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高级猪病理学基础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2909340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6.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高级猪病理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课件:高级猪病理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课件:高级猪病理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课件:高级猪病理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课件:高级猪病理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高级猪病理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高级猪病理学基础(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肤充血(猪丹毒),胃黏膜充血(猪丹毒),肺炎(肺充血),猪丹毒,肺炎(充血),二、淤血(congestion),1.概念 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局部组织静脉血含量增多的现象。 2.病变 紫红 肿胀 温度降低,仔猪副伤寒(耳、四肢淤血),猪副伤寒(耳淤血、坏死),槟榔肝,三、出血(hemorrhage),1.概念 血液流出心血管之外的现象。 2.病变 血肿 出血点 针尖大, 米粒大 出血斑,肾、淋巴结出血(猪瘟),猪瘟膀胱出血,扁桃体出血、坏死(猪瘟),脾出血,膀胱出血(非洲猪瘟),基本病理变化,一、萎缩 二、坏死,细胞和组织的退行性变化,横纹肌萎缩,二、 坏死,坏死(n

2、ecrosis)是指活的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或器官的病理性死亡。其本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完全停止,是不可逆的变化。 一、原因 坏死发生的原因有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血液供应及神经营养障碍性等因素,任何致病因素作用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或持续相当的时间,均可使细胞代谢完全停止而引起细胞坏死。,(一)凝固性坏死 在蛋白凝固酶的作用下,坏死组织发生凝固。坏死组织肿胀,质地干燥坚实,坏死区界限清楚,呈灰白或黄白色,无光泽,周围常有暗红色的充血和出血。 显微镜下的主要特征是:组织结构的轮廓尚存,但实质细胞的精细结构已消失,坏死细胞的核完全崩解消失,或有部分核碎片残留,胞浆崩解融合为一片淡红色均质无结构

3、的颗粒状物质。,类型,1贫血性梗死,是一种典型的凝固性坏死。坏死区灰白色、干燥、早期肿胀、稍突出于脏器的表面,切面坏死区呈楔形,周界清楚。,干酪样坏死,肺结核,3蜡样坏死,是肌肉组织发生的凝固性坏死。肌肉肿胀,无光泽,干燥坚实,呈灰红或灰白色,外观象石蜡一样,故称蜡样坏死。此种坏死常见于动物的白肌病。,坏死,白肌病,肌肉坏死,4脂肪坏死,常见于胰腺炎时,胰腺破坏,胰脂酶、蛋白酶等逸出并被激活,使胰腺周围及腹腔中脂肪组织坏死。眼观脂肪坏死为不透明的白色斑块或结节状。,(二)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因受蛋白分解酶作用,迅速溶解成液体状。此种坏死主要发生于富含水分的组织(如神经组织),其它器官仅在因某种

4、原因水分从周围组织进入坏死组织后方出现脑组织蛋白质含量少,水分和磷脂类物质含量多,磷脂对凝固酶有抑制作用,脑组织坏死后很快液化,故又称脑软化。此外,化脓性炎或脓肿时,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崩解,释放出大量的蛋白分解酶,使组织迅速溶解,与渗出液等组成脓汁。,液化性坏死,兔子宫化脓,鸡VE缺乏,(三)坏疽,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的病理学变化称为坏疽。坏疽常发生在容易受腐败菌感染的部位,如四肢、尾根及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器官(肺、肠、子宫)等坏疽按其原因及病理变化可分为三种类型: 干性坏疽 湿性坏疽 气性坏疽,坏疽,气性坏疽(气肿疽),气性坏疽(坏死杆菌),炎 症,第一节 炎症

5、概述,炎症:是机体对各种致炎因素及其引起的损伤所发生的一种反应,其本质是机体的一种防御适应性反应。基本病理变化是变质、渗出和增生,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性反应。,一、炎症的原因,致炎因子 :凡能引起机体组织损伤的因素,皆可成为致炎因子。 外界致炎因子 : 1.生物性因子 :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2.物理学因子 :X射线、日光照射 3.化学性因子 :毒素 4.机械性因子 :外伤,二、机体对炎症的反应性,机体炎症反应,除与致炎因子的种类、性质、强度、作用时间等有关外,机体自身的反应性亦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饲养条件相同的一群动物遭受流感病毒感染后,只有一部分个体出现呼吸道炎症。过敏原所诱发的过敏反

