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手册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3525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手册(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手册 共青团XX省委 二一年八月目 录一、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重要文件1陆昊同志在全国企业共青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3)2共青团中央团中央关于做好XX省2010年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通知(16)3共青团XX省委关于做好XX省2010年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通知(19)二、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建团基本知识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是什么?(28)2团员的概念是什么?(28)3为什么要加强非公有企业和新经济组织团的建设?(28)4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组织应发挥哪些作用?(28)5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9)6非公企业和新社

2、会组织团工作的理念是什么?(29)7开展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30)8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团组织工作活动项目有哪些? (30)9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团组织的基本建制有哪些?(31)10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团组织的隶属关系如何确定? (32)11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组织组建程序是什么? (32)12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团组织如何选配团干部? (33)13如何在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团员? (33)14推优工作的基本概念、内容和程序是什么? (34)15区县、街道团委非公团建工作责任人如何开展工作? (35)16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建团相关程序性文件格式及范

3、例选举办法范例(35)成立团支部委员会的请示范例(37)同意成立团支部的批复范例(38)选举结果的报告范例(38)同意选举结果的批复范例(39)三、团支部规范化建设手册1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标准化团支部创建标准(40)2、名册类团支部组织网络图(41)支委名单(42)团员花名册(43)青年花名册(44)入团培养对象花名册(45)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46)青年志愿者花名册(47)获奖登记(48)优秀团员入党推荐表(49)3、会议活动记录类支委会记录(50)团员大会记录(51)团课记录(52)活动记录(53)团支部工作计划(54)团费收缴及团员注册意见登记(55)支部年终总结(56)二、非

4、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重要文件陆昊同志在全国企业共青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3月24日)今天,我们召开全国企业共青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书记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研究企业共青团工作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企业团的组织建设、活跃企业团的工作。下面,我主要与大家交流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共青团的重要工作领域。长期以来,企业共青团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广泛开展了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

5、、青年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效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工作,为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遇到了一些重要挑战,企业共青团工作总体上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感到,企业共青团工作当前面临的突出挑战,从表面上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与非公企业快速发展的现状相比严重滞后。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底的数据,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有47.2万家。据中央组织部的数据,从业人员100人以上以及50到99人,并且年营业额超过500万元的非公企业有18.4万家,其中已经建立党组织

6、的有17.5万家。据全团今年1月份的初步统计,已经建立团组织的非公企业只有7.8万家左右。二是一些国有企业团组织活力不够,尽管有组织存在,但是工作开展得不够充分,不能紧扣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企业青年的吸引力有待提高。进一步讲,我们要认真思考,共青团是一个思想性、政治性组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是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两者之间在功能实现上如何相互融合。从企业的角度讲,只有明确团组织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从内心里认同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企业团建并开展工作;从团组织的角度来看,只有找到自身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合适切入点,才能真正覆盖和影响数量庞大的企业青年。尽管近年来企

7、业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付出了艰苦努力,在“点”上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在“面”上还需要我们切实找准共青团组织的根本属性、根本任务与企业的根本功能相融合的有效路径。从本质上看,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也是企业团建工作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本质特征 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组织形态,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近30年来,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现代企业理论,目前已经有几位经济学家由此或与之相关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人们对企业本质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化。下面,我先介绍

8、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这不是为了和大家探讨学术问题,而是因为了解主流经济学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的本质和一系列重要特征,从而更好地把握企业开展共青团工作的基本逻辑和基本前提。第一,关于现代企业理论的概述。现代企业理论起源于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分工创造效率”的重要论述。他认为,分工的细化导致工种比较多,需要组织来协调,因此产生企业,而企业的规模决定于市场的规模。第二个重要人物是马克思。他对于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企业内部关系的分析非常经典和深刻。二是在某些方面完全继承了亚当斯密对企业理论的观点。他认为,分工和协作是资本主义历史和逻辑的起点;企

9、业的产生取决于协作关系,企业的规模决定于生产的技术条件。新古典学说认为,企业是一个生产单位,它把土地、劳动、资本等各种要素的投入转化为一定的产出,是在既定技术条件下的生产函数。它还假定企业作为生产函数,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观点强调,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关系。企业行为是所有企业成员和不同企业之间共同博弈的结果,企业成员的目标函数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现代企业理论关心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存在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如何界定;二是什么是企业的所有权和委托权的最优安排,企业内部谁应是委托人,谁应是代理人;

10、三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如何安排,委托人如何监督代理人。现代企业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一是交易成本理论,关心的是企业和市场的结构关系;二是委托代理理论,关心的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也有学者认为还有第三个分支,就是企业的企业家理论。第二,几种重要的现代企业理论学说。一是团队生产理论。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在1972年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的文章中认为,企业本质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产品由若干个团队协同生产,成员之间互相影响生产效率,最终产出物是一种共同努力结果,每个成员的贡献不可能精确进行分解和观测,因此无法按每个人真实贡献去支付报酬,从而产生偷懒问题,团队成员缺乏努力工作的积

11、极性。为避免出现偷懒问题,需要有人专门监督。为了使监督有效,需要给监督者积极性,即给监督者剩余索取权。这也是股权激励思想的根源。二是委托代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解释委托人(股东/管理者)如何通过设计一项有意义的合约达到控制代理人(管理者/工人)的目的。它有两个基本假设:第一,委托人对随机的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第二,代理人的行为不易直接地被委托人观察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三个问题,即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等。三是企业的企业家理论。对企业家理论作出最大贡献的是奈特教授,1921年他在有名的著作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中把不确定性和风险做了适当划分,并说明了企业家获得利

12、润的本质是什么。他认为,利润是对那些完全不能预计和不能估算的风险的回报。这类风险被奈特定义为不确定性。因为有不确定性和风险,就产生了一个特殊阶层,他们按合约向他人支付有保证的工资,而自己承担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样使得敢于或愿意承担风险的人承担风险,并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不敢冒风险的人只能得到固定的工资。因此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的产生。第二位贡献比较大的是熊彼特教授,他认为企业家是所有创新当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家的作用是“创造性破坏”。他还提出了创新的五个方面:新的生产方法、新的产品、新的原料、新的市场和新的工业组织形式。四是企业的管理者理论。这一理论研究和分析了3个著名的管理者行为模型。

13、一是1959年鲍莫尔的销售收入最大化模型。他认为,企业是管理者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二是19631964年马力斯的增长率最大化模型。他认为,企业是管理者在最小股票价值的约束条件下,不是谋求企业规模,而是谋求企业规模增长率的最大化。三是1963年威廉姆森模型。他认为,管理者是在最小利润约束条件下,谋求效用函数(包括雇佣职员、获取报酬)的最大化。从这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可以看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本质特征集中表现在9个方面。第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全球范围内主要存在着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三种基本企业制度。公司制度产生于16、17世纪之交,而现代公司的产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第二,企业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财富,提供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第三,企业创造财富的过程靠的是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相互不可替代的要素组合。第四,企业中存在着一系列重要的合约关系,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五,企业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等的问题。第六,企业采取的是团队生产的组合方式。第七,在企业内部存在科层关系,上下级之间是计划、命令和服从的纵向关系。第八,企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提倡创新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严格管理意识。第九,企业需要建立一些与其他社会组织名称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