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备课及案例分析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1521161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备课及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备课及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备课及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备课及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备课及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备课及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备课及案例分析(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备课 及案例分析,李 平,案例:引言 奇妙的物理现象 师:知道老师手里拿的玻璃瓶里装的是什么吗? 生:不知道 生:可能是汽油。 师:看我喝一口。(师喝了一口) 生:是茶水。 师:是的,是茶水。刚才这位同学用了我们学习物理的方法中常用的一个过程:猜想。猜想完了我们需要知道猜想对不对,于是要 生:证明 师:对,物理课前同学们对物理老师是怎么猜想的? 生:是个男教师还是女教师?,生:个子高不高?眼睛大不大? 生:我猜你就是教我们物理的。 师:哦?怎么猜的? 生:开学典礼上,你站在年级老师中,听说我们数学老师换了,但是个女老师,那新加的物理课老师就一定是你了。 师:很不错呀!会用推理

2、了,这样的猜想有根据 了!物理研究中对猜想的证明主要是用实验,下 面同学们看老师的几个实验。 教师板书:奇妙的物理现象。 实验一: 问题:蜡烛为什么会灭?哪根蜡烛先灭?,生:瓶子里的氧气会烧没有了,蜡烛就要灭了。 继续实验:放两个蜡烛,一长一短,哪个先灭? 生:长的先灭。(学生观察实验) 师:再换一个罩子呢?(学生观察实验)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热气不是向上升吗?为什么长的蜡烛先灭? 师:这些现象是不是很有趣?这里面就有物理知识。再看实验二:,师:当老师对烧瓶加热时,鱼会怎样呢? 生:鱼不会死的。 实验中烧瓶上部水已经沸腾,鱼还在游。教师请学生摸烧瓶下部,不烫。教师一边盖上酒精灯盖子一边说

3、:做完实验要整理器材。 师:同学们可能在小学看过这个实验了,刚才大家都 在看,这就是观察。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完成一 个实验:谁能借助这把小刀,让这支小铅笔头笔 尖朝下在手指上站起来? 学生多人次实验,最后一位学生成功。学生鼓掌。 师:大家在这些实验中都观察到 许多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 的物理现象,哪位同学能说说自己 见到过的物理现象?,生:杂技演员能够把很多的碗踢到头顶上。 师:这的确是物理现象。 生: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就可以在钢丝上走。 师:嗯,这也是物理现象。 生:有的人能立起自行车上站立不动。 生:一个人站在木桶上不掉下来。 师:你说的我们不太容易懂,能不能说些生活中常见的, 比如易拉

4、罐、瓶子呀可做的一些实验也可以。 生: 师:其实生活中物理现象很多,灌装的煤气阀,要拧紧向 那个方向?与平常的螺丝拧的方向一致吗? 生: 师:好像是不一样的对吗?水池里的水放流时,形成的水 涡方向一致吗? 生:我知道,是一致的。,师:还有哪些物理现象? 生:母鸡生蛋。 师:这不是物理现象,让我们看看书,还有哪些实验。 师生看书,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上透过玻璃水杯观察纸上字的大小,和磁铁隔着不同物理能否吸引回形针实验。下节课交流实验结果,并强调看谁实验做得最成功,观察得最仔细。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评价手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 妙,激发好奇心和对科

5、学的求知欲。 2.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 能力。 3.在观察实验中初步知道猜想等科学探究过程是研究 物理、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教学设计的流程是: 引入 实验 体验观察与猜想 联系生活物理现象 完成练习 重点与难点:体验实验观察与学会初步猜想,我们思考: 1.为什么学生会跟不上教师节奏,为什么学生 不理 解“物理现象”? 2.本节课教学目标达到了吗? 3.学生就这样开始走进物理学科合适吗?,问题1:作为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这样的教学目标恰 当吗? 问题2: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要不要拘于教材? 问题3: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学习过一些物理知识,我们 了解吗?,教学目标: 1.激发

