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艺术——以信阳市浉河沿岸景观为例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2909342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艺术——以信阳市浉河沿岸景观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艺术——以信阳市浉河沿岸景观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艺术——以信阳市浉河沿岸景观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艺术——以信阳市浉河沿岸景观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艺术——以信阳市浉河沿岸景观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艺术——以信阳市浉河沿岸景观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艺术——以信阳市浉河沿岸景观为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2关键词2Abstract2Keywords2一、相关概念及其界定3(一)城市滨水区域的概念3(二)城市滨水景观的特点3二、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3(一)亲水性6(二)生态性4(三)文化性5(四)使用性5(五)可达性5三、信阳的水文化6(一)“豫风楚韵”6(二)浉河文化7四、信阳市浉河沿岸景观的设计8(一)功能定位9(二)与城市生态的关系9(三)与城市格局的关系9(四)节点构思与景观设计10结语12参考文献13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艺术以信阳市浉河沿岸景观为例 摘 要:“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们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的习性成就了当今的城市。滨水景观是一种

2、独特的线状景观,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极具景观美学价值。城市滨水景观在提升城市形象、强化地区和城市的识别性、扩展城市休闲空间、美化城市环境、发展旅游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关键词:滨水区;景观生态;浉河;设计艺术Abstract: No water, no life - the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is the cradle of human civilization.People living by the water, water and poly habits the achievements of todays city.Water

3、front landscape is a kind of special linear landscape, is one of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formation of city image, landscape of great aesthetic value.City waterfront landscape to improve the image of the city, strengthe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rea and city expansion, city leisure space, beautify the

4、 city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as played a certain positive role. Keywords: Waterfront space; landscape ecology ; the Shihe River of Xinyang; Design art自古以来,许多乡村、城镇往往都是近水而建,依托江河之利而兴盛、发达,人类取水饮用、灌溉、交通、生产。水不仅是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元素,也是人类生活的精神载体,孕育了地球上万千文化。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水条件是最大的幸运。在合理开发利用滨水区域,满足其景

5、观、防洪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如何依托城市滨水区域的特色和地方文脉在景观设计中表达出地方精神、挖掘出人文内涵,创造出休闲、生态、动感、时尚的多功能城市滨水景观带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重点。本文以信阳市浉河沿岸景观为例,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艺术进行讨论。一、 相关概念及其界定(一)城市滨水区域的概念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凭借着临水聚居的活动,人类创造了优美的滨水景观。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区域,指城市中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市滨水区的概念,是相对于乡村滨水区、自然状态的滨水而言的,是人类社会城市化的产物,更多的具有人工性的特征。城市滨水区域的概念笼统地说为“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

6、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它的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诱致距离为1-2km,相当于步行15-30min的距离范围”。(二)城市滨水景观的特点滨水景观是较为常见的景观类型,是以江、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滨水景观。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很多国际化大都市亦是沿着而逐渐发展繁荣起来的。滨水景观通常依据自然的江河地貌而规划布局,属于自然流域的格局,在保证水系的生态循环、防治水系污染、净化水体等方面尤为重要。水域是城市滨水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它作为城市滨水空间的特殊物质实体,决定了与其他城市空间不同的特殊属性,具有可塑性、

7、承载力、生态效应、文化内涵、心理调节等作用。堤岸在水际线中作为塑造水体形态的工具,是城市滨水空间特有的界面,也是保证防洪、旅游安全的重要设施。对自然状态的水体而言,堤岸是河床的延伸部分,随水文状况而变化。对城市中的水体而言,具有运输、防洪等功能的堤岸,经过长期整治多为人工状态。陆域是滨水空间和城市空间的过渡面,除绿化覆盖的部分之外,主要景观设施还有道路、广场等。各个不相同的水域、水际线、陆域景观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滨水景观,构成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二、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水域空间主要表现为广阔的水域形

8、成开敞空间,河流等以一定宽度的线型穿越水域空间,水网与路网相互交织以形成阡陌纵横的水域空间。出于充分考虑水域空间的特征,滨水区的规划设计一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由于水域的方向往往是景观、视野较好的方向,因此要注意滨水区的可达性、使用性与导向性;沿河发展的城市,由于两岸通过各种方式创造两侧人流和物流的通道,因此往往呈现出一种沿河流走向的带状空间布局,体现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性;滨水空间景观带往往串联着城市主要的节点和区域,通常是由公共绿地、小广场、观景平台等系列景观点组成的,应注重体现滨水环境的亲水性;城市滨水景观往往与城市人文背景相融合,体现其文化性。(一)亲水性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更加

