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0课《论语十则》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2605244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0课《论语十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0课《论语十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0课《论语十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0课《论语十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0课《论语十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0课《论语十则》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0课论语十则学案教师寄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3评点论语十则内容,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2、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关于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

2、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课文中的第1至9则都属于这种体式;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课文中的第10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读准下列字音、并记住它们的意思。 论语(ln)说(yu):通“悦”,意思是愉快。诲女(r)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是知(zh)也:通“智”,聪明。愠(yn):生气,发怒。三省(xng)吾身:

3、察看,检查。传(chu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罔(w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i):有害。弘(hng)毅:强毅。2.句中停顿是句意层次的表现,诵读中要正确停顿。如“温故”章用陈述语气读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读熟课文。二、理解探究1.试着翻译课文。2.从十则中我们应该学到些什么? 三、合作释疑: 1.用文中的话回答对待“贤”与“不贤”我们应该怎样做? 2.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4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己所欲”时就要“施于人”吗? 四、课内精读先背诵课文,然后完成下列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不亦

4、乐乎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默而识之 思而不学则殆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3根据“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归类。 (1)敏而好学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 (5)学而不思则罔 表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 4用现代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1)不耻下问 (2)默而识之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何有于我哉 5简答题 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怎样? 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节选自论

5、语十则)(乙)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节选自墨子公输)1论语虽是语录体,但每则都有一个中心,各句联系紧密。请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注意其中前两句与第三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2甲文体现了儒家重视“修身”,乙文反映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简答:重视“修身”和主张“兼爱”“非攻”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注:兼爱:即兼相爱。也就是爱他人,博爱。非攻,是不发动战

6、争。参考答案二、理解探究1.试着翻译课文。第一则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第二则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第三则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第四则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害。”第五则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第六则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

7、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第七则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第八则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以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第九则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第十则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2.从十则中我们应该学到些什么?第一方面,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包括第1、2、3、4、5

8、则;第二方面,关于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第1、4、5、6、7、8、9、10则;第三方面,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包括8、10两则。当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做人就得不断学习,学习和做人两方面不可能截然分开。3.请找出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合作释疑: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提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一词在论语中的“出镜”率最高,约一百多次。孔子认为君子除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与人和睦相处的人,还有一

9、个重要的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他应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喻于义”。4略四、课内精读 1略 2敏(资质),聪慧灵敏;厌,满足;诲,教诲,教导;习,实习;愠,怨恨,恼恨。 3表顺接(1)(2)(4)表转接(3)(5) 4(1)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2)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3)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4)哪一样我能有呢! 5孔子认为,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这样的人却不必是十全十美的人。他的优点,吸取过来;他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克服。实际上,在孔子看来,任何有可取之处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自己都应当向他们学习。 五、拓展延伸1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忠”与“信”是老师谆谆教诲、反复传授的修身之道,我是不是经常对照它来做呢?2简答:既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又要关爱他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提高全民道德水准,消除对立,和睦相处,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