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23752 上传时间:2017-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及作品1、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的成立:1930 年 3 月 2 日,上海。它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正式展开,标志着共产党对文艺运动领导的加强。“左联”成立后开展的工作: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加强与世界文学的联系,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大力发展左翼戏剧、电影事业等。“京派” 作家群:“京派”是指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作家群”。以沈从文等人为代表。“京派”主要是指以北京为中心的一个北方作家群。他们对文学的追求比较偏重于文学本身的艺术魅力,他们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

2、值。他们愿意用一种温和的心态来吟咏人性和道德的重建,作品有一种田园抒情诗的氛围。他们的观点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者的理论形成尖锐的对立。沈从文、萧乾、废名、林徽因等人是代表。2、 东北作家群 :3、“孤岛”文学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家:一、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描写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 “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通过以高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广泛地反映了“五四”后的中国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封建大家庭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和吃人本质及其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巴金创作这部小说,

3、主观上是宣泄他对封建大家庭扼杀年轻人的愤懑的情绪,“我控诉”,客观上描写了封建礼教是如何吃人的,封建家庭是如何崩溃的,“作揖”哲学是如何破产的,时代激流又是如何在封建大家庭中激荡并影响了年轻一代人的。二、人物形象:一类是封建家族制度的维护者。高老太爷、克安、克定、觉世、觉群等人是代表。第二类是改良主义者。以克明、觉新为代表。第三类是时代叛逆者。觉慧、觉民、琴姑娘等人是代表。 三、艺术成就: 家是一部抒情小说。家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4、新感觉派: 20 年代末出现的 “新感觉派”,其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使都市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描绘了都市五光十色的繁荣景象,以及都市人的生存状态。5、在

4、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背景:抗战爆发后,大批文艺工作者纷纷从国统区投奔到解放区,对解放区的抗日文艺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也有一部分文艺工作者,世界观没有完成彻底的改造。在国统区他们不满国民党的黑暗政治,到解放区后对这里的物质生活又有情绪,在国统区写惯了暴露文学,到解放区仍从暴露与批判的角度观察事实,描写事物,在文艺创作上,他们不重视人民群众的需要,对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根本问题认识不清,个别人甚至公开宣传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当时的延安文艺界还出现了宗派主义情绪和教条主义倾向,此外,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也还存在一些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理论问题。二、时间:中共中央于 1942 年 5 月 2

5、日至 23 日邀请在延安的一些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开始了文艺整风。三、内容:一、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这一这一中心问题;二、阐明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此外,还对文艺与生活、暴露与歌颂、批判与继承等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批评了延安文艺界存在的许多模糊观念。2四、意义:讲话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文献,具有深远的意义。讲话,对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科学总结,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标志着我国革命文学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讲话是我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最重要的中国化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我党制定文艺政策提供理论基

6、础。讲话对解放区的文艺创作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不仅促进广大作家深入到工农兵中获取丰富的创作源泉,而且是解放区的文艺创作出现了一个新高潮,涌现出了赵树理、柳青、孙犁等一大批群众喜欢的作家。(讲话不可能不带有时代的色彩和历史局限性,如文艺从属于政治,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批评标准,未能摆脱“左”的教条主义的影响;对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估价过低,对于农民身上的小生产者思想不够重视) 6、“赵树理方向 ”: 有的反映的是青年男女为争取恋爱婚姻自由而同封建意识进行斗争的;有的讴歌农民中开明、进步因素对愚昧、落后迷信等因素斗争的胜利;还有的讴歌农民对封建恶霸势力斗争的胜利赵树理创作的主要内容。“赵树理方向”解放

7、区新型文艺创作方向。7、 “第一次文代会 ”: 8、“双百”方针:9、八大“样板戏 ”:10、 “三突出”原则:11、朦胧诗:12、 “天安门诗歌”运动:13、子夜一、写作背景:“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是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共同压迫下,更加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 )军阀混战、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城乡工农运动兴起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二、思想内容:原名夕阳,后改名子夜30 年代的上海“冒险家的乐园” 。民族资本家与帝国主义扶持下的买办资本家之间展开较量,最终民族资本家惨遭失败的悲剧。结论: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内战

