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针刀减肥(旧)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82830048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针刀减肥(旧)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课件:针刀减肥(旧)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课件:针刀减肥(旧)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课件:针刀减肥(旧)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课件:针刀减肥(旧)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针刀减肥(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针刀减肥(旧)(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梅 博士,肥胖症的针刀治疗,肥胖病前言,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多被认为与遗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代谢与营养不平衡等有关。 肥胖病的患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迅速增长,并呈低龄化趋势,成为全球性严重影响健康的流行病。在我国,2004年10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表明: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分别为2.0亿和6000多万人数;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患病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996年上海市成人肥胖发病率为13%,儿童发病率为

2、11%。肥胖儿童发展为成人肥胖的危险度:婴儿为14%,7岁儿童为41%,1013岁儿童为80%。,肥胖病患病率基本趋势是随年龄增加而升高,20岁以后逐渐上升,5060年龄段达到最高,70岁以后又逐渐下降。,肥胖不仅影响美观、使日常生活不便,更为严重的是常易并发多种疾病。 WHO根据文献报道估计,肥胖可高度增加型糖尿病、胆囊疾病、血脂混乱、代谢综合征等的危险性;中度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骨关节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险性;轻度增加某些癌症、生殖激素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殖力下降和出生缺陷等疾病。2005年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已接近总人口的1/4,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肥胖的治疗: 西药

3、治疗取效快,减重明显,但副作用大,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反弹率高。 中药治疗副作用小,反弹率低,但取效慢,疗程较长。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简便价廉等特点,但治疗次数较多,每次时间较长,病人常常因为工作、生活、学习繁忙而不能持之以恒。 因此,寻求简便、显效、省时的减肥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现代医学对肥胖病的病因认识,现代医学认为肥胖病有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病是指因机体内能量摄入大于消耗,使脂肪在体内储存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病症,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疾病病因可寻,主要与家族史、遗传因素及营养过剩有关,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我们通常所说的肥胖均指此类肥胖。

4、,脂肪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少量纤维母细胞及少量细胞间胶原物质组成。脂肪细胞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其内并不全是脂肪,而是含脂肪约80%,含水约18%,含蛋白质约2%。一般情况下,肥胖人脂肪组织比瘦人脂肪组织含水多,深部脂肪组织比皮下脂肪组织含水稍多。,继发性肥胖(病理性肥胖),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如下丘脑-垂体的肿瘤、炎症、创伤、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胰岛素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等,包括药物性肥胖。,研究表明,肥胖的发生涉及饮食、代谢因素、遗传因素、分化转录因子、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激素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并非孤立地起作用,而是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最终导致

5、肥胖的发生。 (1)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双亲肥胖者,其子代肥胖的发生率高达70%-80%;单亲肥胖者,其子代的肥胖发生率约为40%-50% 。肥胖基因(obese gene 即ob基因),ob基因的突变可导致肥胖,并首次发现瘦因子(Leptin),它是ob基因的表达产物。,(2)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可调节食欲、能量的代谢。现代研究表明,下丘脑有两个调节摄食活动的区域,下丘脑外侧区(LHA)是摄食中枢,电刺激此区可使动物进食,腹内侧核(VMN)是饱食中枢,电刺激此区可使动物拒食。 (3) 内分泌系统 肥胖病中女性多见,尤其多见于产后、绝经期后或长期口服避孕药者,提示可能与雌激素有关。肥

6、胖病者均可见血中胰岛素升高,提示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多食、肥胖。,(4)其他 饮食过多、不良饮食习惯(过食甜食、肉类、西式快餐、零食、夜宵、喜饮酒、不吃早餐或餐次减少、狼吞虎咽或边吃边做事等)、运动不足、年龄(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职业(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孕产因素、社会因素(如生活水平提高)、疾病性肥胖、病后性肥胖(过度滋补)、药物性肥胖、体力活动突降性肥胖(如运动员)等。,现代医学对肥胖病的治疗,目前,现代医学对肥胖病的防治主要有饮食控制(包括减少摄食量和改善饮食结构)、运动以及药物治疗,这三种方法常常综合使用。其中,药物治疗作用大多是通过各种途径抑制食欲和增加能量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

