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合集:议论文写作框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656431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140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合集:议论文写作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合集:议论文写作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合集:议论文写作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140页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合集:议论文写作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140页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合集:议论文写作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合集:议论文写作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资料合集:议论文写作框架(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写作框架,议论性文章基本写作框架训练 议论文写作的症结在哪里?是提炼不出个性化的观点?是没有充足的材料?是缺乏精美的议论性语言?还是整体的结构能力欠缺?我觉得兼而有之吧。在目前课时有限时间紧张、学生又不知道如何展开思路的情况下,为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路,提高议论文的结构能力,我尝试进行了议论文基本框架的训练,应该说收到了一定效果。 一、运用议论性文章基本写作框架模板 议论性文章基本写作框架模板 标题 标题可以分三种:命题作文直接写题目,决不允许自作聪明;话题作文巧拟题目,写出精彩;材料作文需要审清题意后,拟出精彩题目。 开头 几点要求:有议论味;引入巧妙、精彩;扣题点题突出;中心论点句明确

2、;富有文采,情韵十足) 正文 结构有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创新式等。首推层进式 模式1:摆现象-析本质-指危害-找原因; 模式2: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怎么样。,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 要求1、分论点的句式要大体整齐,有警句特点,是对话题和中心的有效解读,可置于段首,也可单独成段。2、适当附加有力论据。3、分论点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4、以三个分论点为基准,也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结尾 要求:归纳全文;照应标题或者中心论点;给读者以启迪、无尽的思考或者鼓舞。 利用这个模板,给学生出作文题目,让学生在10分钟内写出其基本框架,同时训练学生拟题、开头、结尾,设置分论点、分论点的编排、论据选择等

3、方面的能力,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和传统的列提纲的作文要求有所不同。,议论文的写作框架一般来说分为三个部分,如我们的课文谈骨气,开头提出问题,出就是提出中心论点,再分析论证这一论点,也就是运用事实和道理来论证这 一论点,最后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谈骨气中,先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引用孟子的话对骨气作了具体阐释,再从三个方面分别举例来证明这一论证,最后进一步提出我们的无产阶级的骨气观。并号召我们克服奋勇前进。 议论文因其立意明确,结构规整,语言简洁明快,得分较为稳定,成为考场作文的首选文体。 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和无话可说。在较短的规定时间内,在紧张的环境中如何构思写议论文

4、?怎样才能有话可说?有两种模式供考生参考。 第一种,“切西瓜”法 一个西瓜拿来,又大又圆,如何下的了嘴?用刀切成小块,就方便入口了。 同样道理,一篇议论文,提出中心论点以后,若将中心论点分解成若干分论点一一论证,就容易操作,且有话可说了。,请看下面使用“切西瓜“法写议论文的提纲示例: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针锋相对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字数在800字左右。,提纲示例一 “扫一屋“与“扫天下“ 第一段: 点明中心

5、论点,“扫一屋“ 与“扫天下“ 的关系,是做小事与创大业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要想创大业,必须从做小事开始。(中心立意) 第二段: 提出分论点(一), 做平凡的小事,能为将来创大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迭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第三段: 提出分论点(二), 做艰苦的小事,能为将来创大业磨炼坚韧的意志品质。举李白“铁杵磨成绣花针“的例子或祖逖“闻鸡起舞“的例子。 第四段: 提出分论点(三), 做繁琐的小事,能为将来创大业培养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习惯。举列宁小时写作文的例子。还可举反例与之对比。 第五段: 批评当前青年

6、中好高骛远的倾向。 第六段: 总结收束全文,青年人要创立共产主义大事业,不能拒绝做小事情,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用“切西瓜“法有两点必须注意: 其一,所分解的分论点之和必须全等于中心论点。 比如,上面“提纲示例一“便将形成如下的格式,层次非常清楚: 如果分论点之和大于中心论点,那多出的部分就是超出中心论点之外,是所谓“跑题“的部分,如果分论点之和小于中心论点,那么就是论证不充分,没有到位。 其二,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可交叉或包含。 比如,生命的价值一文的主要结构: 生命的运动只有三种形式:活着的时候,由生转换为死的一瞬间,肉体已经死亡但精神永存。三种形式之间绝对是

7、并列关系,没有交叉和包含。设想分论点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乱不清,那就是写作文时思维混乱,没有想得很清楚而造成的。 第二种,“打井“法 我们见过打井队员打井,先选好井口,支好井架,然后在上面用汽锤将井杆一下一下打入地下。 写作文就像打井一样向深层开掘,同学们可在文章的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逐层地向自己发问“为什么“,随后自问自答,回答的过程就是论证的过程。,提纲示例二 “扫天下”不必先“扫一屋” 第一段: 点明中心论点,如果将“扫一屋”理解为做小事,将“扫天下”理解为做大事, 那么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扫天下”不必先“扫一屋”。( 反中心立意) 第二段: 提出分论点(一), “扫天下”

8、与“扫一屋”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大事情并不等于小事情之和。可运用哲学上不同性质的矛盾的观点,从事物的性质来入手分析。(道理论证) 第三段: 提出分论点(二), 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扫天下”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扫一屋”。可举爱因斯坦和陈景润沉醉于科学研究而忽略生活细节的例子,从人的主观客观条件来入手分析。(事实论证) 第四段: 提出分论点(三), 思想拘泥于小事情,常常会限制人们看问题的眼界,扼杀创造性的思维。可举反例(待选),从人的思想方面来入手分析。(事实论证) 第五段: 联系当前社会上,有些人思想狭隘,患得患失,把精力都集中在一些生活琐事上,形而上学严

