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缓解孩子入园焦虑幼儿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886300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园共育,缓解孩子入园焦虑幼儿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家园共育,缓解孩子入园焦虑幼儿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家园共育,缓解孩子入园焦虑幼儿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家园共育,缓解孩子入园焦虑幼儿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家园共育,缓解孩子入园焦虑幼儿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园共育,缓解孩子入园焦虑幼儿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园共育,缓解孩子入园焦虑幼儿园新生家长会ppt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园共育,缓解孩子入园焦虑,2014下学期幼儿园新生家长会,我们感恩孩子让我们相逢! 我们感谢家长对我们的信任! 我们将用不懈的努力来回报您的信任!,新生入园“分离焦虑”是一种常见、正常的现象,家长要有正确的心态对待。家长越不舍的,孩子适应越慢。哭脸的孩子大概有如下几种情形:第一天不哭,第二天猛哭;一直哭闹不停的,我要妈妈,你带我去找妈妈;第三,在几个时间段哭,比如入园、进餐、午睡、起床等时段。总体上,男孩子比女孩子哭的多,适应得比较慢一点;对于哭泣的孩子,家长在园待的时间越长,讲道理的时间越长,孩子哭得越久。,一、新生在园一日生活情况VCR汇报(5天),二、新生入园的不同反应类型,1. 好奇

2、型。着急来幼儿园,初入园表现出高兴与兴奋,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两三天后,孩子会开始哭闹,而此时往往家长会猜想:咦?我的孩子怎么了?昨天还好好的,是不是小朋友欺负他了,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他?等等。 2. 哭闹型。从进幼儿园的大门就开始哭闹,不管你如何哄如何激励,就是哭。家长很担心,很心疼,我的孩子这一天可怎么办?要不先不来,过两天再说? 3. 勇敢型。这类孩子在入园前家长进行了“熏陶”,上幼儿园不哭,勇敢,是个好孩子。于是孩子被戴上了“桂冠”,一副勇敢的神情来到幼儿园,但同爸爸妈妈再见时,就再也“伪装”不下去,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4. 喜忧型。通俗讲是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哭,玩得高兴时什么都忘记了,

3、过一会儿想起来又开始哭几声。,不管哪一类型的孩子都要经历离开父母适应新环境的过程。,首先,请家长信任老师,孩子来幼儿园不会整天哭闹,老师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逐渐高兴起来。,家长应有的心态和对策,其次希望您配合教育,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按时送孩子来园,这是非常关键的。不要因为孩子今天哭就不上幼儿园了,结果明天来了孩子会哭得更厉害,如果您仔细观察会发现,孩子每天来园都在发生变化,由于被教师的活动所吸引,哭泣的时间越来越少。 要培养孩子对老师的感情,拉近孩子与老师的距离,告诉孩子老师像妈妈一样喜欢你,你的幼儿园和老师真好等,切忌拿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孩子,说一些“不听

4、话就把你送幼儿园”,“不听话就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你”的话。,再次,请及时与老师沟通。家长想要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或有困惑,或对幼儿园的工作有疑问,都要及时与教师先沟通,可采用个别交谈、便条,电话等形式。,最后,请注意对孩子的表扬激励,强化其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三、新入园幼儿常见症状:,出现“分离焦虑”情绪。 回家容易说肚子饿、晚上做恶梦惊醒、起床后大哭“不上幼儿园”等。 容易生病,发烧、感冒,容易交叉感染。 容易发生抓、咬、撩打、争抢玩具等。,1、分离焦虑,主要表现为:哭闹、拒绝别人的安慰、发脾气,甚至绝食。目的:抗议、引起注意。 一定的焦虑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长时间的焦虑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这

5、也正是许多家长所担心的。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困扰着家长,甚至动摇送孩子入园的信心;然而,家长的担忧、摇摆和焦虑反过来又会强化孩子的焦虑。所以,要有效缓解孩子入园的焦虑,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心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相信老师有办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放心,孩子才可能安心。,2、害怕午睡,主要表现为:拒绝进寝室,不愿意上床或哭闹。 因为这不是他们熟悉的家里睡觉的环境,没有家长的陪同,心里害怕。 新生一天三个时间段哭得厉害:早上入园时、中午睡觉时、下午看见家长时。,3、新生入园适应环境三部曲,一阶段:主动抗议,表现大哭,让父母听了心痛,可能会有一些病症,发烧、生病、喉咙痛、严重夜间梦哭。 二阶段:

6、失望,知道哭无用,还得入园,往往不哭了;表情冷漠、行动退缩,有的用另一种表示就是攻击性行为。 三阶段:寻找新的满足点,开始熟悉环境、朋友,建立新的关系,焦虑状态逐渐解除,时间:快的12周,慢的34周,个别的24月。,4、家长应有的心态和对策,坚持送幼儿入园;早上交给老师后尽可能少跟孩子讲道理;回家多问幼儿园有趣的事情;多鼓励孩子,让他感觉自己长大了;让孩子带上他(她)最喜爱的玩具或其它安全的物品一起入园等等。,4、家长应有的心态和对策,上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一步,不但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家长来说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孩子入园,第一次脱离家长,这让许多家长的心中有了太多的不舍和太多

7、的放心不下。 家长的配合工作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入园的过程中,我们许多家长朋友往往无所适从,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能够顺利适应,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家长需了解新生入园的十三忌:,新生入园十三忌:,一 忌:一味妥协,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二 忌:送两天,歇一天。 三 忌:孩子哭,我也哭。 四 忌:“我在外面等着你!”“我去给你拿件毛衣来!” 五 忌:“别哭,我第一个来接你!” 六 忌:“再哭,再哭我就不接你了!” 七 忌:“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会就好了!” 八 忌:“不许哭!” 九 忌: 喂完饭再走 十 忌: 窗子外面看一看 十一忌:“有小朋友打

8、你吗?”“老师凶你吗?” 十二忌:在家一定要好好补 十三忌:休息的时候无节制,新生入园十三忌:,一忌:一味妥协,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这是目前幼儿园新生入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孩子哭了,家长很心疼。去还存在侥幸的心理:也许明天,他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呢!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坚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儿园,那么当你再次送园的时候,孩子的哭闹会更加变本加厉。,新生入园十三忌:,二忌:送两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哭闹比较严重,吃饭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长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几天,在家里休息上一天,给孩子调理调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误区的,当孩子在

9、家里休息一天后,再来幼儿园会感到更加陌生,特别是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建立起与老师之间的依恋感情,送送停停会让孩子的适应过程事半功倍。坚持送园,对孩子的适应至关重要。,新生入园十三忌:,三忌: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宝贝,又见到自己的宝贝哭闹的厉害,家长的心疼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感染实在太强了,这种家长陪着孩子哭的情况在幼儿园的新生入园接待中司空见惯,造成孩子们错认为家长不要他们了,让他们认为上幼儿园不管对于他们自己,还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剧孩子的分离焦虑,不利于孩子的适应。,新生入园十三忌:,四忌:“我在外面等着你!”“我去给你拿件毛衣来!” 在祖辈送园的

10、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一张嘴要哭,马上对孩子说:“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着你哈!”“奶奶去给你买奶,这就回来!”这种说法可能暂时有效,可是当孩子发现自己上当后,他会感觉到非常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儿了,这让他们没有了安全感。,新生入园十三忌:,五忌:“别哭,我第一个来接你!” 许多家长会这样许诺孩子,当孩子哭着对你说:“妈妈第一个来接我!”你忍心拒绝孩子吗?于是好多家长随口承诺:“好,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们当然并不反对这种方式,可是那么多家长,您能保证您是第一个吗?如果不能,请不要这样回应孩子,请换一种方式回应孩子:“妈妈会早来接你!”“妈妈四点来接你!”如果

11、轻易的承诺没有兑现,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说话不算数,那么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长欺骗了自己,会推理到其它,那么家长会不会来接他?孩子便没有把握了。,新生入园十三忌:,六忌:“再哭,再哭我就不接你了!” 这是家长气头上的急话,可是我们一线的老师却常常听到。家长这话说出来,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厉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来接他了,这种负面效应会让孩子觉得恐惧,恐惧幼儿园,恐惧老师,更恐惧分离焦虑。,新生入园十三忌:,七忌:“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会就好了!” 许多家长都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来的,他们觉得