7、。主要有:1.拟儿茶酚胺类递质作用(拟交感作用)药物;2.拟5羟色胺作用药物;3.同时拟上述两种作用的药物;4.中枢兴奋剂;5.激素类药物;6.脂肪酶抑制剂等。上述药物虽然都有一定的减肥作用,但都有显著的副作用。服用减肥药物导致的各种副作用,甚至死亡事故时有报道。,肥胖病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全国第5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及中药新药治疗肥胖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一、中医诊断标准 主要临床表现:形体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多食善饥,疲乏无力,情志抑郁,或烦燥易怒,或腰酸阳痿,月经不调,尿黄便结,舌苔黄或白腻,脉滑或沉细。各年龄组都可

8、发生,中年以后多见。,二、西医诊断标准 (一)肥胖度法(标准体重法): 肥胖度=(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100% 成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体重的测量:使用同一体重秤,每次于治疗前穿同样的衣服脱鞋称体重。 如果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即肥胖度为20%或以上,可为肥胖诊断指标之一。,轻度肥胖:肥胖度为20%30% 中度肥胖:肥胖度为30%50% 重度肥胖:肥胖度大于50% (二)体重指数(BMI)法: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如果体重指数(BMI)25, 可为肥胖诊断指标之一。 轻度肥胖:BMI为2530 中度肥胖:BMI为30

9、40 重度肥胖:BMI为大于40,(三)脂肪百分率(F%)法: 脂肪百分率(F%)=(4.570/D-4.142)100% D为体密度,成人D测算: 男性D=1.0913-0.0016X 女性D=1.0879-0.0013X X=右肩胛角下皮皱厚度(mm)+ 右上臂肱三头肌皮皱厚度(mm) 如果脂肪百分率(F%)男性超过25%,女性超过30%,可为肥胖诊断指标之一。 上述3项均符合者或有2项符合者,即可诊断为肥胖病。,(四) 腰臀围比值(WHR)法: 腰/臀比值(WHR)=腰围/臀围 当0.72时,可认为是肥胖。当大于1.0(男)、0.9(女)时,肥胖带来的并发症比较明显。 体围的测量:用塑料

10、软尺测量。 胸围:与两乳头相平的水平周长。 腰围:与脐相平的水平周长。 臀围:臀部最隆起部位的水平周长。 股围:右大腿腹股沟皱褶处的水平周长。,(五)观察临床一般情况 设计“肥胖专科门诊病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主诉、减肥史、并发症、既往史、个人史、月经生育史、主要症状和体征等。观察针刺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记录患者的食欲、饮水量、情志、月经、大小便、舌苔、脉象等情况。,肥胖可引发一系列合并症,增加并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胆石症、脂肪肝、痛风、关节炎等的可能性。肥胖者心理上可表现出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 (一)高脂血症 中、重度肥胖者中有90%以上伴有血脂升高,并发

11、高脂血症。血脂是指血浆中所含脂类的总称,主要包括:1、胆固醇和胆固醇脂;2、三酰甘油及少量二酰甘油、单酰甘油;3、磷脂,主要是磷脂酰胆碱,还有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神经磷脂等;4、非酯化脂肪酸,即游离脂肪酸。,肥胖的合并症,正常人空腹时血脂含量(mmol/L):血清胆固醇(Tch)3.10-5.70;胆固醇脂(chE)2.17-4.28;游离胆固醇(FchE)0.78-1.71;游离脂肪酸(FFA)0.30-0.90;三酰甘油(TG)0.56-1.70;磷脂(PL)1.90-3.50 研究发现:肥胖人群的血脂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而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血脂含量呈上升趋势。具体地说,

12、肥胖人血浆中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这些变化在中、重度肥胖人群中表现最为明显。儿童肥胖并发的高脂血症,是以三酰甘油升高为多见。,(二)高血压 肥胖患者中有30%-50%并发高血压,超重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高血压为肥胖患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大量增加,脂肪中血管增多,有效循环血容量、心搏出量、输出量及心脏负担均增高,这就要求心肌做功需要更多的耗氧量,从而使心脏负担加重,长期以往,左心室肥厚,出现血压升高。研究表明:当增加相应体重的10%时,收缩压要升高约0.87KPa(6.13mmHg),血浆胆固醇增加约0.

