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82591436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ppt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的的 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2,定义 MDRO:微生物对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类,B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P-resisitence成为泛耐菌株,对几乎所有类抗菌素耐药。比如泛耐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氢酶系、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3,多重耐药性(multiple resistance,MDR)系指同时对多种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发生的耐药性,主要机制是外排膜泵基因突变,其次是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和产生超广谱酶。最多见的是革兰阳性菌的MDR-TB和MDR-MRSA,以及常在ICU中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

2、青霉烯类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复方新诺明以外的全部抗菌药耐药。MDR的出现决定了联合用药的必然;MDR菌株的高频率出现,意味着抗微生物药物时代即将结束。,4,5,耐药菌增加的原因,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由于医生过多的使用抗生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进行了筛选。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6,消毒措施,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输液架)等应专用。 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用500mg/l有效含

3、氯消毒溶液消毒。 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永75%酒精进行擦拭三遍消毒。 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清洁和消毒用品。 对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1000mg/l有效含氯溶液擦拭消毒。 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用1000mg/l有效含氯溶液浸泡消毒处理。 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解除隔离时应对房间进行彻底终末消毒。,7,预防传播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感染,9、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针,8、治疗感染,而非寄殖,10、及时停用抗菌药物,11、隔离患者,7、治疗感染,而非污染,6、专家会诊,5、

4、应用当地资料,4、控制抗菌药物的应用,3、针对性病原治疗,12、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2、拨出导管,1、接种疫苗,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项措施,8,多重耐药菌的护理,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1)体温:应定时测量体温,患者如出现畏寒、寒战,继而高热,热性不定,弛张热或稽留热,甚至体弱,重度营养不良和小儿可无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应考虑是否出现感染中毒,同时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体温大于39度,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 2)脉搏:广场脉搏频率,节律,若脉搏细弱为病情恶化的表现。,9,3)呼吸:广场呼吸频率。若呼吸频率明显增快或减慢,提示有呼吸功能障碍可能。还可以观察呼吸节律,幅度及

5、双侧胸廓是否对称来判断病情变化。 4)血压:定期测量,动态比较,严重者持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损害心血管功能而使血压下降,血压进行性下降时应给予处理。,10,2、神志观察:轻者神志无改变,重者可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嗜睡,多汗等症状。 3、观察有无胃肠胀气,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或脱水,酸中毒,发现异常,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准时记录。 4、皮肤: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弹性等情况,是否出现皮疹,出血点及瘀斑。 5、关节:观察有无肿痛,活动障碍或关节腔积液等情况。,11,专科护理,1.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醒者知道进行有效咳嗽,鼓励自行咳痰,必要时遵医嘱雾化治疗。昏

6、迷者应定期翻身,拍背,根据病情及时吸净痰液。 2.加强机械通气的相关护理知识。 3.加强隔离措施: 1)设置隔离病室时,应在门上放置隔离标识,床边放置速干手消毒液。 2)仪器设备应专人专用。听诊器、体温计或血压计等一般医疗器械应专人专用;公用的器械,物品(如轮椅,担架)等应在每次使用后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3) 污物处理:用过的所有敷料,一次性医疗器械等医疗废物必须放入专用黄色垃圾袋内,扎紧袋口,锐利器具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器盒内,有专业的环卫公司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12,4.个人防护: 1) 接触必须戴手套,如与患者或者其环境有大面积接触,或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护士必须加穿隔离衣

7、,若进行可能产气溶胶的操作(吸痰或雾化吸入等),应戴防护口罩和护目镜。 2) 加强洗手,实施护理操作时,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在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前后。 3)摘掉手套后,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实施操作时,应当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4)患者转科或外出检查前,应向接收方说明针对该患者实施的隔离措施,并由工作人员陪同。,13,5)遵医嘱进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6)患者解除隔离,转床或出院后,应对环境,设备仪器等物体表面做终末消毒。 7)加强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以防发生菌群失调。 8)常见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14,15,一般护理,1. 重症监护一般护理。 2. 限

8、制患者出病房,同时限制陪客,减少人员出入,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口罩。 3. 鼻饲护理:在鼻饲前30min进行有效吸引,清除口咽部及气管内分泌物。鼻饲时予抬高床头,再次鼻饲时间大于2小时,以减少误吸的发生。如果出现明显呛咳,呼吸急促,应立即停止鼻饲,并进行吸引。进食后如有恶心,头应偏向一侧。 4. 加强营养摄入: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保障营养。 5.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激素的不良反应。,16,健康教育,1.向患者极其家属进行耐心的解释说明,并告知洗手等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提供洗手设施或手消毒剂。 2.按时,按量服药,严禁滥用抗生素。 3.定期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防止感冒。,17,谢谢聆听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