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演练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76748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救援演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应急救援演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应急救援演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应急救援演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应急救援演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救援演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救援演练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应急救援与事故案例分析,xxxx 调度室 XXX,第一章 事故概述,一、基本定义: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设备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二、基本特征:普遍性、因果关系性、危害性、可预防性 三、事故分类: 1、按安全事故类别分类: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等。 2、按安全事故的伤害程度分类:(1)轻伤,指损失1个工作日至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2)重伤,指损

2、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工作日;(3)死亡,指损失工作日超过6000工作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寿命计算出来的; 3、按安全事故的伤害性质分类:受伤性质是指人体受伤的类型,实质上从医学角度给予创伤的具体名称,常见的有:电伤、挫伤、割伤、擦伤、刺伤、撕脱伤、扭伤、倒塌压埋伤、冲击伤等。,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类: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

3、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 1、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2、间接原因:科学技术、身体、精神和管理。 3、基本原因:学校教育、社会和历史。 五、事故责任的划分: 1、直接责任: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2、主要责任: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例如:违章指挥或违章

4、作业、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伤亡事故的;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 3、领导责任: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例如: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或因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作业环境不安全,且未采取措施;,第二章 煤矿事故分类简介,一、煤矿生产的危险性: 煤矿事故的危险性可分为煤矿生产的固有危险性和煤矿生产过程的危险性两种。 1、煤矿生产的固有危险性: 煤矿生产的固

5、有危险性是指:煤矿开采环境、煤矿地质条件等所固有的危险性。如:煤炭自燃导致有毒有害气体的超限、放射性岩石的辐射等。 2、煤矿生产过程的危险性: 煤矿生产主要是地下作业,生产场所不断移动,生产条件不断变化,客观上存在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危险因素,同时存在诸如采煤、掘进过程中打眼、爆破、运输、支护、提升、通风、供电、排水、压风、照明、通讯、安全监测等环节的危险因素。 二、煤矿事故分类: 煤矿作业属于高危行业,井下存在复杂的各种危险源,其中对煤矿生产威胁最大的主要有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燃灾害以及机电事故。,1、顶板事故: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顶板意外冒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

6、坏、生产终止等的事故。顶板灾害是煤矿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在煤矿五大灾害(煤尘、水、火、瓦斯、顶板)中,无论是发生次数,还是死亡人数,顶板事故都居煤矿各类事故之首。随着工作面的开采,煤层上面的顶板岩层失去 了支撑,原来的压力平衡遭到破坏,煤层顶板在上覆岩层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破坏。如果我们支护不及时或支护强度不够,很容易使工作面的顶板岩层发生断裂和冒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及设备的损失。 2、瓦斯事故: 瓦斯事故主要分为瓦斯突出事故和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突出事故是指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的增加,在煤层中形成了在地应力作用下,瓦斯释放的引力作用下,使软弱煤层突破抵抗线,瞬间释放大量

7、瓦斯和煤而造成的一种地质灾害所导致的事故。而瓦斯爆炸事故是在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后,引发的爆炸事故:一是与空气中氧气含量达到12以上,二是瓦斯浓度达到5至16之间,三是遇到明火,点火温度达到650度以上。 瓦斯突出和瓦斯爆炸是两个概念,但灾害都来自于瓦斯。瓦斯突出不一定会发生爆炸事故,而且与瓦斯爆炸相比,瓦斯突出更加不好预防。 3、透水事故:,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通常也称为透水。 4、火灾事故: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8、发生在煤矿井下巷道、工作面、硐室、采空区等地点的火灾。能够波及和威胁井下安全的地面火灾,也叫矿井火灾。矿井发生的火灾(包括危及井下的地面火灾),常招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失,矿井停产,资源破坏,甚至引起瓦斯、 煤尘或硫化矿尘爆炸。 三、煤矿生产过程中事故发生的原因: 煤矿生产过程中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归结为3个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系统的不安全配置。 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疲劳上岗、带情绪工作等。 2、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设备、设施、工具、材料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具处于不正常、稳定、随时可能发生影响生产或伤及人体的事故的状态。