9、重,束缚了活泼的思维。 第六段: 总结收束全文,得出结论,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人,应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站得要高一些,看得要远一些,思想要解放一些。在大事情上要清楚一些,在小事情上要糊涂一些。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切西瓜“法在内容上构思清晰、条理性强,说理完整、全面。在结构上是“总-分-总“的平列形式。其优点不言而喻。,灵感小议 灵感似乎是一种很神秘的东西,人们对它既关心,又盼望它早日降临。那么灵感到底是什么呢? 灵感是思维活动的一个飞跃,是集中思索某一问题的突然领悟。它是长期思考的结果,是不会从天而降的。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谈到灵感时这样说,“我没有什么灵感,我只是将别人用来社交的时间

10、来干自己的工作“。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二千多项发明,但他曾说他的发明没有一项是偶然发现的,而都是经过他努力探索得到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名人说他是没有经过流汗,而灵感忽至,于是出了名。可见要想凭空获得灵感是不现实的。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小品,一个想成为作家的人偶然从报上看到,一个文学家外出,边走边考虑自己的新作,结果被石头绊倒,这时灵感突降,一篇佳作诞生了。于是这个人也出门效仿,看见前面一块石头,就趴了上去,心想:灵感啊,快点来吧!可是趴了半天,灵感并未降临。他一无所获,只好悻悻地回家了。这当然是一个笑话,没有人会这样做,但并不是没有人这样想。不想花费劳动,只想获得灵感,进而做出什么伟大的成就,真是

11、异想天开。 那么,那个文学家摔跤后之所以能获得灵感,是因为他已经有了长期思考的基础,即使他不摔跤,灵感也会或早或迟地降临。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那个没有经过思考和流汗的人,就是摔上一百以至于更多的跤,也是敲不开灵感的大门的。 灵感是伴随着你辛勤的劳动而产生的,它是对人们工作的奖赏。而凭空想获得灵感的人只能是虚度年华。要想获得灵感吗?那么只有艰苦地奋斗。 上面所引用的灵感小议一文中,就包含有“什么是灵感?“为什么要想凭空获得灵感是不现实的?“以及“怎样才能获得灵感?“三个问题。第一、二自然段以“那么灵感到底是什么呢?“引出中心论点-“灵感是思维活动

12、的一个飞跃,是集中思索某一问题的突然领悟。它是长期思考的结果,是不会从天而降的。“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主体,以文学家和想成为作家的人作对比,引用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和美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话,回答了隐含的问?quot;为什么要想凭空获得灵感是不现实的?“最后一句“要想获得灵感吗?那么只有艰苦地奋斗“作结。问题回答完了,论证也就清楚了。 “,打井“法能使文章论证深刻,抓到问题本质。其结构是逐层推进的纵式结构。 使用“打井“法,也有两点必须注意: 其一,打井必须选好井口,否则是打不出水来的。写作文也是一样,中心论点必须明确,否则论证不清楚。 其二,井杆必须与地面垂直,不可偏离井口。文中所设问

13、题必须围绕中心议题,不可摇摆或偏离。 在考场作文中,如果我们能将“切西瓜“法与“打井“法结合起来运用,即文章宏观上将中心论点分解,使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具体到分论点的论述则采用“打井“法层层推进的纵式结构,条理既清楚,论证又深刻,岂不更好?,二、这个框架模式训练的反思 1、应该说运用这个模式训练,对学生形成议论文构思的整体把握,使文章前后协调照应,行文自然流畅,树立良好的结构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实践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结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局观初步奠定,作文的题目、开头、结尾、分论点之间等有了很好的协调感。这种整体训练能避免单一作文训练的呆板和脱节,避免笼统作文训练的模糊,提高

14、学生作文的整体意识。 2、进行框架训练之前,把这个模板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所了解,也可以印发给学生优秀的作文框架实录,或者将附加几种模式的点评分析的优秀议论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头脑中先有几个基本框架。 3、之后每次进行的训练,都要循序渐进地精心选择题目,印成作文小学案,让学生进行定式定时的框架训练。这样就能让学生熟悉各种形式的议论文形式,比较快捷地进行议论文训练,能起小、快、灵之效。 4、写完后要注重点评,指出优异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努力的方向。如果不进行有效指导,学生的训练效果将大打折扣。 5、然后再出一个同类型的作文题目,让小组进行5分钟头脑风暴式的讨论,编制一个凝聚小组智慧的比较完美

15、的议论文写作框架,进行全班宣读展示,教师进行适当点评。最后,班级编成几个优秀框架,再印发给学生。 6、每次同类型的作文进行这样两次训练,就能比较有效地形成圈轮效应,使学生对类似作文的结构了然于胸。 这种议论文框架训练使立纲起草的理念有了实践效应,避免了模糊提倡列提纲的虚无性,使得议论文的写作有纲可循,方便快捷,为作文的精雕细琢奠定扎实的基础。,上海:评价他人的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

16、)不少于800字。,北京:“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