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出血症的病因与其防治法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82702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鸭出血症的病因与其防治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鸭出血症的病因与其防治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鸭出血症的病因与其防治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鸭出血症的病因与其防治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鸭出血症的病因与其防治法 鸭出血症是由新型疱疹病毒(鸭疱疹病毒 )引起的可侵害各品种、各日龄鸭的传染病。因患病鸭双翅羽毛管、上喙端及爪尖足蹼常出血呈紫黑色,俗称为鸭“黑羽病”、鸭“乌管病”和鸭“紫喙黑足病”;据该病的特征性剖检病变又称为鸭出血症。目前,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等南方数省均有该病发生,且发病的鸭群易并发或继发细菌性传染病(如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大肠杆菌病等)或病毒性传染病(如雏鸭病毒性肝炎、鸭流感等),因而易被人们所忽视。以番鸭最易感。目前尚未发现其他禽类和哺乳类动物发生本病。本病多发于 1055 日龄的鸭群,但其他日龄段鸭也有发病。发病率、病死率高低不一,而且与发病鸭日龄密切相关。

2、在 35 日龄内,日龄愈小,发病率、病死率愈高,有时高达 80%;35 日龄以上单一感染本病的鸭群,随着日龄的增长,日死亡率为 1%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在气温骤降或阴雨寒冷天气时发病较多。观呈紫黑色,出血变黑的羽毛管易断裂和脱落。病死鸭上喙端、爪尖、足蹼末梢周边发绀,也呈紫黑色。病死鸭口、鼻中流出黄色液体,沾污上喙前端和口部周围羽毛,有的羽毛甚至被染成黄色。体表现为肝脏稍肿大,呈树枝样出血或淤血,并偶见个别白色坏死点;胰腺常出血,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或整个胰腺均出血呈红色。小肠、直肠、盲肠明显出血,有时在小肠段可见出血环。脾脏、肾脏、大脑、法氏囊等轻度出血或淤血。难做出诊断。该病的确诊有

3、赖于实验室方法。在临诊上该病易与雏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流感、鸭球虫病、种鸭坏死性肠炎等病相混淆,应根据各病的临床症状和特征性剖检病变加以区别。种鸭坏死性肠炎是多发生于种鸭的一种疾病,秋冬季节多发,临诊上以病鸭体弱、食欲缺乏、不能站立并突然死亡和肠道黏膜坏死为特征。而本病可发生于不同日龄的鸭,种鸭发生出血症时除肠道出血外,胰腺、肝脏、肾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肉鸭,有的鸭场本病的发生多集中于某一日龄段(如 2035 日龄),而其他日龄少见或不发病,对于这种情形,仅需要易感日龄前 23 天注射鸭出血症高免卵黄抗体(1升/羽)即可;而有的鸭场在某一日龄(如 20 日龄)以上均有发病,对于这种情形则需于 10 日龄内肌注鸭出血症弱毒疫苗(升/羽)。对于种鸭或蛋用鸭,除在育雏阶段同雏鸭免疫接种外,在开产前 1012 天于颈部背侧皮下或腿部腹股沟皮下需再注射鸭出血症灭活疫苗( 毫升/羽),即可预防该病引起的产蛋下降。在鸭群发生本病时,除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外,应尽早注射鸭出血症高免卵黄抗体( 毫升/羽),同时投用广谱抗菌药物以防继发细菌性传染病。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