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评析谭嗣同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1146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5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评析谭嗣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评析谭嗣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评析谭嗣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史纲要论文评析谭嗣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析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每每看见这番话,总觉凄壮,想想梁启超、康有为逃赴日本的身影,再看看谭嗣同毅然决然地赴死,我不禁要问,他到底是英雄还是莽夫? 谭嗣同的父亲曾任清政府郎中、道台、巡抚等官职,生母出生贫寒,勤劳朴素,自小督促谭嗣同刻苦学习。10岁时他拜浏阳著名的欧阳中鹄老师为师,并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爱好,产生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之后他不断学习中国典籍、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他读书务求广博,经世济民,很有才华,他的诗感情真挚,志趣豪迈,境界恢弘,笔力遒劲。 早年的才华横溢似乎也预示着他不平凡的一生。 1895年4月

2、,日本逼迫中国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正面临着国外侵略和国内清朝政府腐朽统治的双重危机。中国的大地上到处在悲歌,人民在呻吟,田园荒芜,市井萧条,民不聊生,官府却横征暴敛。许多国人自甘堕落,逐步消沉,更别提国难当头能够拿出匹夫之勇。而此时,正是青春时期的谭嗣同,知识广博、武艺精湛、胸怀大志。他从小饱读诗书,花了十年功夫,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北至新疆,南到台湾,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面对中国的此情此景,他哀伤、他苦闷、他悲愤,望着腐朽即将坠落的清王朝,清朝政府无能至极,竟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谭嗣同万份忧虑,不经黯然神伤。正直的热血青年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他写到: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同

3、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他与唐才常等人创建了维新团体南学会。他还把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含有民族主义意识的书籍发给学生,向他们灌输革命意识,使时务学堂真正成了培养维新志士的机构。仍记得谭嗣同奉诏进京,启程前,朋友为他践行时,为他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形势,面对种种不堪设想的困难,顾及变法的路上布满荆棘,不容乐观。他却对妻子说,此次赴京,凶险未卜,要“视荣华为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悲无喜,所其自然”。这却也是何其的豪迈啊!1898年9月,光绪皇帝召见了谭嗣同,并破格赏识谭嗣同等人。让他们在军机处上行走,参与新政,从此谭嗣同便在皇帝左右处理奏折,忙于变法事宜。事过几日,谭嗣同急匆匆

4、的向袁世凯所在的北京的驻地法华寺走去。此时,他身上正肩负着变法成败和光绪皇帝、维新派命运的重任,去说服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要求他在慈禧太后即将发动的政变中保护皇上,维护变法。然而袁世凯的狡猾在于他深知慈禧的力量比光绪的力量大得多,他投靠慈禧,才能实现他更大的野心。变法失败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山”,留下一句话,他便匆匆走了,也留下一个永恒的疑问:他的选择对吗?他是英雄还是莽夫?儒家圣人观造就了谭嗣同的政治人格,于是便有了谭嗣同心中的“圣君情结”,在时代变革的风云之际,就会产生受命感、成圣王感、破坏感和改造感。然而这么多情感产生的依托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现实中的圣君。因为“成圣人精神

5、最终得落实在政治事功上,而政治事功必涉及国家政治的具体问题。”这似乎是旧式文人的一个既定政治思维模式。于是乎,再崇高的政治理想一和这种既定思维结合,便会陷入到马基雅维里式的权谋和强势之中,造成一个和谭嗣同所憧憬的理想政治模式完全脱序的现实政治局面。好在谭嗣同是一个慷慨激昂的真君子,在决定彻底解脱之后,他没有畏畏缩缩而是显示了其政治人格中最崇高、最悲怆的美。一条浩荡的长河,有它最早的源头;一株苍郁的大树,有它最深的根系。湖湘文化的源头与根系,当是两千多年前的屈原和他的作品。谭嗣同是近代湖湘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也曾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收养分,曾吮吸湖湘文化那源远流长的乳汁。一个高度集权的黑暗时

6、代,可以令人畏惧,可以叫人消沉,可以命人屈服,也可以使人同流合污,助纣为虐,但是,它也可以磨炼和促使真正的人愈发坚强与伟岸。即使风雨如磐,也有雷鸣与电闪,谭嗣同,就是撕破黑暗王国的一道雪亮的电闪,就是报道破晓的一声惊世的雷鸣。给黑暗的星空增加了光明,给人民带来了希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的步伐。谭嗣同是英雄,在狱中,他大义凛然,神情自若,视死如归。他抚今思昔,眷念着祖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抒发了自己“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的感情。,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他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热衷于改革不计个人得失的政治家,他临危不惧,崐视死如归,千方百计关怀同志,认识到变法必须流血,超越了历史上主张革

7、新崐的政治家的认识。谭嗣同,他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却比许多人的一身都来得壮烈,他的一生是在跌宕起伏中度过,充满了许多的传奇色彩,也正是应为如此,才造就了一个身负名族大义的英雄,正是有了这样的一批壮士,让沉睡了几千年的中国雄狮重新燃起了斗志,他就是名族的担当者。然而,所谓英雄,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将倒。谭嗣同却没有做到,仓促赴死何尝不像一介莽夫,如张飞只懂冲锋陷阵,如项羽只懂挥剑弄枪,拔刀一刎留下的除了后人深深叹息还有什么?有勇无谋何以称为英雄? 袁世凯太过狡猾,诡计多端,当面一套背地一套,谭嗣同不该轻信袁世凯会答应帮助实力薄弱的光绪皇帝而与慈禧做对,尤其明知袁世凯是在自己的一再追问下被迫表态

8、,根本是不可信的,这就导致了后来变法的失败,谭嗣同太过冲动。为何不能识破?光绪皇帝虽然是一个维新派,但他过于恐惧慈禧,在他自幼成长的经历导致他优柔寡断,唯唯诺诺,把希望都寄托在谭嗣同等几个年轻人身上而不自己多去拉拢实力派的人物。但谭嗣同却没能认识到这一点,觉得只要光绪皇帝有想法就行,谭嗣同的局限在于他一方面不能理性看待西方势力和重臣的可用之处,另一方面他盲目的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及对光绪皇帝的决心。为何不能想通?像老师说的一样:历史不能假设。我一个事后诸葛亮又怎能说三道四?面对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事事都在改变,唯一不变的便是谭嗣同和我们那热爱这土地的心,因为我们爱得深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最后一句话送给谭嗣同也送给所有人。至于谭嗣同是英雄还是莽夫,我想他也是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向他致以深深的敬意便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