12、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会,就一定能够是孩子愉快的跟家长说再见。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家长的多呆一会儿,只会让孩子的适应时间拉长,让孩子的哭闹和分离焦虑时间拉长。因为此时,孩子已经意识到家长可能走,分离焦虑已产生,便开始哭闹。而家长毕竟是要离开,那时孩子还是要独自去面对,尝试着去适应。,新生入园十三忌:,八忌:“不许哭!” 诚然,每个家长都不愿听到自己孩子哭泣,哪怕是自己走了,听不到,心里暂时能够接受了,可是却真的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泪。其实,面对分离焦虑,孩子选择以哭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感情,是孩子正常的表达方式,压抑孩子哭,以强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的。,新生入园十三忌:

13、,九忌:喂完饭再走 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早上总想喂饱了孩子再走。然而孩子吃饱了后再和家长告别,很容易因为哭而呕吐,而且,家长长时间逗留在活动室,会让其它的孩子产生情绪感染,不利于孩子适应。,新生入园十三忌:,十忌:窗子外面看一看 家长送下孩子后,难免会不放心,于是有的家长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适应,可是如果一旦让孩子发现,孩子的哭闹会变本加厉。,新生入园十三忌:,十一忌:“有小朋友打你吗?”“老师凶你吗?” 家长对孩子的关切溢于言表,可是我们要知道,这样的负暗示只会让孩子更加恐惧幼儿园的生活,不自觉的建立起幼儿园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师凶我之类的联想。这当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可

14、以这样问孩子:“今天你认识哪个小朋友了?”“老师表扬你了吗?”帮助幼儿回忆幼儿园一天的美好时光,建立对幼儿园的美好情感。,新生入园十三忌:,十二忌:在家一定要好好补 孩子入园的头几天,吃饭一般都不如在家的时候吃的多,所以有些家长会刻意给孩子带奶,晚上吃饭的时候也想多做些鱼虾肉蛋等给孩子补充营养。其实,孩子刚入园容易上火,在吃饭上应当注意多饮水,多吃清淡食品,而对于鱼肉之类容易生痰上火的东西,应当尽量少吃,多吃蔬菜,有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高。,新生入园十三忌:,十三忌:休息的时候无节制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星期天,好好陪孩子玩玩,放松一下吧!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孩子星期一的时候特别不容易适应,这一方

15、面是由于休息了两天,对环境陌生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的作息规律和幼儿园不一致,从而导致了作息秩序紊乱。休息日时,家长应当尽量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3至5岁,是孩子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会使孩子受益一生。,新生入园要经历一段适应期,适应能力强的幼儿会很快度过,有的幼儿则会慢一点。由于哭闹,幼儿易发生上火、咳嗽等不适,在园我们会引导孩子多喝水,同时在饮食方面请您注意多给孩子一些清淡的食物吃。 孩子上幼儿园,对于孩子,对于家长,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在我们密切的配合下,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5、家长育儿观念的主要误区:,重智轻德: 希望多学知识,

16、掌握技能,忽略习惯养成、个性培养,认为早期教育=提早学知识=识字+计算。 盲目从众: 担心输在起跑线上,误解儿童的学与玩,沿用成人的学习方式,要求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训练,不能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 过早定向: 急于求成,重结果,忽视全面发展。,指导家长:,尊重天性,顺势助长,带领幼儿走进生活,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学习的载体是生活和游戏,而不是课堂;学习的方式是体验、尝试,而不是说教。 正确的教育观: 教什么?对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有利的。 案例:故事“灰姑娘”的启示。,四、孩子在幼儿园学什么最重要,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均为课程。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是幼儿学习的内容,这种课程的设定是根据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幼儿对一切事物的兴趣、习惯、良好的性格(逐步从自我为中心中走出来、自信、乐观,初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知识上的要求是追求知识的广度而不是深度。我们许多家长认为“上课”是学习,那你对学习的理解太狭窄了,上课获取更多的是知识的学习,生活活动所获得的行为、生活、卫生等习惯上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