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1概述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123868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1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1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1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1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1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1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1概述(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II,III,IV,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第一章 学前儿童 家庭教育 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第四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任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目的: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任务,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你知道“家”的涵义吗?,在英文中也有这样一种说法:family中的f代表father,a代表and,m代表mother,i就是我,l指love,y是you。连起来就是fat

2、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也就是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在中文中,“家”上面是一个宝盖头, 代表家人们在一起生活的那间温馨的 房子,下面是连在一起的笔划,代表 了家人们团结在一起,互相支持, 互相安慰!,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family;household;house and home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 家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单元;广义的则泛指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上的各种家庭利益集团即家族。,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涵义 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

3、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实际上父母或其他年长者不仅要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施加影响,而且他们还会受到学前儿童的教育和影响。 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不论这种教育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但都发生在家庭生活之中,并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从体、智、德、美诸方面积极地影响儿童,把儿童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托幼机构教育的比较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相比而言,既有一些共同点,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有许多不同点,如教育性质、教育环境、教育形式、教育评

4、价等(见表1-1-1)。 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时代性和社会性 (二)亲情性和感染性 (三)针对性和随机性 (四)连续性和一贯性 (五)权威性和专制性,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一) 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 (二) 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二、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 (一) 有助于儿童智力的迅速发展 (二)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 预防了儿童潜能递减现象的出现,三、家庭教育加速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一) 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 (二) 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 有助于孩子

5、养成顽强的意志 四、家庭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才能 (一) 陶冶了孩子的性 (二) 培养了孩子的兴趣 (三) 发展了孩子的才能 五、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 提高了孩子的发展水平 (二) 影响了孩子的职业取向,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任务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 主要目的是使孩子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生动活泼地成长,将来能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合格人才。 (一)健康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卫生常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激发孩子参加户外锻炼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孩子身

6、心的健康发展。,(二) 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动口、动脑习惯,促进孩子智力、能力的发展。 (三) 品行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塑造孩子文明的行为,陶冶孩子积极的情感,提高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形成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 审美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引导孩子感受美,启发孩子表现美,鼓励孩子创造美,塑造孩子心灵美。,第四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家庭教育优良传统以及国外家庭教育成功经验提炼出来的,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一)

7、科学性原则: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养育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孩子能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目标成长。,(二) 理智性原则: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要关心热爱孩子,又要严格要求孩子,做到情感与理智相结合,理性施爱,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三) 指导性原则: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承认孩子的主动地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四) 渐进性原则: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循序渐进地对孩子施予影响,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最终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五) 适度性原则: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要该奖则

8、奖,该罚则罚,奖惩并用,奖惩分明,奖惩适度,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抑制孩子的不良行为。 (六) 一致性原则: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把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协调,使教育内容与要求、手段与方法等能前后一致,左右贯通,保证孩子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 法国教育家爱尔维修认为,“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家庭教育的方法体系主要 由环境熏陶法、兴趣诱导法、 暗示提醒法、活动探索法、 榜样示范法等组成,父母要创 造性地加以综合使用。,(一) 环境熏陶法:环境熏陶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

9、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二) 兴趣诱导法:兴趣诱导法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的一种方法。 (三) 暗示提醒法:暗示提醒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用间接而含蓄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言语上去提示孩子,从感情上去感染孩子,从行为上去引导孩子的一种方法。,(四) 活动探索法:活动探索法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尝试探索,经受磨难,掌握多种技能,培养顽强意志的一种方法。 (五) 榜样示范法: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