6、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求知欲。第一次上物理课,学生对物理课充满 想象,教师要利用这一点,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物理的心理环境,减轻对物理学习怕难的精神压力。,2.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科是怎样的一门学科,知道物理是有趣又有用的,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平易又精彩的,既要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的距离,又要学生做好战胜学习困难的准备。,3.要有学习方法的提示,对猜想、提出问题、观察描述现象有简单的感受,对初中阶段学习方法要有指导性提示。,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一面,如:精彩的实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实验中,抓住观察现象、描述现象、提出问题、做简单猜想几个环节,激趣的同时感受学习过程。,将介绍

7、物理学科与实验活动结合、将介绍物理学科与列举生活中物理现象结合,了解物理学科的同时感受学习过程。,将介绍物理学科特点与指导学习物理的学习方法结合。,一、对中学物理课程的性质和理念的理解 与把握,1. 物理课程的本质和价值 中学物理课程的本质是物理学的本质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统一。 中学物理课程的价值就在于利用既能反映物理学的本质特征,学生又能理解和接受物理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基本理念: (1).注重学生的发展, 改变学科本位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换新科技发展; (5).构

8、建新的评价体系。,二、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对象分析 (一)对教材的把握与理解,1、教材既注重教学功能,又注重教育功能,注重知识与技能,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物理规律、定律、理论的呈现,更注重规律、定理建立与发展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的体验、培养的发现问题、分析、思考、探究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2、教材的教学功能由教的方面向学的方面转化 (1)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相关信息要学生自己采集; 很少有直接传授的知识。 (2)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动脑、动手掌握技能、提升能 力。 (3)在学习方法上,多有指导,有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实验、分析、对比、归纳总结。 (4)留给学生深入思考

9、、创新的空间。,3、教材的体系由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向逻 辑顺序与心理顺序有机结合转化 既利于概念的形成和系统化,又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让学习物理的过程是知识的量与心理的质交替发展的过程。 内容表现形式趋于人文性、直观性,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以多种信息传递形成对知识的认知组合,利于学生心理发展 。,4、教材的教法指导侧重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各章节的栏目,都是以探究活动、知识传递、生活应用、以及相关资料、问题拓展构成,这样的框架结构,既有学科知识的纵向发展要求,又有综合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横向扩展,并且常常有开放性。较难用于传统的灌输式教法。,5、教材结构重心由知识的组织表达,转向知识

10、与应 用的综合表达。,新课程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一部分是知识的系统结 构,一部分是知识的应用结构 。,知识的表述与传递镶嵌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 。,关注科学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作业由公式、概念、规律的训练,转向应用性综合 实践活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联系,苏科版教材特点:,知识内容的正文主要以各种活动组成,知识多由学生探究得出填写教材上,到一章内容结束通过“知识梳理”栏目呈现,教材对探究、活动式教学有应用性,阅读性不强。每章节的引入方式以实验、活动居多,无法用实验、探究得出的知识,以“信息快递”栏目给出。活动多、做中学物理的特点突出。, 教材实验多,设计简单、直观并巧妙。探究中、活动中、三W

11、中大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中所举实例多,图片多。“生活、物理、社会”栏目,出现频率多,“信息库”资源丰富,使整个教材信息量很大。, 教材版面活泼,用两个卡通孩子的对话,揭示物理现象中问题,能接近学生心理,便于学生学习思考。, 在知识体系上整体按学科的逻辑顺序,有些知识结构有自己的特点,突出相关共性。, 作业联系生活实际,但思维要求没有明显梯度,难度跳跃性,与应试有距离。,智慧地使用教材,1读教材,与教材的对话。 2配合教材选择与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 3对教材资源的二次开发。 4有效利用与组织教材提供的显性信息,挖掘 教材中隐性信息。,教学片段:匀速直线运动,师:同学们的实验桌上有一个充

