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1537218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下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改下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改下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摘 要】2010年,我省进入了新一轮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改革培训。英语科也位列其中。通过省级培训、全国性培训及市级培训,相信每位老师都像我一样,受益匪浅。根据自己的体会,我觉得,要上好新课程的第一堂课,是做好高、初中英语的衔接。怎样才能做到科学而有效的衔接呢?本文将就自己的理解,谈谈做好有效衔接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有所裨益。【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英语衔接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访问学生 学情分析【正 文】 一、教材衔接。作为使用这一次课程改革的新教材的老师,我觉得要衔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好教材之间的衔接。七至九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

2、出版社的Go for it,而我们2010年下半年开始使用的新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这需要我们的老师做到:(一)仔细研读Go for it这套教材,并分析其特点,找准其与新教材的最佳切入点。(二)词汇准备。对Go for it这套教材里所出现的词汇进行分析、对比,避免让学生掌握了的词汇反复讲练、学生未掌握的词汇一个不讲不练的现象发生。(三)教材结构分析。Go for it这套教材与现行的高2013级教材结构在哪些地方有相似之处,可以接轨;哪些地方存在较多差异,如何有效衔接等。二、教师自身的衔接。绝大部分教师是从教多年的对老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中英合编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200

3、3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Senior English for China)怀有“深厚感情”的老师。他们对这套教材相当熟悉,在教学上得心应手,对知识框架、词汇、教学重难点、功能话题的分册设置等了然于胸,-这是优势。然而,对于即将进行的新教材而言,多年的思维定势却变成了劣势。要做好教师的自我调整、有效衔接,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尽最大努力购齐整套新教材,并潜心研读。这样的话,我们便会对全套教材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教学不慌。(二)扎扎实实、平心静气仔细研读两本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成都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资料汇编(三)中的第66页至79页,了解我们的教学内容及教

4、学目标,以及整个高中阶段对学生与老师的要求等,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三)利用网络资源,多看视频课及相关的教学资源。在我省新课程改革之前,已有不少的省份进行了课程改革。我们可以多学习、借鉴他们的教案、学案,看看、想想他们的视频课,上好临帖课。此外,“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四川省课程改革网”等网站上的专家视频课及许许多多有见第的与教学息息相关的文章等都可以给予我们巨大的启示,对我们的教学亦有莫大的帮助。(四)利用网络,共同探讨教学感悟。“2010全国研修高中英语(QQ群号:68470190)”、“四川英语教师交流群(QQ群号:1592860)”,都是很好的探讨新教材教学、共同提高

5、、共同进步的优秀平台。尤其是“2010全国研修高中英语(QQ群号:68470190)”,里面有很多2010年课程改革为我们授课的专家、教授等,可以随时与其交流,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五)树立正确的课堂、课外教师观和学生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帮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自我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

6、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需要我们的老师摒弃陈旧的过时的师生观,形成新的师生关系理念。三、学情调研与分析。老师在对Go for it这套教材以及新教材有了整体的理解之后,也对自己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接下来就应该做一个教学的中心-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情况的分析。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简称学情分析,是一项耗费时间、精力等的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往往可以使我们下一步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做学情分析,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学生整体分析。做学生整体分析工作,就是要在了解

7、学生的中考入学成绩的情况下,将学生的整体状况定一个位,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学生将要达到的状况,学生与老师在已有水平和将来目标之间的有效协作等都对下一步的教学起着引领作用。(二)做学生个体分析。这一部分工作是工程量最浩大的。学生个体是不相同的,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英语学习状况都有很大差异。教师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学生个体分析:1、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已掌握的学习策略;2、学生已有的英语语法基础(新教材虽未重点凸显,但仍有相当篇幅涉及);3、学生已经掌握的大致词汇(在Go for it教材的学习后,学生应掌握约1,600的词汇);4、学生是否具有主动学习的动机;5、学

8、生对英语工具书的掌握使用情况;6、学生对网络工具的有效运用情况;7、学生课外阅读英语文章的情况;8、学生已具备的书面表达基础;9、学生消化英语知识常用的方法;10、每一个学生个体课堂上对英语教学的具体表现(从该学生个体七至九年级的表现,可以透视该学生个体的高中课堂行为)。做学生个体分析,建立学生个体成长资料库,为下一步分小组活动打下基础,也为每一个学生个体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埋下伏笔。这一部分工作,量大,尤其对那些来自不同初级中学的学校的学生的个体分析,难度更大。但是,只要我们做好了这一部分工作,我们就会在这一场战役中打一场漂亮仗,-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而且我们真正做到了“知

9、己知彼”。(三)访问学生。这里的访问学生,主要指两类。一是访问学生的家庭。通过与学生家庭成员的交流,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英语学习状况,也能对学生在家里的英语学习情况掌握到第一手资料。二是访问学生以前的老师,尤其是学生以前的英语老师。此外,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访问一下学生以前的同学。【结语】新教材,对我们每一位老师而言都是陌生的。要上好这一套新教材,可能不太容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真正做到潜心研究、悉心探索、用心挖掘,共同探讨,取长补短,“摸着石头过河”,博采众长,我们就一定能够让课改之花开得更鲜艳、开得更精彩!【参考文献、书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7-107-16561-5/G9651);成都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资料汇编(三)(成都市教育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办公室 二O一O年八月);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978-7-107-20263-6/G13313);Go for it(人民教育出版社,ISBN 978-7-107-16843-7/ G9933);高2013级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978-7-5600-5615-3);高中英语课改词汇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