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小学科学六下第1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899877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订版小学科学六下第1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修订版小学科学六下第1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修订版小学科学六下第1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修订版小学科学六下第1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修订版小学科学六下第1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订版小学科学六下第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订版小学科学六下第1(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修订版小学科学六下第1、2单元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点说明: 本单元的“微小世界”和科学上所指的 “微观世界”有所不同。 1. “微观世界” 所研究的对象指的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及以下的粒子。 换句话说 “微观世界” 一般指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 (实际上用我们的肉眼无法观察到),2.微小世界就本单元指的是用放大镜和简易的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节的现象。如: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纸和布类的纤维,小昆虫、昆虫的口器、触角等器官,还有一些藻类、菌类植物,植物的细胞,细菌菌落 (还是属于直观世界范围,有一些是用肉眼能观察的到,只是分辨不出细节) 是

2、否可以这么说: “微观世界” 是已经进入物质内部进行研究;而 “微小世界” 的研究没有真正进入物质内部。,3、放大镜和显微镜 微小世界虽属直观世界范围,有的用肉眼也能观察的到,却很难观察到物质的细节部分。这是因为人的眼睛在观察物质的细节部分时,分辨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东西(单元首页的概述)。所以教材就借机安排了放大镜和显微镜内容。其目的有两个:,A、借助工具延伸人的感官。 用放大镜、显微镜等来扩大人眼观察事物的视角,以便观察更细小的东西,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B、完善一部分以前所学内容的缺失。 如 :三上的运用感官一课的教学内容 眼睛能看到很小的东西, 但更小的东西

3、就看不见了。 眼睛能看到很远的东西, 但更远的东西就看不见了。,又如:放大镜 学生已经用过很多次(七个学 期约20次左右);显微镜也提到了不少的次数。但它 们为什么能放大是怎样放大的?还有放大镜、显微镜、 望远镜等它们都一样吗?等等,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 下许许多多的疑团, 那么教材借机安排了放大镜和显微镜内容就是为 了减少学生脑海中留下的疑团,弥补所学内容的缺失。,单元设计目标:,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单元结构示意

4、图:,怎样放得更大,单元教学目标:,科 学 概 念,.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 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 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 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单元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学习使用适

5、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 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 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单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 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 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1、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2、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

6、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单元教学重点:,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 的兴趣,培养独立研究和发现的能力。 学习用工具观察,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 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在知识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开放性的,鼓 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希望有较多的发现。,单元课文目录:,放大镜;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下的晶体; 怎样放得更大;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8.微小世界和我们。,新旧教材的比较:,放大镜;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下的晶体; 怎样放得更大; 用

7、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 ;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 ;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 8.微小世界和我们。,放大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下的晶体; 怎样放得更大;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 边的生命世界; 7.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 了什么; 8.微小世界和我们。,新版教材课文目录,旧版教材课文目录,新旧教材的比较:,放大镜;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下的晶体; 怎样放得更大;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 ;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 ;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 8.微小世界和我们。,放大镜;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镜下的昆虫

8、世界; 放大镜下的晶体; 怎样放得更大; 用显微镜观察研究身 边的生命世界; 7.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 了什么; 8.微小世界和我们。,新版教材课文目录,旧版教材课文目录,单元课文目录:,放大镜;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下的晶体; 怎样放得更大;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 ;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 ;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 生命世界; 8.微小世界和我们。,第一层次 :初步感知 (运用放大镜),第二层次 :进一步感知 (运用显微镜),第三层次 :单元总结,第一部分: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学生对于放大镜比较熟悉,他们 常用放大镜,但对于放大镜的特点及 功能又不完全明白。为了

9、让学生进一 步明白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编写 了这个部分。,通过活动要让学生明白使用观 察工具的重要性,使用工具观察比 只用肉眼观察优越。,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学生经常用放大镜,但是不一定 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课文资料中, 提示了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活动目的是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 观察到底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活动呢?因为 许多学生只知道放大镜能放大物体的 图像。让学生再次用肉眼和放大镜对 比观察科学课本上的照片以及电视机 和计算机的屏幕,学生会体验到放大 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 物体的许多细节。,第二部分: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教学建议:材

10、料和内容都是开放 的,可灵活取舍。 由于学生对放大镜比较熟悉,可 能会没有兴趣。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可以增加一些观察对象, 比如织物的纤维、同样的钢笔或毛笔 在不同的纸上留下的笔迹有什么不同、 颜色水在不同的纸上浸润的情况、观 察钢笔的墨水从哪里来,等等。 注意点:电视机和电脑的屏幕用 低倍放大镜观察不明显。,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 探究两个问题: “放大镜为什么 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什么样的放 大镜放大倍数比较大?”,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建议 层次一:组织学生观察放大镜 镜片的特点,并比较它的镜片和普 通的玻璃片、平面镜片有什么不同, 发现其中的秘密。放大镜镜片的特

