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贯穿语感培养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153433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贯穿语感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贯穿语感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贯穿语感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贯穿语感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贯穿语感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贯穿语感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语言技能教学的建议中对听力技能、口语技能及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的描述中都分别指出要培养语感。语感源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可是教师若是能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样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语感训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他们彼此渗透,互为条件,就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适度倾斜,不断深化。我在日常教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语感的一、把好开口关,引导用英语直接思维,培养良好语感,加强朗读训练,从生活切入教学主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并借助一定的体态语言以及多种教学媒体,加强英语

2、的信息输入量,以尽量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思维习惯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促进学生良好口语语感的有效形成。其次,尽量利用英语释义,而不用母语作为中介的翻译,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并尽量在大量呈现后再鼓励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去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反而易产生语义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歧义。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让学生从“中文英文”的翻译过程中获取信息或语言知识,这样,会妨碍良好英语口语语感的生成,而要鼓励学生从英文英文的直接英语思维中提取语言信息,并在一定语境中通过强化、运用形成良好的语感。如在教单词“mother”

3、时可用“Mum”一词解释,教“father”可用“Dad”来解释,教“All right”可借助“Yes”等词表示,教“see you ”可借助“Good bye”一词来释义。再次,创设语境,使学生在英语直接思维中形成良好语感。有时,我们还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即有些英语词、句很难用汉语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给出若干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体会和感悟。给出的语境应力求与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如教“favorite ”时,可先大量呈现“I like best”这一结构,再过渡到“My favorite is”,

4、然后通过“Whats your favorite?”的操练,使学生获得了对该词的认知和运用能力。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含义的目的,又能增大语言实践量,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语言活动直接领悟词、句的准确性、生动性及感情色彩,使学生在这种直接思维过程中有效地生成初步的英语口语语感。朗读有助于语感的形成。虽然小学阶段涉及的词汇量少,句型少,但是如果教师让学生把这些句型或对话准确、流利地朗读,甚至背诵出来,将为他们的英语学习奠定深厚的语感基础。以下这些方法也很有效。1、 朗读技巧训练。对于小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如连续、失去爆破、停顿及语调等,我们老师无须从理论上

5、让学生理解、记忆,但在实践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特别在初始阶段,学生接触句子,老师宜领读整个句子而不宜逐词带读,例如下列句子读作:Stand up ,please. Sit down , please.这样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的是一个句子,也便于以后正确地交际。2、 读的方式。朗读的方式应当是尽量地大声和快速,这样学生便能够听到自己读的声音,觉察不正确的地方,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3、 模仿录音。学习正确语音的最好方法是跟读英美人的录音,为了克服学生模仿时容易疲劳、走神现象,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人,如男生可以模仿Sam,女生可以模仿Amy,看谁模仿的最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拓展性的模仿

6、和表演,激发学生模仿跟读的积极性。二、提高英语文化素养,培养良好语感,调动听说积极性,从教学内容回归生活 在与学生用英语交流时,多让学生感到亲切一些、自然一些,使学习过程既是英语口语语感优化的过程,也是人的素质提高的过程。 一个人只有对目的语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运用恰当,并在运用中作一种生命活动,形成良好的语感。如人名与称呼,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而英语中却是名(the second name)在前,姓(family name )在后;我们称“李老师”,但“Teacher Li”不符合英语习惯,而要称之为“Mr /Miss Li ”;在英语国家,人们习惯于在表达自己个人观点时,加上“I th

7、ink或“In my opinion ”,以表示以上仅代表自己,使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容忍别人、接纳别人不同的观点,也是作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一个人只有对目的语文化有相应的了解,才能将语言实践活动化作一种生命活动,才有可能表达得当,得当了才会产生良好的语感。根据听说领先的原则,培养语感宜先以发展听说能力入手。为了调动听说积极性,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了让学生表演,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己。利用这个特点,我要求学生先小组内表演,然后让学生一组组上台表演,台下的师生评比,评出优秀小组或个人。学生良好的英语口语语感源于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它主要是在聆听模仿强化重复创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根据教材,引导

8、学生进行一定量的模仿、强化、重复是基础,是必要的,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基于模仿的实践与创造,语感的良好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一定的模仿与操练,具备了初步的向生活回归的能力,教师只要根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地创设类似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获得的语言能力在新的情境中进行巩固,尝试着半扶半放式的创造性语言实践活动,从领路逐步扶持,进而继续放开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和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走,让语言实践活动从教学内容通过适度的拓展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尽可能的辐射,使教学内容在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中融合在生活中,在生活化的教学中,使学生的语言活动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生命活动。

