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阅读读中感悟--《凡卡》说课稿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0379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阅读读中感悟--《凡卡》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主阅读读中感悟--《凡卡》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主阅读读中感悟--《凡卡》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主阅读读中感悟--《凡卡》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主阅读读中感悟--《凡卡》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主阅读读中感悟--《凡卡》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阅读读中感悟--《凡卡》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主阅读 读中感悟-凡卡说课稿 一、说教材凡卡这篇小说由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凡卡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一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会凭借自己所积累的经验

2、和知识,来认识了解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成学生在知识上、能力上、思想上、情感上的生成和升华。三、说目标本学期提出了两项阅读的新要求,一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通过前几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本组课文应该进行较为综合的练习,而凡卡则是难得的例文。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及对黑暗制度的痛恨。2.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和叙述、信、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描写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说重难点凡卡一文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复杂,

3、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本文内容很丰富,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内容是凡卡写的信,而信中最能集中地反映凡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的是第8、10、15自然段,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第八、十、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的表达方法比较独特,学生初次接触,学生领悟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和叙述、信、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描写的方法。五、说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的教学方法是:1.在教学中采用扣主线、弃枝叶,确定教学的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段凡卡

4、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让学生讨论凡卡受尽哪些折磨?为什么挨打?怎么挨打的?进而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2.抓住文中的重点句让学生体会,借助反复的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把教学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凡卡给爷爷写的信断断续续,信中出现了许多省略号。在此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变成实在的生活内容。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用这样的设计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量。学法: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法。六、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指名

5、认读:诃h2.介绍契诃夫。100多年前俄国的著名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现在,几乎他的所有小说和剧本都有了中文译本,大家可以多读读他的作品。3. (出示主题图:凡卡)接下来这个人,你们一定认识吧?齐读课题。二、理清脉络1.读词语。撇嘴 揉眼 抽噎指望 祷告 楦头摩平 一铺暖炕指名读。请大家再读第一行的词语,透过这三个词语你能看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第三行两个词语中有两个字点了黑点儿,你发现了什么?(多音字)2.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篇文章讲件什么事情吗?除了写信,还有其他的内容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

6、三、体味“生活”同学们,刚才学词语的时候,大家读到这个词语指望,谁能再来读一读。文中有一句话用到了这个词语。指名读-“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理解“指望”(希望,愿望)凡卡一个人从乡下来城里当学徒,他曾经有什么指望呢?指名答。多美好的指望啊,可是仅仅才三个月,他就说自己在城里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把凡卡的信连起来读一读,看看这个孩子在城里遭受了什么?(大屏幕出示)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

7、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a.老师把第八自然段的前面部分分成了三节,为什么?齐读此句。b.连狗都不如的生活还表现在哪些地方? 读着凡卡蘸着血泪的叙述,听着凡卡悲苦无助的哭诉,我们完全有可能还看到 a.(大屏幕出示,音乐响起) 凡卡在莫斯科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我还看到了,有一次 。 生想象写话,老师巡视。 b.咱们再一次去感受凡卡那度日如年的生活,那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大屏幕出示)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

8、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学生齐读。四、揭示“矛盾”凡卡再也受不住了,他向爷爷发出了痛苦的哀求,发出了绝望的哭喊!(大屏幕出示) 1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 2带我

9、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3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4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 5亲爱的爷爷,来吧! 分组朗读句子。五、小结延伸那么,乡下的生活又是如何?爷爷会来带他回乡下去吗?这封信能改变凡卡的命运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七、说板书本文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交织着写信、回忆、叙述三条线索,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本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我运用板书有意识的把文章按线索列为两大块,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一目了然。附板书设计:15.凡卡写信 回忆 八、说反思这篇课文是一篇传统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

10、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制度的黑暗。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我引导学生抓课文的重点句、段,自主学习,让他们多思多想、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自读自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成功的喜悦。抓课文重点段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然后抓课文的重点句“我没有指望了,我的生活连狗都不如”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再引导他们从这句话中,自主提问题:“凡卡的生活为什么没有指望了?”“文中的狗过得好吗?”学生提了不少问题,我从中选几个,提出自学要求。最后我问:“凡卡为什么会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呢?”经过讨论,学生很快明白了,凡卡悲惨的命运是

11、当时黑暗社会造成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多种策略可以选择使用。其中问题解决策略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热情,并成为课堂学习中目标展示的一种形式,它往往是课堂观察后自然产生的认识矛盾在学生大脑中的反映,能为学生主动学习定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解决策略,首先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与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问题,并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我在教凡卡一文时,先让学生默读全文,并设置问题启发思考:凡卡的现实生活如何?他对乡下爷爷是怎样说的?学生必须在自已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理解到:凡卡的现实生活是悲

12、惨的,痛苦到了“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的程度。这时,我设计以下问题系列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凡卡说他的生活没有指望?他的生活是怎能样的?2、凡卡对生活还有没有指望?如果有,指望的是什么?3、凡卡指望的生活幸福吗?凡卡为什么指望过上那种生活?学生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可以理解到:凡卡的现实生活是帮老爷看小孩,收拾鱼,因此经赏常挨打,没好吃,没好睡,连双鞋也没有。但凡卡对生活还是抱有指望的,指望爷爷把他带回乡下,所以,他趁老板一家去做礼拜的机会,跪在台前给爷爷写信。不过,乡下的生活很艰难,守夜,砍圣诞树都是挨冻受冷的活儿。但比起莫斯科的生活,他觉得至少不孤独,乡下还算是穷人呆的地方,所以,在凡卡眼里,爷爷是那样乐观,乡下之夜是那样美好;砍圣诞树,即使要被冻僵,也变得那么美好。可见,凡卡的现实生活确实没有指望,太痛苦,太悲惨了。这表明,问题的设计要根据知识生成过程的层次性及层次之间的联系性来加以组织,形成有一定梯度的问题情境系列,问题提出后,要组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议论交流,概括归纳。这样,就能使问题解决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和构建新知的求知过程。根据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情感投入,学有所悟,能以较好的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整节课完整紧凑。今后教学对于课堂生成的问题要多研究,这样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果。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