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的境界63753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711175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人生的境界63753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关于人生的境界63753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关于人生的境界63753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关于人生的境界63753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关于人生的境界63753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人生的境界6375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人生的境界63753(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走进冯友兰,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人。1915年入北大学习,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北大、清华等学校任教。 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快问快答,1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什么?,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在做。,2什么是人生的境界?找出文中的阐释。,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

2、界。,3人生的境界有哪几种?,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4人生的境界依据什么来划分?,人对所做的事情的觉解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5、什么是“觉解”?,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6、什么是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对于他所做的事情,可能并无觉解,或者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7、什么是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情,其后果可能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

3、有功利的意义。,*功利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他们做事情是为自己,* 为什么要说“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 的人”?,利已同时可能有利于别人,8、什么是道德境界?,还有一种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 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一个为自己,一个为社会,9、什么是天地境界?,“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

4、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10、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天地境界。,觉解指数,功利境界(心胸狭隘,他做事只知道对自己的功利意义为人民币服务)、,四种境界的实质是什么?,道德境界(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的利益做事,事事讲道德,事事都有道德意义,为人民服务),天地境界(心目中有宇宙的整体,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他是自觉的天民,是圣人,他与宇宙同一) 。,自然境界(一种蒙昧状态,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请列举一到两位属于不同境

5、界的典型人物。,山区放羊娃的人生 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一个放羊娃。记者问:“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生孩子。”记者问:“有了孩子呢?”放羊娃答:“放羊。”记者默然。,放羊娃娃由于生活在落后愚昧地区,对自己生活不觉解,作为一个少年最是多梦季节,但他却仍是近乎处于自然境界,这也使我们感到治贫首先要治愚,理念(觉解程度)对于一个人的人生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书中自有千种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

6、冰河入梦来。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难点探究,1、如何理解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是自然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是应该成为贤人、圣人,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才能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青少年时代是世界观正在形成的时期,而我们这个时代有人说是精神贬损,物欲膨胀;理想低迷,平庸泛滥;道德滑坡,“我为圆心“;价值低庸,急功近利。这决不是理想的成长

7、环境。在一个充满功利刺激和诱惑的社会中,人的自然属性会受到刺激而充分显露,而要做到富有精神的追求就比较困难了。“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在生活中决不可随波逐流,而是要不断汲取人类一切宝贵精神财富,用它来不断养育自己、充实自己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难点探究,2、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请联系生活实际来解读这句话。,事例,达尔文从小就喜欢看草间的昆虫,据说有一次,他曾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后来达尔文成为生物学家之后还长期地观察昆虫,研究着生物世

8、界。 有人问三个泥水匠在干什么,一个答道“在砌砖“,第二个答道“在挣钱“,第三个答道“在建造一幢漂亮的大楼“。后来,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难点探究,3 、“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孟子中有“人人可以为尧舜”,荀子中也有“涂之人可以为禹(路上随便哪一个都可以成为像禹那样的圣人)”。冯友兰先生的这句话可以说就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演绎。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从平凡甚至琐屑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于日常细节之中。,课文里说,

9、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的仁人志士,请列出你所知道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拓展延伸,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言。,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霍去

10、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讨论,1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算不算自然境界?为什么? 2请大家判断一下,刘邦与项羽,哪一个境界高? 3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境界一词原指疆界、景象。在佛学中,所谓“境界”,主要指意识活动中之主观感受;由此而引申出的某方面的造诣的深浅称为境界的高低。在艺术和美学理论中,艺术境界,更与主观感受、创造有不可分的联系。冯友兰正是在综合上述各种含义的基础上,运用“境界”一词讲人生哲学的。所以,在冯友兰的人生哲学中,境界是指由人的主观觉悟和了解造成的精神状态。,关于“境界”,、人生三境界: 有用山水来谈人生三境界的,它是禅宗开创者慧能所说: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提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 经过三种之境界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