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牛流行热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81287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防治牛流行热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防治牛流行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防治牛流行热(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防治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又称暂时热、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侵入牛体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呈良性经过,多以一年内犊牛和青壮牛为主,夏秋季发病较多,死亡率在 1%以下。一、症状:此病突然发生,病势凶猛。病牛精神萎颓,体温升高(40,体表温度不均,恶风发颤饮食欲减退或废绝,被毛逆立反刍减少或停止,口流涎成线状鼻镜干燥无汗,鼻流清涕呼吸困难,咳嗽,听诊呼吸音粗眼红流泪病初便秘,排泄物干而少,并发肠炎则排泄物含有大量黏液和血液尿量少而浑浊跛行(多见后肢)或倒地不起。二、治疗:尽早用药,对症治疗,一般用药 13 次痊愈。解热镇痛,强心利尿补液,防止继发感染,恢复胃肠机能为原则。药用:30%

2、安乃近 3040 毫升,地塞米松 20 毫克,青霉素 300400 万国际单位,氯霉素 100 万300 万国际单位,200500 毫克维生素 的宁1015 毫克,一次肌注,2 次/日,连用 12 天。病情较严重,有脱水症状者用:5%葡萄糖盐水 1000 毫升,复方氯化钠 1000 毫升,10%安那加 20 毫升,5%氯化钙 100 毫升,化可的松 100 毫升,10%水杨酸钠 150 毫升,一次静脉滴注。症论治,灵活用药。外感风寒者以退热解表止痛为治则,药用荆芥、前胡、茯苓、羌活、板蓝根、川芎各 50 克,柴胡 60 克,桔梗 40 克,枳壳、防风、甘草各 45 克,薄荷叶 65 克,共研末

3、,以生姜 100 克为引,分两次温水灌服。本方偏温燥,多适用外感风寒之症。若发热寒颤无汗,肢节疼痛等表寒状明显,而又口干、舌红,里热症候也显著者,可去川芎加入金银花、连翘、芦根跛行严重者加木瓜、牛膝。若以外感风热且表里俱实者,药用连翘、芒硝各 55 克,麻黄 30 克、薄荷、大黄各 80 克,川芎、当归、炒白芍、白术、炒山栀子各 45 克,石膏 40 克,黄芩、黄柏、防风、甘草各 50 克,桂枝、滑石各 60 克,共研末,以生姜 60 克为引,分两次温水灌服气血未伤者可去当归、川芎、白芍粪便不秘结时,可少用芒硝、大黄。有条件的可用酊剂改善消化机能,如陈皮酊、苦味酊、杏仁酊等,剂量为50100 毫升。三、预防:在此病流行疫区,对未发病的牛用下面任何一种方剂水煎灌服,都有较好预防效果。(1)贯众 300 克、大青叶 200 克,板蓝根 150 克。(2)苦参、荆芥、野薄荷、紫苏叶、四季菊各 150200 克。(3)鲜大青叶 250 克,柳叶白前 200 克。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