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问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9778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心理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其对策,马文晶,小学生惧怕教师虐待,集体跳楼自杀!自杀者说内心很害怕跳楼,可是她也很害怕没完成作业被老师罚站。据她介绍,这次的作业布置的特别多,数学老师(班主任)如果发现她们没写完作业就会要她到教室外面罚站或者站在学校外面,直到老师让她进来为止。,浙江温岭虐童幼师多次将学生倒插垃圾桶进行虐待,并将爱说话学生嘴用胶带封上,南中初中某班 贺某教育学生 的照片,“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浙江衢州母子三人煤气中毒,细心的班主任发现险情 女教师寻缺课生救回三条命,一、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各种实证调研都从不同的角度表明教师属于心理问题高发人群。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

2、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知识、能力、品德、个性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良好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着健康的心理是好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教师情绪紧张、烦躁、忧郁会产生一种紧张与压抑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惶惑不安;教师存在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不适宜的教育行为也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或抗拒、逆反,进而影响学生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并极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学习与行为努力的动机与进取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二、教师心理问题的状况,1、自视甚高、实际境遇悬殊产生不平衡自卑心理 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

3、教师自卑心态严重,远远高于其他人群的水平。教师自卑的心理状态会导致对许多事情保持反应过敏状态,对别人评价过高,对自己否定过多,对困难估计过大,觉得自己是一个社会的失败者,从而意志消沉,无精打采;或为一点小事而暴跳如雷,乱发脾气。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长期的自卑心理可能形成退缩性人格,甚至作出过激行为。,老师发脾气 初中班长带领同学集体下跪,2、焦虑、忧郁偏高 由于教师的工作阵地是三尺讲台、一群学生、书籍、作业等。这种工作环境造成了教师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沉、心胸狭隘,把一点小事或得失加以夸大,因此为之烦恼,耿耿于怀,不能自拔;也

4、表现为郁郁寡欢、愁眉不展,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食欲不振,不愿与人交往,精神萎靡,倦怠无力。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抑郁性精神病,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23岁女教师抑郁症跳崖自尽,3、逆反心理较强 教师逆反心理指教师用相反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做出反应的现象。表现为执行上级或学校的任务时,持抵制态度;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教育现象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某些不如意的事情持极端心理。人的接受性都是有限的,如果过度,对个体是一种压力,甚至是伤害。,4、虚荣心理明显、强迫症普遍 所谓虚荣,就是以不适当的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自尊的心理状态。虚荣心在教师中具有普遍的倾向,受虚荣驱

5、使的人,只追求表面上的荣耀,不顾实际条件去求得虚假的荣誉。在工作中,常常把注意力放在领导、家长、同事、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上,爱听奉承话;热衷于文过饰非,做表面文章;嫉妒比自己中的人,容不得别人有成就,贬低别人,幸灾乐祸;出门办事不敢承认自己是老师,怕人看轻;上课不允许学生插嘴,怕有损自己的威望。在强烈的虚荣心驱使下,往往会使人产生各种可怕的动机,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虚荣心是使人走向歧途的兴奋剂。,三、造成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因剖析,1、过分的强调竞争,带来人际关系紧张 现在多数地区存在以升学和教学成绩评价学校、学校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的现象。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努力建立

6、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竞争体系,按教师的教学成绩排队。学校管理方面还有更绝的方法是“末位淘汰制”,教学成绩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化为教师内部的生存竞争。有的教师为了成绩自动地开始加班加点,竞争使学校失去了整体的优势和集体的智慧,导致同事之间人际紧张,致使教师普遍存在自卑、嫉妒、焦虑等心理问题。,2、量化考核过细,导致教师疲于应付 现在中小学普遍地重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在指导或者考核上存在过细过死的缺点。对教师的考核管理从早晚的签到签退、到每周的听课次数、学生作业面批记录、指标学生的谈话记录、单元过关试题学生评价、定期的学生评教等。以前人们经常说:分数是学生的命根,而现在分数也成了教师的命根,

7、因为考核关系着工资,分流下岗的危险。过细的量化考核不仅无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反而使教师工作越来越消极,一切工作都围绕着考核的分数在运转。不完善的考核制度不仅是产生教师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还严重地干扰了教师工作的大方向,使本来创造性的工作成为简化的机械性劳动。,乡村教师累死在讲台前 再过两年就光荣退休,3、升学制度畸形化,增强教师心理负担 在不少家长眼里,学生的成绩好坏、能否升入重点中学甚至于今后能不能考上大学,都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而在目前校的考评制度中,升学率是项硬指标,直接和教师评职称、工资和地位挂钩。这无疑加大了升学制度对教师的压力。“因材施教、人尽其才这些词对于现阶段的老师而言具

8、有讽刺意味同时学校也是要求教师抓升学率和学生成绩。这导致许多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大,不知道怎样努力才能达到这些考核指标。在升学制度的重压下,一些教师极容易走进“挫折感焦虑愤怒更强烈的挫折感”的恶性循环中,而这种挫折感常常就以自己的教学产品-学生为主要宣泄对象。,校长“贡献”画像供老师发泄,题目没答对,全班一起罚抄500遍,4、工作繁重,增大压力 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师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小时,每周上l520节课,要批改大量的作业(有的学校还规定每天面批一次),学校还有校本课程等,没有现成的教材,备