8、环境的破坏下,在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的冲击下,企图走一条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三、人物形象: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吴荪甫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赵伯韬劳工与资本家的矛盾;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买办资本家与民族工业资本家的矛盾民族资本家的代表 吴荪甫 出身地主家庭,游历欧美,民族自尊心,三条“战线”“弱”: 刚愎自用 孤注一掷 狐疑惶惑 悲观绝望 外强中干 阴险狡诈吴荪甫是一个站在民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以要求发展民族工业、具有反帝爱国思想等历史进步性为主,以、反工农大众等反动性为辅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3其他形象: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金融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形象 。“金融界魔头”、“做起

9、公债就同有鬼帮助似的,回回得手。”还有其他民族工业资本家、国民党政客、交易所经纪人、封建卫道士、没落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上流社会交际花、奴才、工人、革命者等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 四、艺术特色:1、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严谨的艺术结构。 2 人物形象塑造的多样化手法。 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个性化的语言。3、典型环境的烘托。14、生死场萧红:小说前半部分展示的是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哈尔滨附近一个偏僻闭塞的小村镇里人民的生活图景。群像似的描绘了赵三、王婆、金枝、月英、二里半、成业等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农民的形象。小说后半部分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为背景,正当村民们如蝼蚁般无声无息地生活着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民

10、族劫难惊醒了这些如动物般生活着的人们,他们的精神世界发生变化。后半部分赞扬了村民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可以说,小说的后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 艺术特征:小说抒写的就是芸芸众生的麻木愚昧的生活状态,展现传统的落后的文化对人性的扭曲和戕害。群像式的描写。蒙昧与麻木,粗犷与顽强, 文化心理层面的视角。“细致的观察”(鲁迅语)。小说的诗化、散文化风格 。“越轨的笔致”,即逸出主流叙述模式的别样的写作姿态。语言朴实纯净,平静的叙述中饱含感情。“文化心理”层面的观照生活的视角:农民们对家畜(牛、马、羊)的质朴的爱;对粮食的爱;对女性悲惨命运的关注。15、

11、边城沈从文: 1、思想内容: 小说描写了湘西边地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船总的两个儿子同时爱上翠翠以致造成悲剧结局的故事。 作者并不在意回答结尾的让翠翠焦急又无奈地等待着的傩送会不会回来这个最终结局,作者目的旨在通过描写男女之爱、骨肉之情,以及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来展示一种湘西世界里独有的人生形式,从而讴歌一种优美、健康、自然、古朴的人性。因此小说寄托了作者返朴归真的乌托邦的社会理想。2、人物形象: 翠翠和傩送理想人性的化身,代表着湘西少数民族淳厚诚挚、朴实自然的传统古风。其他形象:老船夫、杨马兵、船总顺顺等人也具有美善的人性,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作者重

12、塑民族性格的理想。 3、艺术特色:(1 )人物形象生动自然 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描绘。 真切的湘西风俗画。 语言自然含蓄。16、金锁记张爱玲:1、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麻油店家的曹七巧,姜公馆二少爷,姜三爷姜季泽,长白,长安,芝寿。 金钱与情感(欲)之间的关系。2、艺术成就:张爱玲的小说注重故事性和传奇色彩,又融入了西方现代心理分析等小说技巧,具有雅俗融合的特点。 小说意象的独特和繁复。17、茶馆:18、青春之歌: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以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到“ 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对林道静

13、从寻求个人出路到自觉参加革命,从苦闷彷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这一艰难历程的描写。形象的揭示了在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展示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表明了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由此也可以说青春之歌是一曲歌颂党、歌颂革命青春的赞歌。419、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通过对区委组织部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和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形象的刻画,将当时人民所关心的社会矛盾摆在了读者面前。小说突出成就就是通过区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的典型形象,深刻地剖析了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及对革命事业的危害。作为组织部第一副部长的刘世吾,他引以为豪的的是有过一段光荣的革命历史。他有工作能力,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满有把握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但事实恰好相反,他不但没有做好本职工作,甚至成为革命事业发展的阻力,其原因就是在于对生活、事业缺少热情,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缺乏责任感。刘世吾有一句口头禅“就是那么回事”,集中反映了他冷漠、拖沓、不思进取的性格特征。作者正是通过刘世吾的这一性格特征,通过他与林震的矛盾,揭示了官僚主义作风的危害性。20、随想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