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2040130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题答题情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试题答题情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试题答题情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试题答题情况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试题答题情况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题答题情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答题情况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试题答题情况分析,120题选择题: 从总体上来看,选择题的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覆盖的知识面也比较广,能较好地考查出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分析情况如下:同学们考得不够好的题目是:第8、9、11、12小题。 值得关注的是15题,该题考查的是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同时涉及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结构,有一定综合性,该题难度为0.34,可见考生综合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129题: 21题:本题主要考查“水的净化”基本知识点,考生对净化方法和操作掌握得较好,但把专用词汇写成错别字较多,出现最多的错字:“皂、滤、煮、馏、沸、肥”等。如 “皂”有七八种别字。第(

2、3)小题答“”较多,说明考生的生活常识不足,对题目理解不透,对水的组成不够熟悉,反而对地壳中含量排前位的氧元素记忆深刻。,22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温度与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以此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图形、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失分点在第(5)问,偏重于学生思维层面的考查以及对图形、数据分析,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审题不清,分析错误。因错别字被扣分是本题的另一失分点,如“降”字因书写潦草写错,“低”字写成“底”、“价”等。答题不规范答题过界。,23题:本题将物质的三种表示方法:宏观、微观和符号三者紧密联系起来,综合考查

3、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原本这道题目是“送分”题,但是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情况并不乐观。整道题目满分是5分,但是得分情况让人担忧。其中(1)题中“Fe3+”名称错写为以下答案:铁的正离子、正三价的铁离子、铁离子的化合价为正3价,铁的离子符号、铁璃子、带3个阳离子的铁离子、3个铁离子、阳性的铁离子。 (2)题中锰酸钾中所含根的离子符号错写为以下答案:K2MnO42-、MnO22- 、 mnO42- 、K+和MnO42-、MnO4、MnO4。(3)错写为以下答案:2N2、2N、H2、N2等。(4)错写为以下答案: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24题:本题以热点新闻事件“毒胶囊”入手,分为3小题,共5分

4、。第(1)、(2)题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第(3)题考查如何正确书写化学的同时,考查考生对信息提取、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本题难点在于生成物的确定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总体来讲,本题在命题上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的学科理念,既考查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适当考查了考生对信息的提取、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第(3)题以高中化学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为素材,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实现了对考生层次的甄别,使本题既具备了毕业考试的作用又兼顾了升学考试的选拨功能。看似简单,不易得满分。 第(3)题错误有:化学式书写错误。如“Cr”写为“Cr2” ; 将题目已给的“ Cr2(SO4)3”写

5、为“ Cr(SO4)3”、 “ Cr2(SO4)”、 “ Cr(SO4)”等;“ H2SO4”写为“SO4”、“ HSO4”。生成物水判断错误为过氧化氢、二氧化硫、氢气等。没有完成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生成物状态符号没有标注,或者多标注。不会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提取反应物和生成物。,25题:本题考查酸碱盐的一些基本知识及运用。共3小题,5个空。 第一题考核浓盐酸的挥发性,第二题考核特殊溶液的颜色,第三题考核酸碱盐的鉴别。三题共涉及了HCl、 CuSO4 、KOH NaNO3 、NaCl 、NaOH共六种物质,涉及的物质多,考核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考核的知识点。例如第一空正确答案为“瓶口上方有白

6、雾产生”同学们会写成“白气”、“白烟”、“烟雾”、“白色烟雾”、“瓶口冒烟”、“刺激性气味气体”、“瓶口有水珠”等。第二空正确答案为“挥发”,错误答案有 “辉发”、“浑发”、“恢发”、“腐蚀性”、“扩散”等。第三空答案为“减小” (题目中注明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同学们写成“减少”、“变小”、“减”等。第四空答案为“硫酸铜”或“CuSO4”,常见问题是化学式的书写不规范,字母大小写不区分。第五空答案是“石蕊”或“碳酸铵”、“碳酸氢铵”常见的错误有“紫蕊”、“酚酞”、“硝酸银”、“石磊”、“石芯”等。,26题:本题考查能源利用问题,并要求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写错字的特别多,如“乌