9、这样,再也无需喋喋不休于学生主体性的落实。三、挖掘教学内容,领悟语感,用多种方式培养语感,这方面还存在不足。语感是建立在一定语言内容的基础上。小学英语的语感训练应在语音、词句、会话等教学活动中自然有机地进行。 1在语音教学中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渗透语感 2在词句教学中深化语感 3在会话教学中提高语感 四、尝试生活教学,培养良好语感,这方面也存在不足。对孩子来说,学母语就直接是他们的生活,他们虽没有像大人那样意识到自己是在生活,但和大人一样是在实实在在生活着,他在进行着他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并在这种活动着学习语言,他们“学”得无负担,也一点不为之发愁苦恼,甚至没有为此做出一点自

10、觉的努力,却能说得轻松自如、得心应口。如果教学情境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了情境而情境,给人以一种不真实感,演对话真的是“演”、是“背”,不是“说”、“讲”,这实际上背离了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的初衷,甚至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情境的异化,这不利于学生良好口语语感的有效形成。 五、发挥多方作用,熏陶语感 英语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使学生在良好的英语氛围中学习。教师要发挥好以下主要作用:1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会对教师的言行积极效仿。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并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汉语,在课堂上形成一定的英语氛围,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如:“Who can read it?”

11、 “Put up your hands, please。” “Say all together。”等。一些课堂用语学生刚接触时理解困难些,此时,教师可以用动作、体态语言帮助他们理解,必要时也可用母语稍加解释。教学中,师生可以用英语问答,如:“Do you understand?”学生回答 “Yes。”等。进行双向英语交流,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语感。2发挥音像手段的先导作用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第一信号给学生的烙印是最深刻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能以身示范更好,但多数教师的发音离纯正的发音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学生先听到纯熟而圆润自如的英语发音,无疑会给学习新知识起

12、到先导作用。PEP Primary English 教材发行了配套的教学录音带和教学课件,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使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尽可能给学生多听多看。通过声情并茂的情景会话,会使学生如临其境,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语感。3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作用学生的语感能力是在听说活动中表现出来,所以语感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创设情境多听多看多说。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有一个录音磁带,每天将所学的单词、句子、会话等内容在家预习、复习并与磁带跟读。学生自己创设了英语学习环境,自然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4丰富课外活动,发展语感少年儿童争强好胜,具有强烈的竞争与进取意识。

13、英语课外活动中要适时开展竞赛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还能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对所学的知识深究探疑,强化记忆,训练语感。如根据一课或几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竞赛题目,或是会话比赛,或是小表演开展组与组之间的对抗赛,融知识的巩固、运用、思想教育、语感培养等于一体,会收到最佳的效果。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语感学习策略,我认为这方面很有效。 对于英语这门逻辑性非常强的语言来说。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框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教师要

14、帮助学生独立制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教师的教和才是有效的。如学生的泛读应运用默读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泛读时要兼顾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精读可采用先默读,学了之后要朗读和背诵的方法。此外,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还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1)能动参与原则 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体在长期的对各种言语作品反复涵泳的过程中习得的,老师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现实的语文情景中切身感悟规律和意蕴,并使语言规律和意蕴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个性的东西进而形成他们心灵中的一种积极的,创造的力量,切忌越俎代庖,一讲

15、到底。2)实践感受原则 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的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3)促进个性发展原则 语言作为人的思想的生命的表现要素首先应该是人的个性的集中体现,而个性和创造性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学生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与教师的完全吻合,否则便会在意识中泯灭学生的创造火花。4)人格塑造原则 尽管语感能力具有人格自我塑造功能,但教学中坚持渗透会更有益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培养。5)整体感知原则 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接触了某种语言的现

16、象,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为此,语感能力培养务须坚持整体感知。6)形象思维原则 直觉思维本来就属形象思维的形式,没有形象思维的有效训练,就不能保证直觉思维的高效发展。学生良好口语语感的培养,仅靠以上这些途径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内课外多听、多读、多说、多实践。教师应当以课本为基地,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去跋涉课本之外的万山千山,去观赏课本之外的万紫千红,使语言实践活动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如同阳光和空气;成为他们生活的自然习惯,如同吃饭穿衣。创造条件学生良好语感的逐步形成与优化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更为肥沃的土壤。小学生正处在语言的形成期,把培养语感作为贯穿小学英语教学的主线是符合小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小学生逐渐掌握了最基本的朗读技巧,学生读起来抑扬顿挫,英语语感逐渐形成。当然培养语感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