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70278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48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江西省赣州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江西省赣州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江西省赣州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江西省赣州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原创).doc(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江西西省省赣赣州州市市土土壤壤肥肥料料测测试试中中心心建建设设项项目目 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 承担单位:赣州市土壤肥料站承担单位:赣州市土壤肥料站 建设地点:赣州市建设地点:赣州市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 编写时间编写时间:二:二一一年九月年九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论论 一、项目提要 二、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一、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情况 二、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 三、人员及其构成 第四章第四

2、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一、工作流程与技术方案 二、设备选型 第五章第五章 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建设目标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二、项目建设目标 第六章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 一、土建工程 二、田间工程 三、仪器设备 第七章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二、资金来源 第八章第八章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一、经济效益分析 二、社会效益分析 三、生态效益分析 四、风险性评价 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论论 一、项目一、项目提要提要 1 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赣州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建设项目 2 2、组织单位、组织单位 赣

3、州市农业局 3 3、建设单位、建设单位 赣州市土壤肥料站 4 4、建设地点、建设地点 赣州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建设地点处于赣州市 ,隶 属赣州市土壤肥料站。根据本市土壤亚类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分 布状况,网点直接延伸到村小组和农户。拟建立 10 个土壤地力 长期定位监测点。 5 5、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成后,将承担全市肥料、土壤常规理化、微量元 素、灌溉水质、土壤环境污染因子、植株养分等项目监测分析, 承接参数不低于标准要求 95%,日处理肥料样品能力 10 个以上, 土壤样品 60 个以上,日检测参数能力在 200400 个之间。年 测试能力可达 10 万项次以上。 建站后能为区域内 50

4、0 万亩以上耕地提供耕地质量监测服务。 6 6、工艺技术方案、工艺技术方案 健全土壤肥料质量检测手段,完善服务功能,建立覆盖本区 域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对耕地地力开展动 态监测,为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建设肥料区 域试验基地,不断示范推广土壤肥料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推进 土肥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广大生产和经营者提供优质的技术服 务。 7 7、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实验室 500 平方米,建立覆盖全市的土壤地力长期定位 监测网点 10 个,肥料区域试验基地 20 亩,配套保护区 10 亩, 新增仪器设备 226 台(套、件) 。 8 8、投资规模、投资规模 项目

5、建成后,新增固定资产 274 万元,其中土建工程 52 万 元,田间工程投资 41 万元,仪器设备投资 154,其他投资 27 万 元万元。 9 9、资金来源、资金来源 总投资 274 万元,申请中央投资 190 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 金 84 万元。 1010、建设期限、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 1 年。 1111、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 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为全市 500 万亩以上耕地提供地力监测服务, 以每亩节本增效 40 元左右计,每年可为项目区农民增收 4000 万元。 (2 2)社会效益)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在三个方面产生明显的社会效

6、益:一是通过 建立完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网络体系,定期发布耕地质量监测 信息,形成耕地质量长效预警机制,将增强土壤肥料管理部门 社会化服务功能;二是通过为本区域开展肥料、农田环境质量 检测评价服务,普及土壤肥料科技知识,密切和生产和经营者 的联系,将树立土壤肥料部门的良好形象;三是通过集成示范 推广土壤肥料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土壤肥料科技成果转化,提 高广大农民科技兴农水平,将为全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 业增效提供持续的动力,社会效益显著。 (3 3)生态效益)生态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科学有效地掌握区域内土壤特点和养分 状况,将进一步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改变不合理施肥 现象,优化肥料施

7、用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 染,发展生态和循环农业,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12、主要技、主要技术经济术经济指指标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建设内容 1.1 新增建筑物面积平方米 500 建设中心实验室 1.2 土壤地力长期 定位监测点 个 10 每个 2 亩 1.3 肥料区域实验基地亩 20 另有 10 亩配套保护区 1.4 仪器设备台(套) 226 2 劳动定员人 6 3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274 人民币 4 资金筹措万元 274 4.1 中央财政万元 190 4.2 地方财政配套万元 84 二、结论与建议二、结论与建议 1 1、综合评价、综合评价 土壤

8、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耕地质量的保护是农业生产的生命 线,本项目的建设意义重大。本项目在上饶市土壤肥料管理站 现有设施和技术基础上,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通过健全 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先进实用的仪器设备,提高耕地地力监测 服务功能,将整体提升全市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兴农水平, 增强全市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有长远而良好的社会、经济、 生态效益。项目基础条件具备,技术先进成熟,有良好的发展 前景。 2 2、结论意见、结论意见 项目建设地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基础较好,技 术力量雄厚,具备实施本项目的物质和技术条件。 项目建设将为本区域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发展生态农 业,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

