美术教育价值观会引发出不同的教育目的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们认识美术教育的价值,确认美术教育的目的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人的全面发展”与“三个面向”及我国的教育方针,是确立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与教育思想。因此,

2、我们认为我国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是由其一般目的与具体目的所组成的反映为一种双层次的结构关系。 美 术 教 育 的 目 的 论一、美术教育的价值要弄清楚美术教育的目的,首先必须弄清楚美术教育的价值,因为价值对目的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要弄清楚美术教育的价值,则又需从认识价值的一般涵义开始。马克思曾经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这说明价值概念反映的是主客体关系,价值评价属意义判断。因而可知,价值是主体的人与客体的物或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人即主客体之间因需要和满足需要所构成的一种体系的反映,这种“关系”既可以是实践的也可以是认识的,它所揭示的是客体对主体或

3、主体发现客体有着某种积极意义与作用的属性。发现价值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应用。1、 美术教育的本质价值观这种美术教育价值观的着眼点在美术,即从美术本质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换句话说,即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横向与纵向传播美术知识与技能,达到促进美术文化发展的目的。这种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一下两方面: (一)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就是通过受教育者的美术接受,实现美术的社会直接功利性的认识价值 众所周知,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美术现象或美术作品,一开始就是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需要而出现的。因此,这种教育中的美术教育接受活动可为受教育者学习生活。具体地说,它可满足人们如下的认

4、识需要。 (1)可使人们认识多样的社会情态 (2)可使人们认识丰富的精神世界 (3)可使人们认识给类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及技能 (二)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就是通过受教育者的美术接受,实现美术的社会间接非功利性的审美价值 美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它对人们有着美化心灵的意义与作用。因此,通过这种教育中的美术接受活动,可升华人的情感,净化人的灵魂,、培育人的审美力以及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生活。具体的说,它可满足人们如下的审美需要。 (1)可培育人的审美素养与能力 (2)可陶冶人的性情与美化生活2、 美术教育的工具价值观 这种美术教育价值观的着眼点在教育,即从教育本质出发,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追求一般教

5、育学意义的功效。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人、造就人。 这种价值观的主要理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就是通过受教育者的美术学习,实现教育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价值 (二)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就是通过受教育者的美术学习,实现教育促进人的社会发展价值3、 关于美术教育与目的的关系问题明确美术教育价值的问题之后,自然就会涉及到对美术教育价值的选取即设定教育目的的问题。我们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具有客观性,是构成其目的大厦的“地基”之一;而美术教育的目的具有主观性,它是对其价值选取的结果(当然,要设定美术教育的目的还包括其他方面的联结因素或制约因素)。换句话说,美术教育的价值重在告诉

6、我们“客观存在”,而美术教育的目的重在告诉我们“主管追求”。这便是我们对于美术教育价值与目的的关系的基本知识。2、 美术教育的目的美术教育的目的一方面要反映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性质,特别是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又与其价值观有着必然的联系。下面我们着重就关于美术教育目的的不同见解、确立美术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以及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与具体目的等进行探讨。(1) 关于美术教育目的的不同见解在中外美术教育史上,有关美术教育目的的问题存在着诸种主张或不同见解。这是因为“学校美术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所以学校美术教育目的就必然受到种种教育目的论的影响而成为不同理论体系的从属部分”。首先,从历史上看,不同的

7、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民族国家传统,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等。会对美术教育的确立与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受我国封建社会多方面的影响,这一时期我国的美术教育目的就自然从属于“道德伦常论”。再如在中教盛行的民族国家里的美术教育或教会学校里的美术教育,其目的的自然不能超越“宗教使命论”。其次,对美术教育的不同价值取向,也会对确立与形成美术教育的目的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强调美术技能的获得,便引发出美术教育目的的“造型技法论”;强调感官的培养,便引发出美术教育的目的的“感官教育论”;强调职业的训练,便引发出美术教育目的的“实用功能论”;强调人的独特个性的形成,便引发出美