9、追求舒适宜人、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追求这种人性化设计。所谓亲水性是指人能够触摸到水的一种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很容易就能达到的物理现象,也可以说是手能触及到的心理现象。环境设计的中心是“人”,使人与环境达到高度和谐,这是环境设计的出发点。自古以来,水体就对人类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无论是开阔的水域还是精巧的喷泉,都能让人产生愉悦的视觉享受。亲水的空间要素是滨水环境中最显著,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亲水性的重要之处还在于无论从视觉还是从活动上均能保持与河流的密切关系,使都市生活中的水文化得以再生。(二)生态性在生态性方面,一是贯彻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划定、预留完整的滨水自然生态发展空间

10、,保护城市滨水区生物多样性,以提高城市整体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二是滨水岸线生态化处理,形成生态的滨水景观。除了满足防洪、水运、灌溉等要求,滨水岸先应尽量采用生态驳岸,如植物种植型驳岸、草石间置型驳岸、滩涂型驳岸等,这样既软化了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硬质景观,也有利于保护自然形成的岸线特色和重要功能。三是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建设滨水绿化带。宏观指把握绿化的整体效果,建设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中观指突出重点,特别要以一些位置重要的游园、绿化带为重点,精雕细刻,建成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微观指在树种的选择上,从保护自然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角度,充分考虑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规律,并以

11、绿化带为纽带把风格各异的景观联结起来,建设成完整的滨水区景观。城市滨水空间的绿化种植鼓励利用丰富的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重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三)文化性城市的滨水区域总是隐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痕迹,对增加滨水区的景观特色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因此,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其设计主题应与城市整体文化特色定位相协调,同时,又要充分尊重地域性特点,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段,创造富有生命力的城市滨水景观。例如,悉尼临近港湾的岩石区(TheRocks)原为悉尼港的一部分,在改造计划中也存在推倒重来论

12、和改造与开发并重论的激烈之争,最后当局确定“文化、社会和历史价值优先,经济振兴次之”的原则,延续城市历史文化,加强了岩石区面向旅游业的综合使用功能,在城市设计中保留了历史建筑,形成具有个性的滨水形象,成为悉尼市值得炫耀的历史人文景观。以往对滨水空间的开发具有片面性,缺少与城市结构的联系,往往顾此失彼,忽略对滨水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而我们要思考水所蕴含的精神,极富生命力的自然要素,主动积极的将水融入城市生活当中。(四)使用性城市滨水空间是在使用形态的单一性和片段化滨水区建设更新中普遍存在的课题。形态单一造成滨水区功能的隔离与分化现象,许多滨水区由于缺乏市民参与商业、文化、娱乐等设施而失去了作为

13、公共空间的吸引。在滨水空间的设计中,应强调丰富而且多样化的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居住、商业、办公与休闲娱乐的功能,促进环境的生命力。现在社会消费和生活方式的特点要求将购物、健身、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滨水空间始终充满活力。信阳市浉河区滨水景观的商业区规划就体现这一原则。这是一个集零售、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中心,这里有一个很热闹的浉河街区,人们可以在浉河公园散步、喝茶闲聊,可以在浉河沿岸垂钓,在商店中购物,在餐厅进餐,各种地方性的活动也可以在此举行,使这里成为生机勃勃的城市滨水活动场所。(五)可达性在视廊空间范围内保证视线的通达,使人与自然或人文景观保持良好的视觉联系,避

14、免优美的景观受到遮挡。水域景观是城市的公共资源,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享用这份资源,就要将水体景观尽可能多的渗透到城市纵深的腹地。垂直于水域街道是最常见的城市景观与滨水区景观的视觉联系通道,对其规划中应注意街道空间尺度的控制、夹景的运用、对景的设置、建筑群的布置,在建筑的布置上,临近水域的建筑高度应具有梯度,较低的临近水面,较高的建筑离水面远些。滨水建筑应保持前后错落有致,做到最大的临水视角。三、信阳的水文化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点,是突出城市个性的敏感带,城市滨水景观的好坏与城市的魅力息息相关。城市滨水景观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的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

15、合体。城市滨水景观在各自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文化,包括城市风景名胜、历史文化、重点建筑、格局、绿化等。这些城市滨水景观的文化载体绝大部分均与水有关,正是这些关于水的文化,提升了城市滨水景观的文化内涵。(一)“豫风楚韵”1、区域概况信阳市,又名“申城”,自古就有大别长淮、豫风楚韵、鱼米之乡、闽台祖地、革命圣地、中国茶都等称号,位于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豫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中心,鄂豫皖区域性中心城市。信阳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是中国著名的宜居之城、旅游之城、创业之城,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四年入选“

16、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地方。信阳位于淮河上游,位于地处东经11406,北纬32125,地势南高北低。信阳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覆盖率为1.96%。信阳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8.2%,长江流域面积占1.8%。淮河在信阳境内长363.5公里,支流密集,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均按西南东北方向汇入淮河。信阳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信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资源总量9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230立方米,位居全河南第一位,是河南省人均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866座,总库容40.5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河南省总量的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