11、 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教师要准备放大镜、玻璃片、 玻璃镜片。同时至少准备两种不 同倍数的放大镜。第一个活动重 点是观察镜片的特点。第二个活 动重点是比较不同放大镜镜片边 缘和中央的厚度差异,即镜片中 央凸起的程度。,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建议 可能有学生会认为放大镜的放 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有关系,因此 教师给学生准备的最好是直径相同 而凸度不同的两种放大镜。如果没 有这个条件,教师自己要准备几对 直径相同而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 作为备用。比如直径大的,而放大 倍数有大有小的放大镜;直径小的而 放大倍数有大有小的放大镜。,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建议 层次二:判断生活中的一

12、些常 见器具有没有放大的作用? 这需要一种推理性的假设:放大 镜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它 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那么只要有和 放大镜片同样的结构,就应具有同样 的放大功能。,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建议 用圆柱体透明容器灌水做成的 放大镜进行观察时,请指点学生要 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这样将更 有利于学生理解放大镜特征:“ 中 部厚、边缘薄的透明体都具有放大 功能”。 另外,放大镜的放大原理和小 学生比较难以解释,能讲多少算多少。,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建议 层次三:让学生思考分析“人们 为什么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 是因为镜片的中央凸起,且又是 透明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一

13、步 一步加深学生对放大镜特点的理解。,第三部分: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建议 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 塑料碗等,这些圆柱形和球形的无色、 无纹路和花纹的透明器皿装上水有放 大的功能; 塑料袋装水后也能起放大作用; 凸透镜状或碗状的冰块、水滴 有放大作用; 透明玻璃球也能放大。,放大镜的焦距,是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可把放大镜放在阳光或强烈的灯光下,光线要垂直于镜面中心,上下移动放大镜,直到放大镜下出现一个最小最明亮的点,这就是放大镜的焦点。测量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就得出焦距。,放大镜的焦距,知识补充:放大镜的原理,小于1倍焦距:正立放大的像,大于1倍焦距 小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的像,大于2倍焦距:

14、倒立缩小的像,知识补充: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已取消),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两种,一种是指某个放大镜固有的放大率。另一种是指物像的放大率,即放大镜下物体的像是实物的的多少倍,这是根据物体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而变化的。 一般要求计算的放大倍数是前者,即放大镜固有的放大率。,有两种估算方法-数数、量量,数数:数数和放大镜镜框同大小的圆圈内能看到的最长一排的字数/字被放得最大而没有模糊时放大镜下一排的字数 = 此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比如和放大镜镜框相同的圆圈内一排最多有10个字。拿起放大镜再对着这些字,调整距离,直到字被放得最大时,一排只有3个字,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估计在3倍左右)。,量量,放大后的格宽

15、的尺寸/原来格宽的尺寸数 = 此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放大镜的特性?,近视镜: 是凹透镜,成的是缩小的虚像,像的距离小于 物距(像变近了),近视眼就能看清楚了。,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放大镜的特性?,老花镜: 是凸透镜,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像的距离大于 物距(像变远了),老花眼就能看清楚了。,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放大镜的特性?,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放大镜的特性?,投影仪,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放大镜的特性?,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放大镜的特性?,电影放映机,门镜(“猫眼”): 门镜的光学系统由三个同轴透镜所组成。其中两个是相同的平凹透镜,它们凹面相对密接在一起,相当于是一

16、个凹透镜,面向门外,称作物镜。第三个透镜是平凸透镜,面向门内, 称作目镜。透镜的直径一般小于1cm,分别固定在一个金属管的两端,构成门镜。 物镜的后焦点和目镜的前焦点重合,重合点在物镜的外侧。从室内向外看时,门镜相当 于是一个反向使用的伽里略望远镜,它对门外物成虚象,像的视角小于物的视角。它有较大 的视场,其视场角约为1200。这样,通过它可看到室外较大范围内得人和物,从而可辨认来 访者。从室外向内看时,门镜相当于是一个伽里略望远镜,对室内物成虚象,像的视角大于 物的视角。它的视场范围很小,于是只能看到室内人或物很小的局部,无法由此辨认室内的 人或物。而且,由于室内光照度小,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又是固定不变的,加之像差的存在,因此对大部分的物而言,像还是模糊不清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放大镜的特性?,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放大镜的特性?,电影放映机,便携相机,单反相机,这是因为电视摄像机的镜头摄入人或景物的影像后,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