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卫生(第一讲)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94309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的心理卫生(第一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儿童的心理卫生(第一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儿童的心理卫生(第一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儿童的心理卫生(第一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儿童的心理卫生(第一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的心理卫生(第一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的心理卫生(第一讲)ppt(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特点,实用性强; 知识点零碎; 综合性强:生理学、营养学、护理学、心理学、医学 专业必修课和基础课,主要参考书目,1.蔡黎曼著 幼儿卫生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2.万钫著 学前卫生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3.朱家雄著 学前儿童卫生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冯志坚主编 幼儿生理卫生与保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5.李林静著 学校卫生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6.郑晓边著 幼儿卫生学 大象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7.顾荣芳著 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年12月版; 8.麦少

2、美主编 学前卫生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版;,主要内容,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理基础 第三章 儿童营养 第四章 预防常见病 第五章 婴幼儿常见病及急救 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卫生 第七章 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制度,第一章 绪论,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06岁)。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五个阶段: 1.胎儿期:受孕出生,约40周。 2.新生儿期:(028天)即从出生到满月。 3.乳儿期:从出生28天到1周岁。 4.婴儿期:是指1周岁至3周岁这段时间,13岁为先学前期,又称为托儿期。 5.幼儿期:是指3岁至6岁这一阶段,又称学龄前期。 学前心理学对学前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3、 1.新生儿时期:即从出生到满月。 2.婴儿期:满月到1岁。 3.先学前期:1到3岁。 4.学前期:3到6岁,又称为幼儿期。 生长发育概述.ppt,学前卫生学是一门研究、保护、增进和发展学龄前儿童(特别是36岁幼儿)健康的一门学科。,二、学前卫生学的任务,根据学前卫生学的目的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学前卫生学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1、要研究幼儿年龄相关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的规律。 2、要研究外界环境和教育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3、要研究如何采取合理的卫生措施和组织幼儿教育,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二、学前卫生学的任务

4、,根据学前卫生学的目的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学前卫生学必须完成以下任务: 1、要研究幼儿年龄相关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的规律。 2、要研究外界环境和教育对幼儿身体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3、要研究如何采取合理的卫生措施和组织幼儿教育,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三、学前卫生学的内容,总的来说,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1研究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 2研究促进幼儿健康的措施; 3研究评价幼儿健康的方法。,四、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掌握),1.调查法:它是通过调查,将资料整理后,作统计学处理,再进行分析和评价。如对幼儿的生长发育

5、、营养卫生、环境卫生、疾病和健康状态等进行调查。 2.实验法:即有目的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件中,观察幼儿身心的变化。可分为: (1)实验观察法:研究者在有计划地控制外界环境条件下,观察、检查实验对象的身心变化状态。此方法可以研究生活制度或饮食营养对幼儿的体质和健康的作用,也可以研究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健康和智力发展的影响,以及体育锻炼、环境因素对幼儿身体的作用等。 (2)实验室的检查:通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细菌学等方法对搜集来的实物标本和材料进行检验和分析。例如,对幼儿的食物、饮水等进行检验分析,对活动室的空气、照明检查测定,对环境污染及噪音的检查测定。,3.体检法

6、(身体检查法):此方法较为经常运用,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幼儿进行身体检查。如量身高、称体重,检查智力等。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身体测量、体力测验及有关疾病的检查、诊断等都属于身体检查法的范畴。 4.观察法:幼儿园应设有隔离室或观察床。在传染病流行期,患病幼儿应立即隔离治疗,与患儿接触过的小朋友或所在班级,均要进行隔离或检疫,进行认真的观察。同时也可以到医院对幼儿各种疾病进行观察。(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5.行动研究法:对教育实践问题提出方案,修改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 6.案例分析法:发现问题,揭示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7、。,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卫生,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 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第四节:小学生特殊的心理问题及辅导 第五节:学前儿童常见身心疾病 第六节: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其心理发展包括感知、动作、语言、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且各方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感知的发展(视觉、听觉) 2.动作的发展 自上而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先正向动作后反向动作。 3.语言的发展(理解、表达) 4.认知的发展(感知、语言、记忆、思维) 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好;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好、形象记忆比语词记忆好

8、。 可爱小女孩萝莉哭背乘法口诀实在惨不忍睹.mp4,5.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易冲动、情感易外露、特别容易哭。 C:UsersASUSDesktop哭的把戲.wmv 6.个性的发展(气质、性格、能力等) C:UsersASUSDesktop气质.ppt,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卫生或心理卫生,是研究关于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狭义:指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广义: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挥人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二、影响婴幼儿心理卫生的因素 应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9、”多维的角度来探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种种因素。 1.生理因素 遗传因素;先天的非遗传因素;后天的脑损伤;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2.心理因素 气质;动机;情绪;自我意识。 3、社会因素 家庭(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托幼机构;社会。,三、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1.改善环境; 2.开展心理咨询; 3.加强保健措施,促进健康; 4.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标志) 1.智力发展正常; 正常智商介于70130之间,低于70者智力落后,高于130者智力超长。 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 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4.行为统一和协调; 5.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