9、课量相当大,由此带给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如果作为示范与窗口学校,还要承担了许多的教研课。教师的工作量除正常的教学工作,如备课、上课、批改大量的学生作业外,还承担了许多繁杂的非教学任务,如维持纪律、管理学生值日、卫生、上操等;名目繁多的检查、考评、验收也使教师穷于应付、疲于奔命。,5、工资收入与工作实际悬殊薄 多年来,“无私奉献“四个字使老师的形象定格为 “春蚕“和 “红烛“。春蚕,为人作嫁衣,吐尽最后一根丝;红烛,为发出微弱的亮光,流尽自己最后一滴眼泪。,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思考,在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明智、理智的,能够自我调整心态,调节情绪,除非是外加压力实在太大,时间太长,才难以

10、自助,因此,我们首先应从外部环境、条件上来寻求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的对策,虽然不至于说事事为教师减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减压”。,(一) 各级政府和社会要为中小学教师“减压” 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艰巨性,特殊性,不要求全责备;挑起应由社会承担的那部分责任来,而不要把培养下一代的责任都压在教师身上。 1. 规模办学、保障经费 对教师的要求应合情合理、力所能及;为教师排忧解难办实事,及时兑现政策报酬,不要老是名义上给教师加工资、奖金,但实际上别的行业、部门已拿到手,而教师要到半年十个月后才到手,使教师真正体会到社会的关爱。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按区域、人口比例设置学校

11、,规模办学,减轻因规模小、课务重的负担;增加教育投入,保证各项教育经费足额到位,解决办学经费上的后顾之忧。,河南宝丰投资6000万为学校配空调,2. 优化环境,分解压力 应该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首先,应该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小中学教师的教育在社会上变成增效而不是减效甚至负效,使他们能把精力集中到提高教育艺术,从事教育研究上去。再者,有条件的地方应成立社区家长教育机构,提高家长的素质,使家长进一步明确养育子女的职责和方法;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思想动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不管子女教育,不问不闻,失职的家长采取相应

12、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520”这种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减轻教师的压力。,3每个地区要设立一个工读学校,把表现确实不好,危害同学,影响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集中教育,把教师从担惊受怕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北京门头沟工读学校 洛阳市工读学校 北京朝阳区工读学校 重庆工读学校,(二) 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要为教师“减压” 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的性质、特点、规律最明了,对教师的工作、生活、精神状况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也是最有能力直接为教师“减压”、“松绑”的。 1. 学校领导要为中小学教师“减压” 学校领导要研究教师的心理需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期和学校实际,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学历

13、进修、业务提高、经济待遇、文化生活等需要。,(1) 客观评价,减缓压力 使他们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发挥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和积极性,满足他们希望得到领导对自己工作业绩的肯定和认可,不要轻易、随意地调动任教年段或学科,最好让他们完成至少三年的教育循环。在评优、考核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不要用“高政策”作为行政管理的法宝,少签一些“责任书”,体谅教师“上压下顶外挤”的处境。,(2)人文关怀,减轻压力 要教师树立“生本意识”,领导首先要有“师本意识”,设身处地替教师着想,不以制度代替思想工作,及时沟通与教师的感情,多听听教师有什么需要、意见。学校领导对下属的人文关

14、怀,是教师减轻压力的第一道关口,有助于使教师的心理压力消失在萌芽阶段。 工作上,学校领导倡导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找准共同的奋斗目标,形成集体凝聚力;学校领导尽可能为教师提供自我提高的机会(如制定进修培训激励机制,指派教师外出参观交流等),使教师能够胜任所教学科,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减轻了工作压力。 生活上,学校领导关心教师的身体和家庭状况,以诚待人、以情感人,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教师愿意与学校领导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构建了融洽的同事关系,形成了愉悦的工作心情,减轻了工作压力。,2. 教育主管部门要为中小学教师“减压” 教育主

15、管部门要多深入学校、深入教师,调查研究,使所出台的制度、政策、措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广大教师所能接受。既作好上级的“参谋”,又当好教师的“靠山”,使教师心有所依。 (1)维护合法权益,满足合理要求 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努力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积极反映教师的疾苦和心声,争取社会及上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教师工作的理解,使教师既能听“好话”也可享“好福”,在奉献的同时,获取相应的报酬,努力提高其经济地位。,(2)多关心,少管制 全面关心教师,而不是纯粹的教育业务管理,对教师的劳保、福利、住房等给予重视和落实,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抵制一些并非学校、教师职责范围内

16、的任务、活动,使学校和教师能潜心教育;尽量少组织一些统考会考,减轻了教师、学生的负担;少一些检查验收,避免师生忙于对付。 (3)制定政策,一视同仁 在政策、考核标准制定时要替教师想一想,是否符合大多数教师的利益,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和教师心理承受能力;所制定的政策要相对稳定,如职评条件,要变动也得提前一年半年通知,使教师有准备余地;对老实的和“横蛮”的要一视同仁,不能使会吵会闹的占便宜;要把好“进人关”和岗位安置关,避免造成照顾了一个,挫伤了一片的影响,严格控制学校的规模和班额,不使教师超负荷工作。,(三)中小学教师要提高心理自我调适能力,教师是教育者,教师的心理问题当然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解决,在排除外部压力后得到缓解或消失。但作为教师个体,必须适应教师职业紧张而繁忙的时代特点,教师的心理问题经常的、大量的、主要的应靠自我教育,即通过自我调适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1. 认清形势,调整心态,适应现实 2. 坦诚开放,正视自己,承认自身的不足与缺陷 3. 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学会自我放松 5. 培养淡薄名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