9、 3、系统的不安全配置:系统配置指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结合形式。如果各部分之间结构合理、结合紧密、状态稳定、功能可靠就认为系统配置是安全的、,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安全配置。 煤矿事故不仅夺走了无数矿工的生命,使遇难家庭、煤矿企业和社会担负沉重的经济压力,甚至会上升为社会问题,后果严重,影响深远。,第三章 应急救援基本知识,一、应急救援重要性: 煤炭行业是公认的高风险行业,工作场所大多在地下受限空间处于不断变化和移动中。煤炭系统复杂、环节多,其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生产条件较为恶劣,加之技术装备、职工技术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等不利因素,经常受到透水、火灾、瓦斯、煤尘、冒顶片帮(矿压)、有毒有害气体事故以及自

10、然灾害的威胁。因此,应急救援对煤矿安全生产而言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它是提高处置煤矿恶性事故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煤矿应急救援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形象、关系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形象、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形象。开展煤矿应急救援培训,有利于提高煤矿职工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安全意识和各种专业技能,改善矿井的应急救援装备和应急实施水平,尤其使一线矿工提高应急意识、掌握各种应急知识和技能,加快应急响应速度,有利于煤矿控制重大事故灾害,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于弘扬“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提升矿井本质安全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应急救援系统介绍: 1、简

11、介: 应急救援是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小程度。运行过程包括预防、预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其中,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预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目标是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事故,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和任务 : (1)基本原则: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基本任务:营救受害人员,组织分离或者采取其它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它人员;迅速控

12、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险区域危险性质及危险程度;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3、系统运作模式: (1)系统构成: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预案(或称计划)、应急培训和演习、应急救援行动、现场消除和净化、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2)组织机构:应急指挥机构 、事故现场指挥机构 、支持保障机构 、媒体机构 、信息管理机构 。 4、工作程序及联动机制: (1)工作程序:事故单位按企业现场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县级矿山救援委员会市级矿山救援委员会省级矿山救援委员会国家矿山救援指挥中心。 (2)应急联动机制:各应急救援委员会成员单位按照预案

13、规定的职责启动各单位的应急行动方案,在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下进行相应应急行动。必要时,由省矿山事故应急委员会协调驻省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第四章 应急救援预案,一、应急救援预案的级别划分: 1、I级(企业级):事故有害影响局限在一个单位,且可被现场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该地区域内,不会影响其它。 2、级(县、市社区级):事故影响可扩大到公共区(社区),但可被该县或社区力量控制。 3、级(地区市级):事故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或是发生在两个县或县级市管辖区边界上的事故。应急救援需动用地区的力量。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要素: 1、特征: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 2、组成:矿区的

14、基本情况(包括井上和井下);可能发生的事故构想;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预防事故的措施;事故的处置;抢险抢修方案;现场医疗救护;紧急安全疏散、社会支援等。 3、内容:,(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明确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其作用;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2)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按所需应急反应的级别,划分事故严重度。 (3)通告程序与报警系统: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15、 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以便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避免误解);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应急反应指挥中心保证有关人员理解并对应急报警反应。 (4)应急设备与设施:办公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与有关医疗机构的关系,如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 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可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呼吸器等);与有关机构签订的互援协议。 (5)能力与资源:决定各项应急事件的危险程度的负责人;描述评价危险程度的程序;描述评估小组的能力;确定外援的专业人员。 (6)保护

16、程序措施: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负责人;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的程序;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运输、交通管制、警戒)的,机构;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学校、幼儿园等);疏散居民的接收中心或避难场所;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方法。 (7)信息发布:各应急小组在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决定方法。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负责人;确保不会发生未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的措施;宣布应急取消、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连续检测受影响区域的方法;调查、记录、评估应急反应的方法。 4、应急培训与演习: 开展应急培训与演习可以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第五章 事故抢险救灾决策指挥要点,煤矿各类在变事故的处理中,由于灾变性质的不同,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措施也各有不同,因此,救灾指挥员和救护指挥员必须熟悉矿井灾害事故处理的决策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