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补充笔记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50850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补充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补充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补充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补充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补充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补充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补充笔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补充笔记 出自:俟名点击数:1161 1白描: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词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其特点是抓住被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形神毕肖。2表达方式: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常用的有叙述(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议论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3表现手法(又称“艺术手法”):文学创作中,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如语言文字)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种种具体方法,包括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抒情的方法(见“表达方式”)讽刺、

2、夸张、象征、比喻、对比等。4艺术方法(又称“创作方法”):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认识和表现生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最基本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5艺术效果:即文艺作品所产生的教育感染作用,也指一部文艺作品内部各种表现手法在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思想时所起的作用。6艺术形象: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图画,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主要指人物形象、有关生活情景的形象。7艺术感染力:人们在观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被其中的人物行为、命运、生活情景所感动,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愉悦,从而增强对生活中是非、美丑的判断能力。这一心理活动叫“美感”,文艺作品这种引进美感的作用,叫艺术感染力,它属

3、于主客观的统一。8语气:整个句子具有的感情色彩、气势以及所表示的说话人的态度,通常分为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四种语气。9真实感:文艺作品的外在表现上所给予人的如同现实生活一样的真切的感受,是构成作品真实性的必要条件。主要指细节。10真实性:指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真实程度。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作品就具有文艺的真实性,它源于客观生活,但绝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而是通过对个别、具体的生活现象的描写,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规律以及揭示的深刻程度。(文艺的真实性根本在于形象的真实,形象愈鲜明生动,愈富有典型意义,则愈真实感人,作品也愈有真实性。)11题材:指作家,艺术家根据创作意图将摄取的生活素材加

4、以选择,提炼、加工,组织到作品中,用以表现主题思想的材料,即作品中所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叙事性作品的题材包含人物、事件、环境三方面因素抒情性作品的题材则较为简单,一般没有具体人物和完整的事件题材有时也泛指文艺作品描写的生活氛围,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战争题材等。12素材:作家、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尚未经过取舍、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是形成题材的基础。A主要概念、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这是文学艺术的两种基本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比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白居易的诗。 浪漫主义善于抒

5、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塑造形象。比如屈原、李白的诗歌。、意境意境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

6、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中的形象。如杜牧的山行中写山中景色,有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等,都构成了形象,且以枫林中经霜的红叶最具神韵。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塑造形象,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李白诗豪放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流派”指思想观点、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的作家所形成的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诗歌的流派以盛唐最为典型: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

7、园诗人;以高适、王昌龄、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词的流派在宋代最为成熟: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同一流派作家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艺术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以及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婉约派词,写得比较婉曲、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格遵守音律;豪放派词,则反映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不严格遵守音律。但同一流派的作家并不只有一种风格,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同为豪放派苏词旷达洒脱,辛词则慷慨愤世。B表达技巧、抒情方式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

8、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比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

9、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上两种抒情方式均属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描写方式与白描手法(见补充笔记1)、烘托(正衬、反衬)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

10、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满腔情怀。、虚实这是古人写、论文章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

11、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文艺作品在写到较复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拟庐山瀑布,为虚写。C语言特色1清新。其特点是用词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或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歌。4明快。其特

12、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诗歌。5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6简洁。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诗。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几点提示一、情感提示1盛唐边塞诗的抒情特点:(笔势豪健、色彩浓烈、风格雄浑奔放、富于浪漫主义色彩)(1)描写边塞奇特壮丽、寥廓广漠的异域风光,介绍边地人民生活习俗;(2)抒写边地战士不畏大漠艰苦的乐观精神和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烘托、反衬);(3)表达守边将士对统帅无能、君主昏庸的怨愁恨,揭

13、露军中苦乐悬殊的不合理现象;2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抒情特点:(体物精细、状写传神、讲究技巧、风格淡远、物我相融、意境深幽、富感染力)(1)描写田园景色,作颂扬赞美之意;(2)反衬官场黑暗,作归隐田园之意;(3)绘画自然风光,作游乐戏耍之意;(4)表现田园生活的情趣和大自然的魅力;3宋豪放、婉约派词作的抒情特点(见补充笔记2)4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诗歌的抒情特点(见补充笔记2)二、诗歌类型提示:写景诗、记事诗、记人诗、咏史诗、咏物诗、怀古诗三、鉴赏误点提示:1对诗中一些关键性词语理解不深,只从字面作简单的附会性理解,不结合语境来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从而错误理解全诗。例1: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闲居少邻并

14、”里的“少”并非“年少”;例2:杜甫的漫成一首中“风灯照夜欲三更”里的“风灯”并非“江风吹灯”;例3:唐齐已早梅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似平淡无奇,却很耐人咀嚼,其中尤以“一”字为佳,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之“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开放,更突出一个“早”字,巧妙地照应了题目,突出了梅之品质的高洁。总之,只有对一些关键性词语认真辨析、仔细推敲,才能理解该词在句中的深刻含义,否则望文生义,往往会出错。2对一些诗歌常用手法及术语缺乏准确理解、把握,在鉴赏过程中生贴硬套,胡乱编造。例:元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

15、国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若鉴赏成“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则误赏。3受长期以来的对某一问题几成定论的看法的影响,常常容易有一种“惯性思维”作崇,形成一种定势思考,结果往往搞错了诗歌的局部词句或整体内容方面的意思。例1: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若将其鉴赏成“作者表达了自己久居江南,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则误赏。例2:菊花“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若将其鉴赏成“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贵品质。”则典型出错,其实此诗的三、四句只是从季节的角度描写议论,表明作者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调谢后已无其它花卉可供欣赏,却在欣赏时受传统说法中“菊花具有高洁品质”的认识影响、误导,而误赏。总之,在鉴赏过程中既要能够借鉴一些习惯认识,同时又要从诗歌自身实际出发,进行恰当评价,而不为思维定势所左右。4在对诗歌主旨把握过程中,对诗歌中描写的对象妄加引申,添上某种光圈,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