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管理第七章贷款风险管理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6484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6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信贷管理第七章贷款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银行信贷管理第七章贷款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银行信贷管理第七章贷款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银行信贷管理第七章贷款风险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银行信贷管理第七章贷款风险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信贷管理第七章贷款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信贷管理第七章贷款风险管理(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贷款风险管理,本章讲述的内容有: 第一节 贷款风险的含义及类型 第二节 贷款风险管理体系 第三节 贷款风险控制方法 第四节 贷款五级分类管理 第五节 不良贷款管理,一、贷款风险的含义 二、贷款风险的类型(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分) 1、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 3、操作风险 4、流动性风险 5、银行经营风险 6、政策风险 7、其它,第一节 贷款风险的含义及类型,第二节 贷款风险管理体系,一、贷款授权授信管理、统一授信管理 二、审贷分离 三、尽职调查,严格贷前信用分析 四、集体审贷,第三节 贷款风险控制方法,一、避免风险法 二、减少风险法 三、转移风险法 四、分散风险法,第四节 贷款五级分类,一

2、、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 1、以美国为代表,把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级,这种方法是以风险为依据的贷款分类方法。 加拿大、东南亚的多数监管当局及大多数东欧转轨国家都采用了这一模式。香港金融管理局在1994年也选择了美国的五级分类法,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做法,即按照贷款是否计息,把贷款划分为正常和受损害两部分,而后者又细分为停止计息、重组以及执行抵押保证后收回的贷款。这种分类方法可以看作以期限为依据的分类方法。 3、一些欧洲国家的做法,这些国家的监管当局一般不对金融机构的资产分类作出规定,这些国家更倾向于依靠金融机构自身对资产质量的判断和对信用风险采取的措施。 分类的结果要揭示资产

3、的价值和风险程度,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并能据以计提呆账准备金。,4、我国的分类法 1)1998年以前四级分类法:正常、逾期、呆滞、呆帐 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约定到期(含展期后到期)未归还的贷款; 呆滞贷款是指按财政部有关规定,逾期(含展期后到期)超过规定年限以上仍未归还的贷款,或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规定年限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 呆账贷款: 借款人和担保人已经依法宣告破产。经法定清偿后,仍不能还清贷款; 借款人死亡,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未能还清的贷款; 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

4、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逾期贷款; 借款人被依法撤销、关闭、解散,并终止法人资格,经确认无法还清的 借款人虽未依法终止法人资格,但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停止,且借款人已名存实亡,复工无望,经确认无法还清的贷款; 生产单位的经营活动虽未停止,但产品毫无市场,企业资不抵债,亏损严重并濒临倒闭,且政府不予救助,经确认无法还清的贷款; 由计划经济体制等历史原因造成的,债务人主体已消亡,悬空的银行贷款。,2)1998年2004年四级五级分类法同时使用 3)2004年起采用五级分类法,二、贷款五级的定义及特征 1、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

5、足额偿还。 2、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虽然借款人目前偿还贷款本息没有问题,但是存在潜在的缺陷,继续存在下去将会影响贷款的偿还,值得我们去关注。,3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人无法保证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4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或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还不能确定。,三 、贷款五级分类较四级分类的优势 1、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信贷资产的质量,对贷款风险的识别更为超前

6、、科学。 2、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有助于商业银行改进信贷管理。 3、有助于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和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 4、有助于商业银行按照贷款分类的结果,提留不同比率的贷款损失准备金。(34),贷款损失准备金主要有:一般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种准备金三种。 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 专项准备金是按照五级分类的结果,按不同的比率足额的提起; 特种准备金是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论及历史经验按一定比例计提。,四、确定五级分类的主要分析内容 1、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财务状况;现金流量;非财务因素。 2、借款人的还款愿意。 3、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

7、 4、银行信贷管理 5、贷款的担保,风险分类贷款的特征 正常贷款: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对贷款的本息全偿还,没有问题的贷款。 关注贷款: 1、净现金流量减少 2、借款人销售收入、经营利润在下降或净值开始减少或出现流动性不足,3、借款人的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下降 4、借款人经营管理有较严重问题,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5、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6、贷款的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 7、银行对抵押品失去控制 8、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监督等,次级贷款: 1、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并难以按市场条件获得新的资金 2、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3、借款人内部管理问题

8、未解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清偿 4、借款人采取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套取贷款,可疑贷款: 1、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2、固定资产项目处于停缓状态 3、借款人已资不抵债 4、银行已诉诸法律来收回贷款 5、贷款经过重组,仍然逾期,或仍然不 能正常偿还本息,贷款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等,损失贷款: 1、借款人无力偿还,抵押品价值低于 贷款额 2、抵押品价值不确定 3、借款人已彻底停止经营活动 4、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停止时间很长复 工无望等,五、关联企业贷款或多笔贷款的分类标准 有时同一借款人的不同贷款的还款情况不同,而一笔贷款出现的还款困难则可能是该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的前兆,极可能影响到该客户的其他

