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高效课堂之我见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1535465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高效课堂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高效课堂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高效课堂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高效课堂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高效课堂之我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高效课堂之我见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已不多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探究式教学成为老师改革教学方法的首选,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正日益增强。然而,不少课堂教学多了表面热热闹闹的小讨论和满堂絮叨不清的碎问碎答。而课堂上学生又没有足够的讨论时间,没有明确的讨论中心,相应地也激发不出思维冲突,老师连珠炮似的追问充塞了

2、整个课堂,回答问题的学生又总是那几个固定的学生,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下等学生都没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是不是丢了西瓜拣芝麻?笔者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一、强调人文性,不淡化工具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阐释中和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重新定位。与以往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颁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过去语文课上,

3、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

4、新。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涉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伍、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的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最基本、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

5、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二、强调自主,不放任自流。新课程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

6、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整堂课学生天马行空,想说啥就说啥,想干啥就干啥。一节课下来都不知道自己在这堂课上学到了哪些,领悟了哪些。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个出发点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

7、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不可放任自流。三、鼓励合作,不忽视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

8、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有的把合作讨论当作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不管内容有无讨论的必要,有些甚至一节课讨论到底。也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看到一两个小组有结果就匆匆收场,完成一次合作。这些都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所造成的。语文课堂需要感悟,品味,思考。语文课“心动”比“行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

9、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课堂。我们要倡导在自学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四、倡导探究,不无度开放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

10、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课堂上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如有一位教师执教中国石拱桥时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在今后的桥梁建设中你认为什么样的桥梁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什么样的桥能在未来的战争中不被敌人所炸毁?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很多的时间。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是曲解开放,远离文本,喧宾夺主,本末

11、倒置,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综合课”。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深入学习,冷静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本也无可厚非,但新课改需要热情和激情,但也需要冷静与思考。积极不是过头,冷静并非冷漠,热情不是喧嚣!面对语文教学的不安和躁动,我们更应该不时地告诫和提醒自己:我们的步子要迈得稳些,再稳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