10、个性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 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一、情绪问题 二、品行问题 三、睡眠问题 四、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 五、顽固性不良习惯问题,一、情绪问题,1、儿童期恐惧 (1)含义:是一种心理卫生问题,它是指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境产生过分激烈的情感反应。 (2)起因: 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 “共鸣”引起恐惧; 受到恐吓引起恐惧;,(3)预防: 诱导、鼓励儿童认识自然现象; 不要恐吓孩子,或让他们看恐怖电影; “模仿疗法”,家长遇事不惊。 (4)矫治系统脱敏法 含义:又叫交互抑制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

11、慢的暴露出导致神经焦虑、恐惧的情景,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和恐惧的目的。,案例“学校恐惧症” 表现:某儿童每逢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学,即精神紧张、不安。周一早晨上学时显得胆怯,想不去学校,经父母再三劝说答应去学校。可一到学校就设法逃走,不肯进教室,并诉说头痛、腹痛、恶心等身体不适。而一到周六、周日等节假日则无以上症状。 矫治: 在该儿童情绪好的时候进行; 分成五个等级按步骤矫治: 第一步:获取儿童的信任,带孩子在学校附近散步数次; 第二步:带孩子进入学校进行娱乐活动,注意选择儿童感兴趣的活动;,第三步:带孩子进入教室进行娱乐活动; 第四步:到校上课,参与学

12、习活动,但不布置任务(如作业等),教师不给予批评、惩罚; 第五步:到校上课,参加学习及其他活动,布置较少的学习任务,并渐次增加,直至不再惧怕学校。 以上各步骤中,只要该儿童未出现不良情绪,即给予表扬、鼓励,待情绪稳定不再惧怕后,再进入下一个步骤。,2、屏气发作:又叫呼吸暂停症,其主要特征是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预防:尽量消除可引起小儿心理过度紧张的种种因素,不要溺爱孩子。 3、暴怒发作:指儿童在自己要求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就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头发等等过火的行为。 预防:从小培养孩子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不要溺爱孩子。

13、,二、品行障碍,攻击性行为:是指有意想伤害他人身体或心理的行为。 表现:当受到挫折时,采取打人、踢人、咬人、扔东西、夺取别人东西等类似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紧张的情绪,以引起与别人的对立和争斗。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见于男幼儿。 起因: 1.家庭教育不当;2.疏泄情绪、保护自己;3.模仿。,预防与矫治: 家长应该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不能简单和粗暴地对待幼儿,应为幼儿提供一个温暖、宁静、详和的生活环境。 托幼园所也应该调整好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如何对待挫折等。 对于攻击性行为较严重的幼儿,可以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说谎: 学前儿童

14、中说谎的现象较多,成人对此也较敏感,甚至认为“说谎是小偷的开始”,这是太正确的看法,幼儿说谎有其特殊的原因。 (1)原因 作为嬉戏性质的说谎。因为幼儿还不能将幻想与现实分开,故以说谎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如看到别的小朋友有什么玩具,就说自己家里有很多很多。 为保持自己而说谎。如打烂东西,怕大人责骂或体罚,说谎以保护自己。 为引起别人注意而说谎。他们故意在说谎中掺入一些逗人的话,或用一些古怪的词,以引起别人注意,这类情况多见于没有朋友,或父母对其不太关心,又被集体忽略的幼儿。,说谎: (2)对策 虽然幼儿说谎有其特殊性,但应注意不能让孩子经常说谎,当发现孩子有这种情况出现时,应弄清原由,给予关注和教

15、育。尤其是当幼儿故意说谎并竭力否认时,在这种情况下多半是孩子拿了重要的东西或损坏了东西,认为承认了就要受骂挨打,因而故意说谎并竭力隐瞒。因为他们有了曾经说谎而受指责的经验,所以尽力设法抵赖。父母对这种说谎行为决不可宽恕。为了关心与教育孩子改正错误,必须盘问清楚事实真相,但态度不可凶狠,亦不宜太严厉,否则孩子会增加顾虑而不吐真言。最好用温和平淡的语气去提问,使孩子的紧张心理松弛,会把事实真相讲出来。随后,再针对情况进行教育劝导。,三、睡眠障碍,1.夜惊: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应。 起因:(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2)不良的睡眠习惯。 (3)躯体患有疾病。 预防与矫治: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

16、紧张、焦虑不安的各种因素。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2.梦魇:是指以做恶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睡眠障碍。 起因: (1)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2)不良的睡眠或饮食习惯。 (3)躯体患有疾病。 预防与矫治: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的各种因素。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使幼儿的生活有规律。如果幼儿患有躯体方面的疾病,应及早进行治疗。,四、正常心理机能发展迟缓,1.遗尿症:幼儿在5岁或5岁以上,仍不能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 起因:分为器质性遗尿症和功能性遗尿症两种类型。 (1)器质性遗尿症:因为躯体疾病引起的遗尿症。 (2)功能性遗尿症:排除了各种躯体疾病的遗尿症。,功能性遗尿症的起因: 由于精神紧张而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失调。 没有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白天疲劳过度,引起夜间睡眠过深。 躯体患有疾病,如膀胱炎、糖尿病等。 预防与矫治: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的各种因素;安排好幼儿的生活,避免幼儿白天过累,晚间适当控制幼儿的饮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