7、染”“能原”“环宝”“洁能环保”“可在生”“点然”等, “绝能”“资源广范”“用之不绝”“还保”“放便”“节能俭排”等。题目要求写出太阳能作为新能源的两个优点,可很多学生两个空填的答案意思是一样的。学生答案书写不完整或词不达意。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原因都是对化学用语不熟练的缘故。,27题:第(1)题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出现错误如:CaCO3 、 CaCO3 、 H2O 等;学生不注意审题,没有按照题目要求填写化学式,如:把“H2”填写成“氢气”;对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记忆不牢,出现错误如:CaCO2 、Ca2CO3 等。,第(2)题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熟练,出现错误较多。 未配平,

8、漏标反应条件或错标反应条件学生对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清楚,推断能力较差。,第(4)题典型错误有:NaOH和Na2CO3两种溶质只写了其中一种,或写成 “Na2CO3 和 Ca(OH)2 ” 或“NaCl和NaOH” 或“NaOH和CaCO3 ”或“NaOH和Ca(OH)2”,28题:第(1)(2)题仪器名称错别字如“铁驾台”、“水糟”、“量桶”等;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完整如没有配平、气体箭头漏写、“KMnO4”写成“KMnO2”等;接口顺序错如a e f g。,28题第(3)(4): 读题能力有待提高,审题不严谨。如(3)第一空应填“KMnO4”,很多学生写成“没有在试管口放棉花”;或不按题目要求

9、答题而去分析水变色的原因,写成“KMnO4进入水中使水变红”。 化学实验原理掌握不扎实。如(3)第二空中的改进措施把“试管口”写成“导管口、试管内、试管中”等。 逻辑分析能力较差。如(4)中猜想与理由不搭配,出现“KClO3、H2O2分解生成O2”、“KMnO4过量”等;或写“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瓶内、量筒中有空气”等。 化学用语表述不清。如(4)中理由写成“都有氧”、“都有氧原子”等;或把“质量守恒定律”写成“元素守恒定律”、“质量守恒”、“物质守恒”等。 化学式不记得,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如把“KMnO4”写成“KMnO2”,或把“MnO2”写成“MnO4”等;或是元素符号大小写字母不分

10、等。 错别字较多。如“锰”写成“猛”,“恒”写成“衡”,“棉”写成“绵、锦等”。,28题:第(4)小题常见错误: 1.称量烧瓶及瓶内空气的总质量m1。 2.将金属粉末放入烧瓶中,利用酒精灯加热,加热一定时间后,将金属取出,再称量烧瓶的质量。 3.冷却后测得锰酸钾的质量改变了,变少了。(这种答案最多) 4.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验证与验满分不清楚) 5.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有助燃性 6.称一定量金属粉末,加入能与这种酸或镁粉放入“试管”中并用酒精灯加热,冷却后,用电子称称出反应后质量,不会用“烧瓶”加热,只知道用试管加热。 7. 没有“质量”的概念,只有“体积”概念 8.学生熟悉用红

11、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用此方法的学生很多,也还有用镁、铁替代某种金属加热也有用汞 9.很多学生不会考虑利用质量差,进行称量。也更不知冷却后称量。 10.相当部分考生理解题意,但答题条理差,步骤写得乱,不会文字表达。,29题:1.计算题解答不规范,如:在解答过程中(找关系式、列比例、计算结果)不加单位;找关系式时,数据位置颠倒;锌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不乘以百分百;步骤不完整,如没有设或答。2.计算题解答错误,如:用错锌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计算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错误;解方程时计算结果错误;擅自把计算结果“四舍五入”造成误差;审题粗心,错把硫酸写成盐酸;化学方程式不会写或书写不完整。3.不会根据化学量的变化判断反应中物质是否完全反应。4.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欠缺,无法将文字、表格的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找不出曲线拐点(关键点)。,29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充分反映后用天平称量,几率试验数据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经分析,在第1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_完全反应完了。 (2)5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_g。 (3)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4)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