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学案第3课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129216 上传时间:2017-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身工学案第3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包身工学案第3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包身工学案第3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包身工学案第3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身工学案第3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朔城区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 2012 年月日 第周课 题 主 备 编号 审核 使用教师 编写时间包身工(3) 刘晓英 董晓荣 351、课时目标要求、重点、难点:1、写出文中有关语句的表达作用。2、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3、找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出其表达效果。2、问题探究:1、学习文章的最后三段(4850)分析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明确:48 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 “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

2、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 ,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49 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 16 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 20 世纪的工人却和 16 世纪的奴隶受着同样惨无人道的待遇。50 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 19 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主义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2、作者在描写“包身工”时,不仅进行了群像的描写,而且还具体描写了群体中的个体,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明确:本文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点面结合。所谓“面” ,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

3、料;所谓“点” ,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 “面”上的描述搭起了“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 “点”的刻画,则是填充其中的具体材料。“面”上的描写,主要指的是对人物的群体描写。课文写“包身工”的起床、早餐、上工、在工厂忍受各种威胁的情景,都是先做一下概括性的叙述,比如清早起床的场景,作者并没有具体刻画哪一个人物,而是速写式地描写出人物的群像。 “包身工”是一个群体,必须通过整体描写,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点”上的刻画,则是在“包身工”这一群体中选取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事例和典型细节,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的命运。如

4、文中的“芦柴棒” “生病被打”和“小福子”遭到“拿莫温”和“东洋婆”毒打惩罚的描写,是“包身工”整个群体遭遇的缩影,使得“包身工”们的苦难生活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3、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明确:对比。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在吃、住、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对比。前者,住的是“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像鸽子笼一般”的工房,吃的是“浆糊一般”的薄粥,穿的是“褪色和油脏了的湖绿乃至莲青的短衫” ;得到的工钱每天仅三角八分。而后者,穿的是“拷绸”之类;“不仅可以放债、买田、起屋” ,还能兼营茶楼、浴室、理发部之类的买卖。通过这些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

5、建买办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压榨“包身工”血汗的滔天罪行。另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对比。 “包身工” “脏,乡下气,土头土脑” ,没有做工与不做工的自由,出了差错要挨打;外头的工人则“衣服多少地整洁一点” ,可以选择工作,不会挨打,可以通过贿赂工头换取好的工种。通过这种对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真实地刻画出“包身工”奴隶一般的境地。比喻。比如“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 ”这段话里,作者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比喻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

6、的关系,十分精当,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除了明喻之外,用的最多的是借喻。文中用了“猪猡” “懒虫”来借喻“包身工” 。这些词本来是老板和老板娘对“包身工”的称呼,说明他们根本不把“包身工”当作人看,作者借用过来,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另外,还有用“机器”借喻“包身工” ,揭露了带工和纱厂老板把“包身工”看成赚钱工具的罪恶本质;用“罐头”借喻日本纱厂,说明“包身工”无处可逃的悲惨境地。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也就是变换词语感情色彩的手法。比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慈祥”这个褒义词,在这句中转为贬义了,这说明有的老板提供“粥菜

7、” ,看起来好像是为了改善“包身工”的生活,实质上却是心怀鬼胎,为了从“包身工”身上榨取更多的利润。 “佳肴”本是褒义词,指美味可口的鱼肉等荤菜。从菜场上收集来的菜叶当然算不上什么佳肴,作者故意称之为“佳肴” ,变褒为贬,反衬出“包身工”粥菜之难得及质量之差,暗含讽刺的意味。又如:“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这里的“饲养”一词,贬词褒用,反映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当时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再加上地主、商人的层层盘剥,农民生活极为贫困,无力对自己的亲生子女给予应有的抚养的悲惨景况。另外还有夸张、排比等手法。3、实战演练:1、下面对课文的分析

8、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字,比如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这些数字说明工房狭小,每人仅半平方米,准确地表明了住房的拥挤程度, “包身工”恶劣的住宿条件不言而喻。精准的数字运用,显示了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特征。B、 “(带工)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和“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 ,这两句都用了比拟(拟物)的修辞手法,但表达的情感不同。C、 包身工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实况为主线,穿插了对“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探究,这种结构,既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包身工”

9、的悲惨生活,又能对整个“包身工”制度作本质的揭露,增加了文章内容的深度,且行文脉络清晰,张弛有致。D、文章写“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从四点一刻起床,到四点半吃饭,再到五点钟上工劳动,分别表现了“包身工”恶劣的住宿条件、饮食条件和恶劣的劳动条件,选材典型精当。但仅写到上工为止,表现“包身工”的生活不够完整,这是作者的一个疏漏之笔,但瑕不掩瑜, 包身工仍然是报告文学的经典之作。2、近些年来, “弱势群体”这一字眼频现报端。在这个群体中, “农民工、童工、私企小煤窑矿工 ” 常常与“讨薪、挨打、逃跑、惨死”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你知道这类事件吗?你关注过他们的生活吗?阅读下面的材料,比较他们与“包身工”的

10、异同,谈谈你的感想。6 月 5 日,大河论坛出现一个题为罪恶的“黑人”之路!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 400 位父亲泣血呼救的帖子,帖子以 400 位河南籍父亲的口吻陈述:他们的孩子大多在郑州火车站、汽车站、立交桥下、马路边等地方被人贩子或诱骗或强行拉上车,以 500 元一个的价格卖到山西的黑砖窑做苦工,山西临汾市、永济市是窑场比较集中的地方。百位父母自发组队,遍访山西运城、晋城、临汾等地的数百家窑厂,一条血泪铺就的黑工之路由此被逐渐揭开。帖子里描述了不久前成功的一次解救过程,情景催人泪下“我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在这些手脚并用、头发长得像野人一样的孩子中间,有的已经整整和外界隔绝了七年,有的因逃跑

11、未遂被打致残;有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孩子被监工用烧红的砖头把背部烙得血肉模糊(后被人救出在医院治了数月也未痊愈) 。他们每天工作 14 个小时以上,还不让吃饱饭,有时因劳累过度,稍有怠工就会被监工随手拿起的砖头砸得头破血流,然后随便拿起一块破布一裹了之,继续干活,至于拳打脚踢,棍棒伺候更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被打手打成重伤也不给医治,如不能自愈或伤情恶化,奄奄一息时黑心的工头和窑主就把被骗的苦工活活埋掉。这些孩子身上都因为长期不洗澡长满了牛皮癣似的皮屑,他们最小的只有 8 岁,8 岁的孩子为了一顿饱餐是那么顺从,每天都干着成人都难以承受的重活。他们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全天候有监工或打手巡逻站岗。”五、反思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