8、术教育目的的“儿童中心论”;强调素养的提高,便引发出美术教育目的的“审美修养论”,等等。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我们前面曾分析过的两大价值观所引发的两大目的论,即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传递、发展美术文化的本质目的论和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促进人的社会发展的工具目的论。前者以美术文化的发展建设为标尺来评论美术教育的目的,后者以国民的素质提高为标尺来评论美术和教育的目的。总之,关于美术教育目的的主张与认识在历史上是多种多样的,这一问题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被给予了科学的说明。 (二)确立美术教育的基本依据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确立美术教育目的的依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

9、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任何美术教育都需要生产力提供所需要的教育设施等物质条件,体现生产力中劳动者的审美美术文化素质及相关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同时,它又需要根据这一生产力的发展对受教育者提出相应的素质要求,为促进这种生产力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互相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对美术教育目的的制约主要表现于由一定生产关系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以及代表一定生产关系的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美术教育的目的的决定作用。任何统治阶级为了加强统治,都有一套政治观点与文教措施,而美术教育又是文教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生产关系对美

10、术教育目的的制约,往往是从阶级关系和政治要求上表现出来的。 2、社会需要是确立美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 所谓人才具有审美美术文化素养的社会需要,从整体上说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方面的需要。随着今天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不断飞跃,随着审美美术文化作为一种“新科技革命因素”或一种特殊形态的生产力深入到物质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生产结构迅速发生变革,审美美术性生产因素明显增长,因而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对人才的审美 美术文化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积极成果是物质文明,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是精神文明。人类的审美美术文化正是这种精神文明的积极成果之一,反过来它对精神文明的全面建

11、设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净化社会的精神环境方面还起着其他文化艺术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美术教育正是为了培育具备此种素质与观念的人才。因此可以说,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的社会需要是确立美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 3、个体需要是确立美术教育的要求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人们片面的、畸形的发展,所以,人的和谐发展的问题成了思想家、教育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自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诞生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审美美术文化的学习是解决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具体地说,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大脑健全、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以及发展人的创造力、发掘人的多种潜力。所以,

12、人在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中具备一定的审美美术文化素养,不仅是社会的需要,而且是个体素质充分发展的需求。因此可以说,个体需要是确立美术教育目的的要求。 4、未来需要是确立美术教育目的应体现的目标 从本质上讲,任何教育都是一种周期长的社会活动。它不仅影响到当代,也影响到未来。所以,整个教育要有预见性,要确立未来观念.所谓“教育未来学”,亦称“教育预测学”,便是以教育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教育状况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未来学、教育学、统计学、运筹学和人口学等各门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作为自己的基本方法,分析和研究未来教育的体系、规模、结构、管理、内容和方式等,并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运用定性和

13、定量的方法对未来教育进行科学预测,为革新传统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这样说,当前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都将在21世纪发挥作用。所以,确立美术教育目标,不但要着眼当前,而且要面向未来,是培养的人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可以说,未来需要是确立美术教育目的应体现的目标。 上述4个方面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而确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时代通过美术教育目的对人才素质观、人才价值观的某种反映。 我国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体现为两个层次结构,即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与美术教育的具体目的。 (三)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 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包括智慧目的、德育目的、美育目的。 1、智

14、育目的 一般地说,美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但他却与智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尤其在义务教育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因此如何增长学生的知识、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也就成了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所谓智育,即知识和智力的教育。在美术教育中是包含了许多知识教育的,如美术基本理论知识、美术史的有关知识、美术鉴赏知识及一些审美方面的知识等。另外,无论是写生、创作或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其中都蕴含着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2、德育目的 美术教育不是德育,但它却包含有德语的内容与任务。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包括人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3、美育目的 美术教育与美育的关系,较之与智育、德育更为密切,而且

15、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包含有美育的目的,甚至这种目的是深层次的,但不等于说美术教育等同于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的简称,又称为美感或美学教育。作为美术教育一般目的之一的美育目的,是贯穿于美术教育全过程的。它一方面融入美术教育的内容、方法之中,另一方面又融入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中。美育和美术教育的关系,从教育总体上看可视作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若从美术一科看,则可理解为“教育活动形式的一定方面,或者特殊部分”。 概括地说,美育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培养审美感受力 (3)培养审美鉴赏力 (4)培养审美创造力 上述4个方面就是美育目的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表现为以审美为核心,以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为手段的培养关系。 (四)美术教育的具体目的 美术教育的具体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使初中生的美术“双基”水平、美术心理素质、美术鉴赏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