6、应性炎症更是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致炎因子的个体差异,一方面有遗传易感性因素,另一方面与饲养环境、营养、饲养管理等对机体抵抗力的影响有关。,三、炎症的局部症状及全身性反应,局部:在临床上,炎症的局部常出现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五个症候。 全身: 一、发热 病原微生物及坏死产物等使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所致。 二、白细胞增多 三、淋巴器官肿大 四、实质器官的损伤,第二节 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这些变化概括为变质、渗出和增生,第三节 炎症的类型及特点,1. 变质性炎 以变质性变化为主,渗出和增生为辅的炎症。常见于各种实质器官,如肝、心、肾等。常由中毒或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所引起。,中毒性肝炎,2.渗出

7、性炎:以渗出性变化为主,伴有明显的组织变质,增生较轻为特征。,浆液性炎 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 卡他性炎 出血性炎,(一) 浆液性炎 特点: 1渗出液中蛋白质含量为3%5%,主要为白蛋白 2渗出液中有一定量的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 发生部位:常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粘膜、浆膜等处 常见:猪浆液性支气管性肺炎、口啼疫、猪传染性水泡病,浆液性肺炎(间质水肿),皮下浆液性炎,吻突浆液性炎(口蹄疫),猪口蹄疫(浆液性炎),猪痘(浆液性炎),(二) 维素性炎 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其是血管壁通透性明显增高的结果 常见:大肠杆菌、牛恶性卡他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感染 1 浮膜性炎 特点:渗出的纤维素

8、形成一层白色、淡黄色、有弹性的膜状物被覆在炎灶表面,易于剥离,组织损害较轻。 发生部位:肠、肺泡腔、心外膜、肝脾等器官,2 固膜性炎(又称纤维素性坏死性炎) 特点:渗出的纤维素与坏死的粘膜牢固的结合在一起,不易剥离 常见:仔猪副伤寒、猪瘟、鸡新城疫等 发生部位:病畜禽的肠粘膜上。,纤维素性炎:纤维素性心外膜炎,纤维素性心外膜炎,纤维素性炎 (大肠杆菌性腹膜炎),纤维素性心外膜炎,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慢性猪瘟),仔猪副伤寒(纤维素性炎),(三)化脓性炎 以嗜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原因:1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棒状杆菌;2化学性物质

9、,如松节油、巴豆油、煤焦油、坏死骨片等 类型: 1脓肿 是组织内发生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组织溶解液化,形成充满脓液的腔。,2蜂窝织炎 是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在较疏松的结缔组织间隙中弥漫浸润,使得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例如:链球菌 3表面化脓与积脓 是指浆膜或粘膜组织的化脓性炎。 表面化脓:例如化脓性脑膜脑炎、化脓性支气管炎。 积脓:常发生在有囊腔的组织内,如膀胱、输卵管、胆囊等。,化脓性炎(脓肿),化脓性子宫内膜炎,化脓性炎(化脓棒状杆菌),化脓性乳房炎,化脓性脾炎,(四) 卡他性炎 是指粘膜组织发生的一种渗出性炎症。渗出液多为灰白色较粘稠的粘液。 原因:多为毒

10、力较弱的的病原微生物引起。 分类:浆液性卡他、粘液性卡他和脓性卡他,卡他性炎(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卡他性炎),(五) 出血性炎 当炎症灶内的血管壁损伤较重,致渗出物中含大量红细胞时,称。 特点:不形成一种独立的炎症类型,常与其它渗出性炎症混合存在。 常见:毒性较强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炭疽、猪瘟、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等。,出血性炎:肾、淋巴结出血性炎(猪瘟),三 增生性炎症,(一) 一般增生性炎 是指增生的组织不形成特殊的结构的增生性炎,可分为两类: 急性增生性炎:增生的细胞多为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例:急性传染病时,淋巴组织的增生性炎症;仔猪副伤寒副伤寒结节;病毒性脑炎小

11、胶质细胞结节。 慢性增生性炎:呈慢性经过,以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为主,多为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常导致器官组织硬化。,(二)肉芽肿性炎症,是一种在炎症局部形成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界限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增生性为症。 原因:由结核杆菌、鼻疽杆菌、放线菌、异物等。 特点:病灶中心是干酪样坏死,内含坏死的组织细胞和钙盐,还有细菌,周围为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外围为淋巴细胞和纤维组织包裹。,急性增生性炎(白班肾),亚急性肾小球性肾炎(大白肾),大白肾剖面,增生性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传染性肉芽肿(肺结核),增生性炎(牛副结核性肠炎),谢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

12、使用,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