9、贷款。因此,明确对一个客户及其关联方的多笔贷款分类标准,对客观准确地判断资产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各国或地区对同一客户的多笔贷款的分类方法不尽相同,准备金计提方法也不同,各具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国家和地区大致可分为3类。,第一类国家,如澳大利亚、意大利、智利、巴西、捷克、法国、印度等国认为,如果一笔贷款受到损失,那么对同一客户的其他所有贷款应该分类为同一档次。 第二类国家,如韩国、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等国采用比较灵活的方法,银行根据对每笔贷款执行情况的检查作出判断,与该客户的其他贷款无关。另外,在考虑关联贷款损失的情况下,一笔贷款可能会下调一档。 第三类国家和地区,德国、中国和中国香港,银行

10、可以自己决定多笔贷款分类政策。,六、逾期时间对贷款分类的影响 第一类国家,不以贷款逾期时间来确定贷款分类的一个标准,而仅仅作为一种参考或一个分类因素。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都属于这类不以贷款逾期时间作为贷款分类标准的国家;印度、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属于这类不以贷款逾期时间作为贷款分类标准的国家。 第二类国家和地区,以贷款逾期时间来确定贷款分类标准,明确不同逾期期限应当列人的贷款类别。法国、日本属于此类国家。捷克、印度、 中国香港、新加坡、西班牙、印度、西非金融联盟等也属于此类。,七、我国贷款五级分类存在的问题,1、国有商业银行的分类标准不够细化 2、客户信息资料收集困难,分

11、类认定缺乏数据支持 3、 分类管理变成了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和信贷管理真正结合,没有进入通常的会计核算体系,也没有对数据进行动态监测。 4、分行一级几乎没有行业分析 5、支撑五级分类的金融生态有待完善,比如征信体系建设,健康的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缺乏。,第五节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管理,一、不良贷款的概念,两种不同的口径: 第一种口径是根据贷款的期限将贷款划分为四类:正常贷款、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不良贷款是指“一逾二呆”,即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 第二种口径是借鉴美国的贷款五级分类法,从动态的风险监督角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不良贷款主要指后三类,即次级、

12、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我国在1998年以前一直采用四级分类法,自1998年开始引进贷款的五级分类,但直到2004年1月我国四大商业银行才完全舍弃四级分类法采用五级分类法。,不良资产考核指标体系包括资产质量指标和贷款迁徙率指标 。 资产质量指标主要包括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比例变化、不良贷款变化额、新发放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余额、新发放贷款不良率、不良贷款收现率、不良非信贷资产比例、不良非信贷资产比例变化、不良非信贷资产变化额。 贷款迁徙率指标主要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特点,1、现状:我们用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比例来说明。,2、我

13、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特点,(1)在过去年代里,不良贷款数额庞大,不良贷款比率相对较高。近年不良贷款双下降很快。 (2)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复杂 (3)利益关系特殊。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 。 (4)不良贷款产生的行业特殊 (5)不良贷款的形成与地区差别有很大关系,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关联度很大。,三、 不良贷款的危害,(一)对商业银行本身的危害 1、影响收益,导致银行的收益下降。 2、影响银行的资金周转。有可能发生流动性风险。 3、造成银行的资产损失 4、降低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二)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巨大,导致化解成本高昂 1999年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每家注册资本金100亿人民币。 我国19

14、98年发行特种国债2700亿元 国家2003年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补充中建两行的自由资本 2005年4月又动用150亿美元对补充工行自有资本,(三)不良贷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减少国家税赋收入 2、破坏社会信用制度 3、有可能诱发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一个个例证,并且综观各国历史,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无不与银行大量不良贷款有关。,四、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一)借款企业方面的原因 1、投资选项失误 2、产权制度 3、经营管理不善 4、国有企业长期没有足够的资本金,负债率过高。 5、信誉不佳借各种方式来逃、赖、废银行贷款。,(二)政府行政干预、信贷资

15、金财政化方面的原因,1、政府直接干预贷款投向、投量。 2、用银行贷款替代财政投资及支出,执行财政投资职能。 3、承担了部分政策性银行业务。 我国在1994年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三)银行自身的原因,1、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问题 2、效益低下,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不良贷款处置不力 3、银行间的恶性竞争 4、银行经营管理上的原因 5、长期严格的利率管制,(四)社会信用环境较差 1、表现 2、原因 3、治理,(五)法制不健全,银行信贷资产得不到保障,1、法律条文对银行贷款的保护不力 2、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造成银行不良贷款失去法律保护,五、我国化解存量不良贷款的对策,(一)西方商业银行化解不

16、良资产对我国的启示 1、早下决心,主动行动,越彻底越好 各国经验和教训表明,银行业不良资产的重组越主动、进行得越早,不良资产重组的难度越小,成本也越低,反之,其难度会加大,成本也提高,对国民经济的拖累就越大,政府的各种措施就显得极为被动。,美国重组信托公司清理储蓄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总是被人们当作最成功的不良资产重组的成功典范。重组信托公司运营7年时间,接管了2000多家有问题的银行,销售抵押资产4000亿美元,彻底整肃和加强了储蓄贷款银行系统,为美国1992以来的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奠定了良好的金融基础。 美国储蓄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问题在80年代初就已经全面暴露,当时亏损只在100亿美元左右, 到80年代末,其不良资产已经达到4000多亿美元, 政府为资产重组付出的成本近2000亿美元。,2、设立专门机构、专业运作 美国 成立了重组信托公司,波兰成立了工业发展局,日本成立“桥”银行,韩国成了资产管理公司等。原因: 一是不良资产的规模庞大,银行体系内部正常的呆账核销或者未来的盈利已经不能化解这些不良资产。 二是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