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报告 毕业论文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1122123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报告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报告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报告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报告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报告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报告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研究报告 毕业论文(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合作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行动研究报告An Action Research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unior English Class Teaching 目 录致谢i中文摘要iiAbstractiii前言1第一章合作学习的概念、理据与研究综述31.1 合作学习的概念31.2 合作学习的理据41.2.1社会凝聚理论(可考虑省去41.2.1 新英语课程标准1.2.2 社会文化理论(替换“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并适当添加、修饰)1.2.3 动机理论与归属需求1.2.3 认知精致理论61.3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研究综述 91.4 小结及行动研究构想第二

2、章 初中英语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102.1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102.2 研究环境与研究参加者10 ( 研究环境是对你们学校及你班级情况的背景介绍;研究参加者即“研究对象”)2.3 小组合作学习行动方案与实施过程 122.3.1 行动研究前的学生情况分析2.3.2 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过程(1)2.3.2.1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18 3.2.2.2 合理分组、动员与培训 203.3.2.3 培养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依赖和个人责任感 233.3.2.4 设置适合小组作学习的课堂活动24 2.3.3 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过程(2) 3.3.3.2 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活动 3.3.3.1

3、建立合作学的评价机制 29 (将原来的行动过程分为两轮或两阶段,可将课堂实例分一部分到第二轮(阶段),而且要显示出比第一轮有所调整和改进的地方;另外将评价机制也放入第二阶段;具体你可酌情处理,要尽量细致、真实地体现出你的行动过程)第三章 英语小组合作学习行动研究的成效334.1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变化344.2 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变化354.3 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384.4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的变化39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435.1主要研究结论 435.2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4参考文献 45附录1 调查问卷46附录2 访谈提要48 ii摘 要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

4、确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可是,在教学中不不难发现,老师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以“填鸭式”为主,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以被动接受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而且缺乏与人相处的基本技能,合作意识淡薄,用我们老师最直白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压一点,学生学一点”,这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为了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研究者尝试着在初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本研究以合作学习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和特点,尝试开展一

5、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从而最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根据材料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或是围绕某一个学习任务查阅资料,搜集、筛选、分析、处理和运用各种信息;再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互相启发和互相学习,或是在集体授课的过程中为了掌握某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英语,在运用中习得语言。研究者采用了问卷、访谈、日记等方式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变得更为主动、学习的焦虑感有所降低,学习的态度、行为方面都产

6、生了一定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学习成绩,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有助于因材施教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行动研究 引 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去年杜郎口的“旋风”刮到了我们这儿,一所比我们还偏远的农村中学,学习成绩从全县倒数第一,进入了全县正数第一第二名上,更为可贵的是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课堂,在快乐的学习,在课堂上他们都能做到认真倾听或思索、或争论,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特长,我们难以置信,真的有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存在?经过认真的学习,我了解到杜郎口教学模式的本质核心也就是合

7、作学习,这与课改的精神是一致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教学的改革主要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被当作教师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全区为此也提出了利用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的口号。我们学校就是试点之一。为此,在确定研究方向时,我选择了合作学习。我是想借助本研究,让学生真正的在合作中,学会

8、交流沟通,体验成功,收获自信快乐。爱因斯坦指出: “对一个人来说,学习知识并不像显现的那么重要,他也无须为此去学校而可以从书本上获得。在学校里,教育的价值并不是学到很多的知识,而是受到如何进行思考的训练,而这是不可能从书本上学到的”。可是,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农村,为了知识点的掌握,教师往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师常常是一言堂,满堂灌,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的容器,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相互交流和讨论,能够激发灵感,活跃思维,互相启发,有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能促进学生个

9、性的发展,真正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中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四大生存和发展支柱。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即学会与他人共同参与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彼此交流协商、互相合作,应成为今日教育的重大主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已是势在必行,而我国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相处的能力和合作意识,而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他们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他们相互交流,沟通,在学习中学会与人相处,相互关心,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培养集体荣

10、誉感,这为他们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将打下坚实的基础。论文结构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对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以便为全文提供一个学术背景; 第二章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进行设计,为行动研究做好准备;第三章是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行动研究的过程,详细记录行动研究的经过; 第四章 总结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结果。第五章讨论结论与反思。第一章 理论背景与文献综述1.1合作学习的概念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了这样的记载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许多私塾也都采取“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办法教学;可见,那时的教育者们已经有了最

11、初的合作学习的思想并运用于教育实践了。在西方,早期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营造一种合作式的宽松的学校气氛,能激发人求知的本性,有利于人潜能的发挥。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又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获益,他强调“大家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学习”。 文艺复兴时期捷克的大教育家的夸美纽斯也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获取知识。18世纪初,英国牧师贝尔和兰柯斯特对“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方式进行了较为正式的应用。19世纪初,合作学习的观念传入了美国 ,基于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在70年代兴起, 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

12、进展,成为一种十分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曾从不同的视角界定合作学习: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斯莱文 (Slavin 1980:315-402)认为: “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根据他们整个小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Cooper

13、ative Learning Center)的约翰逊兄弟(D.W.Johnson & R.T.Johnson)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Johnson, D.W.Johnson, R.T. 3-5)我国教育学者王红宇认为: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进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我国合作学习的主要研究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王坦: 1994,p36)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不相一致,他们研究的角度方向各不相同,但合作学习至少涉及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4、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5、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从目前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文献来看,合作学习是一个复合性、多层面的概念。我国近些年来也开展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这些合作性教学改革实践大都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