12、了水的玻璃管,管中有一个 气泡,当把玻璃管竖立起来时,气泡由下向上运动,观 察气泡运动情况可知气泡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还是曲线? 生:直线。 师:是呀,气泡运动的路线是直线,看起来汽泡的运动速度 也是不变的。但要研究汽泡的运动情况,我们应当实 验。我们该怎样设计实验的方案? 生1:用刻度尺测量玻璃管的长度,同时测量汽泡运动的时 间,再计算气泡的速度。 师:这位同学是测出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能说明 汽泡的每一部分运动情况吗? 生2:把玻璃管分成三段,然后测出每一段的长度和气泡经过 这一段的时间,再计算出气泡经过每一段的速度,看看 速度是不是一样的。,师:说得很好。通过比较每一段的速度,来反映

13、气泡的各个路 段的运动情况。有没有更好的、或者更简单的方法? 生3:将玻璃管长度分成三等份,在长度相等条件下测量气泡 运动时间,通过比较时间是否相等,看气泡运动速度是 不是变的。 生4:从气泡运动开始计时,每隔一定时间记下气泡运动的距 离,比较距离是否相等,看气泡运动是不是速度不变。 师:大家提出的方案都很好,用相等的路程比时间或者用相同 的时间比路程这都是我们生活中也常用的比较运动快慢的 方法。计较一下用哪一个方案简便一些? 生:相同路程比时间。 师:对。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实验。 教师让学生观察实验桌上的玻璃管并指导学生如何让气泡从玻璃管下端向上运动,同时要求学生将测量数据填写在记录表格中。

14、,师:表格中将记录的是每段路程的时间,并计算速度,有同学 会问:为什么要测量三段路程? 我们平常做实验会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意义是什么? 生:减小误差或者避免实验数据的偶然性。 师:对,今天的实验测量三次是为了减小误差还是避免偶然 性? 生: 师:应该两种情况都有吧。,案例:物体的浮与沉 教师:如果将硬币、乒乓球、橡皮泥、小玻璃瓶放入 水中会怎样? 生:硬币和橡皮泥会下沉。乒乓球、小玻璃瓶上浮。 教师演示实验。 师:为什么有的东西在水里会上浮,有的东西会下 沉?谁能让小玻璃瓶下沉,让橡皮泥上浮? 学生上台实验: 生:增加重力可以使小瓶下沉(小玻璃瓶里加小钉子,玻璃瓶下沉); 生:减少重力可以使

15、橡皮泥上浮(将橡皮泥掰下一块放入水中,橡皮泥还是沉下去。教师将橡皮泥捏成小船状后浮在水面上。) 师:大家看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5. 发现教材设计中的缺陷,及时进行调整。,学生发言,教师板书:1.改变物体重力。2.改变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生:向水里加盐也可以改变物体沉浮。 教师板书:3.改变液体密度 教师带学生分析:改变排开水的体积和改变液体密度都是改变浮力。 师:什么才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生:是力。 师:现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力是那两个? 生:浮力还有重力。 师:由此,我们知道使物体上浮下沉的因素是重力 和浮力。今天我们来测量物体上浮、下沉时的 浮力和重力,看这两个力怎么

16、使物体沉或浮的。,师:怎么测量?请学生利用小玻璃瓶、量筒、水、 弹簧测力计设计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后,能回答大致方案。师生交流后再教师指导下确定实验方案。 教师打出实验记录表格。,教师特别指出如何让物体下沉和上浮,改变的是小玻璃瓶中钉子数目。 学生实验。 反馈学生实验数据。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实验验数据,得出结论: 当物体浸没在水中:上浮时:F浮 G 下沉时 F浮 G 漂浮时 F浮 =G 教师介绍悬浮状态,并演示实现准备好悬浮的小玻璃瓶。 当堂练习:将质量为2kg,体积为3oocm3的小球浸没在水中后松手,是上浮还是下沉?,课堂表现可以看出的问题是: 1.改变重力使物体下沉,学生改变橡皮泥为什么没有 改变物体的上浮下沉?需要解释。 2.实验目的不十分明确,测量数据多,程序繁琐,教师为学生理清较为费劲,也易转移学生注意重心。 3.来不及讲清悬浮、漂浮等区别,更来不及谈有关液 体密度与物体密度关系。(从引入到探究实验,似 乎只能说明浮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