13、312mmol/L,空腹血糖增加约0.111mmol/L。,(三)冠心病 肥胖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5倍,其死亡率可达30%-40%。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本病的发生与高血脂、高血压密切相关,而肥胖患者常常伴有这两高。肥胖患者体内脂类代谢紊乱,血中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升高,血脂过多地沉积在血管壁上,就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冠状动脉发生硬化时,造成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这样血流会减少,心脏本身供血不足,从而发生冠心病。,(四)糖尿病 肥胖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4倍。40岁以上的糖尿病者约有70%-80%有肥胖病史。 糖尿病的发病率与肥胖成正比。肥胖的糖尿

14、病患者起病前摄食过多,刺激细胞过度而失代偿时发生糖尿病。肥胖者脂肪组织对胰岛素较不敏感,糖进入肥大的脂肪细胞膜时需较多胰岛素,于是脂肪越多者,对胰岛素要求越多,使细胞负担过重终至衰竭,出现糖尿病。一般肥胖患者初期空腹血糖正常,糖耐量试验在服糖后3h或4h有时出现低血糖反应,因迟发性高胰岛素血症所致。随病情时展糖耐量逐渐下降,餐后2h血糖高于正常,然后空腹血糖升高,终于出现糖尿病。当体重恢复正常时,糖耐量可恢复正常。,(五)胆石症、胆囊炎 肥胖患者胆石症的发病率显著升高,男性肥胖者胆石症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女性则近3倍,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更为明显。 由于肥胖者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升高,其

15、肝脏分泌的胆固醇必然增多,当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多达到一定浓度后,胆固醇析出,在胆囊黏膜分泌黏液增多、胆囊排空障碍等条件下,便形成以胆固醇为主要成分的胆结石。胆结石形成后,会造成胆汁排泄受阻,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即胆石症。胆石症可发生胆绞痛,继发感染时出现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六)脂肪肝 据统计,临床上约有50%的肥胖患者并发脂肪肝,特别是腹型肥胖者更易并发脂肪肝。脂肪肝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许多肥胖患者是通过B超检查才发现脂肪肝的。 正常人的肝脏含有4%-7%的脂肪,其中一半为中性脂肪(三酰甘油),其余为卵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肝脏不断地将进入肝内的脂肪酸合成三酰甘油,新合成的三酰甘油很快以脂蛋白

16、(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形式释放入血液循环中。当肝内三酰甘油的合成和转运失调时,中性脂肪在肝内大量积聚时,就形成了脂肪肝。,(七)妇科病 肥胖妇女约有50%伴有月经异常,尤其是重度肥胖者可高达80%。月经异常与人体内游离睾酮增高、卵巢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发育障碍及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系统的调节紊乱有关。肥胖者常常并发不孕症,其主要原因是排卵障碍,表现为无排卵、排卵少及排卵延迟,其机制是雌激素储存过多或芳香化酶缺乏,导致雄激素中间代谢产物积蓄,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肥胖妇女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发病率增高,对母婴威胁极大。肥胖孕妇由于有高胰岛素血症,易发生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另外,肥胖孕妇由于腹肌无力,易发生过期妊娠、难产、滞产和生产大出血。,(八)痛风 肥胖患者痛风发病率高出正常体重人的50%。痛风是指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中尿酸升高引起的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关节畸形、肾实质损伤和肾尿酸结石。肥胖者肾脏尿酸排泄减少,体内尿酸合成增加,若肥胖同时伴有高血压及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