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调查报告―优秀生转差的原因探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11476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调查报告―优秀生转差的原因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班级调查报告―优秀生转差的原因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班级调查报告―优秀生转差的原因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班级调查报告―优秀生转差的原因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班级调查报告―优秀生转差的原因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调查报告―优秀生转差的原因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调查报告―优秀生转差的原因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论文,值得推荐班级调查报告优秀生转差的原因探讨 摘要 对优秀生的教育不仅不能忽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应该给予特别的重视,尤其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应探讨、研究出相应的对策,防止优秀生转差、扩大化。 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但在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一些教师往往将教育注意力集中在后进生身上,而忽略了对优秀生的教育。通常,教师多用赞许的眼光看待优点和长处,而不太注意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优秀生的教育不仅不能忽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应给予特别的重视,尤其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由于“一俊遮百丑”的光环效应,往往被人

2、们有所忽视。2002年,我曾接受了本校初三一个A班(即所谓的优等班)。全班46名学生几乎都是年级中的佼佼者,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其中的一部分同学渐渐从优等生下滑到了中等生,甚至差生的边缘。这个问题曾一度使我困惑和迷茫,在焦虑中我静下心来,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研究。终于找到了病因,对症下药,使这些学生又重新回到了优等生的行列,升学考试全班同学无一例外都考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我也从自己的工作中总结了几点优秀生转差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 文汇报上的一则调查报告称:学生们虽然被父母强烈地关爱着,但很多时候并不感到幸福。60%以上的独生子女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不感到快乐;22.3%的人感到学习有很

3、大压力。新型的家庭结构及其教育带来了孩子责任心的削弱,而责任心的削弱又决定了他们在上进心、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上的普遍弱化。在溺爱-强制型家庭中,家长为“爱”往往事事都要关心,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思想上,学习上采取盯、压、卡的教育方法,特别是优秀生,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很高,认为只要管好了,升学必有希望。所以倍加关心,恐怕稍有差错,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关心得让孩子无法忍受。但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自尊心很强,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如果家长过分看管,干涉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形成对立的局面。 二、优秀生的心理偏差 初三学生正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是自我意识和智慧

4、的增长期,也是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的时期。因此,极易出现种种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到了初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了,面对社会的挑战,家长的压力,老师的要求,他们极易出现心理偏差,表现出自卑、忧郁、焦虑等病状。我重点调查了全班的46位同学,发现有23位同学(占50%),对初三紧张的学习生活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从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主要表现为:面对竞争担心学习赶不上,信心不足或完全缺乏信心(8人);虽然努力,但成绩见效不快,又苦于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10人);希望与老师沟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安慰(3人);父母的责怪和过渡的希望使学生觉得心中烦恼(2人);这些心理障碍如不能得到及时的引导

5、、化解,学生的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重,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受到影响。 三、优秀生缺乏挫折教育 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班里的好学生、班干部,在老师的称赞中,父母的宠爱中长大,事事称心如意,一帆风顺,缺乏挫折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便形成了自负、骄傲、虚荣的性格弱点。到了新环境,优秀生聚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不再是顶尖的,骄傲自负的他们无法承受这样“沉重”的压力,本来一次两次的考试不能说明什么,但他们自我评价太主观、太片面,于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自负走向自卑,开始怀疑自己的潜力,也就从积极走向消极,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精神萎靡不振,自暴自弃,轻者“泯然众人矣”,严重的就会变坏转

6、差。 青少年学生阅历比较欠缺,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选择盲目,一受挫折便悲观失望,易走极端,这使挫折教育尤显迫切。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品尝胜利的愉悦,更要教会他们咀嚼失败的苦涩。现代的社会瞬息万变,竞争激烈,没有经受挫折和打击的准备,生活的信心和勇敢就无从谈起。 四、升学考试的巨大压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家长和老师的首条金科玉律”。学习的紧张,升学的压力,使我们的学生不堪重负,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为他们排解压力,使他们地精神有张有弛。则一些优秀生就会因为心理负担过重而成为后进生。优秀生不愿意因自己的松懈落伍,让师生产生不好的看法。因此,他们时时处处严

7、以律己,以保持现有地位,无形之中,他们背上了“保优秀生”的包袱。在学习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他们那本来就脆弱的意志是很容易受到损伤的,往往一次便令他们一蹶不振。长此以往,这些优秀生也会加入后进生的行列,而且他们一旦转差,其后果更严重。我们必须把“优秀生的教育”作为重点攻关课题来研究,探索出新时期教育的新方法。对学生尤其是优秀生教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小就要加强对他们的爱国主义、劳动观念、基础道德方面的教育,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二是理想教育与挫折教育相结合。教育他们放远眼光,树立远大理想,让他们明白一个人成才的过程总有顺境和逆境,实际上挫折是人的一笔

8、财富,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锻炼意志,增强信心,鼓足勇气,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三是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材施教,要细心研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摸索规律,在关键的时刻帮他们一把,正确疏导教育。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教会他们正确分析和评价自己,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四是家长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和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P.168 张德秀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p.235 孙兆德中学生耐挫能力培养班主任之友1998(10) 4夏腊金,初三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班主任2003(3) 5陈民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班主任2003(3) 6吴红年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看法班主任之友,1997(9) 7陈广伟挫折教育摭谈,教育现代化,2000(11) 8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 p.93 优秀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