9、收,农业增效提供强有力的 技术支持。 项目运行基础条件成熟,应用技术先进,选用设备仪器 先进实用。 综上所述,本建设项目可予立项支持。 3 3、问题与建议、问题与建议 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本项目工作内容多,技术要 求高,涉及面广,是项系统工程,实施有一定难度。要争取政 府重视,加强与相关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资金、材料、 技术的及时到位,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加强宣传普及工作。本项目建设面向广大生产者和经 营者,惠及的也是广大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的参与关系项目 建设的成败。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土壤肥料知识,引导他们 认识提升耕地质量的积极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实施项 目打

10、好良好的群众基础。 (3)要精心组织项目实施。本项目资金为国家专项投资,实 施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有严格的要求。要科学制定实施计划,完 善组织管理,严格项目资金的使用,确保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 果。 (4)要搞好信息化管理水平。 本项目应建立在现代先进的 电子商务及其技术支撑平台上,采用网络数字信息管理,建立现 代数字信息系统,全面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本项目实施条件成熟, 希望上级能尽快批准实施。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可行性 一、一、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背景 土地是财富之母,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现 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目前我国人均

11、耕地已 不足 1.5 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 45%,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趋势 在一定时期已不可逆转,导致耕地数量减少,加之耕地质量在逐 年下降,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耕地数量 的扩张空间有限,唯有从提高耕地质量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农业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 同时高度重视耕地质量保护工作,已把此项工作列入了“十一 五”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 2006 年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要大力加强耕地质 量建设,实施新一轮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 肥,

12、全面提升地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加强污 染专项整治,强化污染物总量控制,重点搞好水、大气、土壤 等污染治理。 农业部提出了“十一五”农业发展纲要,把耕地质量保护 列入了农业七大体系重点建设内容之一,2007 年将启动以中产 田质量建设为重点的“沃土工程”项目,在全国重点区域,开 始组织实施中产田质量建设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项目建设, 这是耕地质量保护良好的发展机遇。 赣州位于江西东部,辖区 10 县 1 区,面积 1.88 万平方公 里,人 370 万,耕地面积 352 万亩(水田 325 万亩,旱地 27 万 亩) 。赣州“襟

13、领江湖,控带闽粤” ,东邻福建,南接赣州市直 达广东,西近京九铁路,北临鄱阳湖,离省会南昌仅 100 公里, 鹰厦、浙赣铁路。320、316、206 三条国道以及 “京福” 、 “沪瑞”两条高速公路在赣州交会通过,已成为我国东南部 地区连江达海的重要区域。 赣州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素有“赣抚粮仓”之美誉, 现有 6 个产粮大县,是江西省的主要粮区,粮食总产占全省产 量的八分之一,且粮食商品率高,一般为 40,高出全省 16.2%, 目前粮食生产总播面 500 万亩左右,总产 20 亿公斤左右,其 中水稻面积占粮食面积 86左右、水稻总产占粮食总产的 90 以上,水稻单产在居全省前茅。 二、二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1、组织实施本项目,是保护耕地质量,确保农业综合生产、组织实施本项目,是保护耕地质量,确保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的现实要求。能力的现实要求。 从耕地总量来讲,突出的问题是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 1996 年到 2005 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从 1.59 亩减少到不足 1.5 亩,减少了近 1/10。除生态退耕大部分用非耕地或劣质耕 地外,建设用地和结构调整用地是国家划定的基本农田,直接 影响农民增产增收。全省耕地面积已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人 地矛盾比较突出。目前我市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全市耕地 面积从 1996 年的 387 万亩锐减到 2005 年的 32

15、3 万亩,减少了 13.9%。 在耕地数量减少的同时,耕地质量也在不断下降,直接造 成农业生产能力的式微。全国近 20 亿亩耕地中低产田占 65%。 全省的中低产田面积 2652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我 市中低产田面积达 400 余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69 %左右。同时, 由于比较利益低下,长期以来农民培肥地力的积极性不高,投 入不足,用地不养地,耕地土壤受各种侵蚀的现象比较普遍。 加之技术层面缺少适合农业和农村实际的耕地质量管理模式和 技术,技术推广不到位,肥料施用不够合理,肥料利用率低, 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了耕地的产出 水平。就水稻生产而言,全市化肥亩平均

16、施用量(折纯)24 公 斤,其中氮(N)施用量 14 公斤、磷(P2O5)施用量 5.5 公斤、 钾(K2O)施用量 4.5 公斤,有机肥 100 公斤,中、微肥几乎不 用。为此,2005 年我市对部分区域土壤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 果为土壤中氮素养分含量较丰富,碱解氮含量平均为 151mg/kg;磷素养分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平均为 20mg/kg;钾 素养分含量较缺乏,速效钾含量平均为 71mg/kg。但第二次土壤 普查至今已过去了 20 多年,耕地土壤肥力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这期间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土壤肥力检测工作,农业技 术人员对全市耕地肥力现状没有一个普遍的较清楚的认识,使 得农民施肥和技术人员指导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耕地数量锐减,耕地质量下降,肥料投入不科学,已成为制 约农业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