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型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93635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小型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某小型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某小型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某小型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某小型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小型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小型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 1、 概况 2、 项目区基本情况 3、 项目区存在问题及建设必要性 3.1 项目区存在问题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4、 工程设计 4.1 设计原则 4.2 建设内容 4.3 农作物灌溉制度 4.4 工程技术方案 4.5 主要工程量 5、 工程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5.1 编制说明 5.2 编制依据 5.3 基础单价 5.4 费率标准 5.5 概算编制 5.6 有关问题说明 5.7 资金筹措 6、 进度安排 7、 效益分析 7.1 工程效益分析 7.2 国民经济评价 7.3 水费计算 7.4 综合评价 8、 环境保护 9、 项目建设管理 9.1 组织管理 9.2 资金管理 9.3 质量进度

2、控制 10、 建后管理 10.1 管理机构 10.2 管理办法 10.3 运行机制 1、概况 *县攀枝花镇位于*县境中部延伸至东南部,东接*、*,*、*,西邻*、*镇,北接*镇及*县,地理坐标东经1541331,北纬232350。*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县城新城路繁华地段,辖区大部分处于*区中部和*河河谷地带,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镇*坝区是发展*县城乡经济和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附加值最理想的乡镇。 为全面配合*县攀枝花镇*小康示范村的建设,2003年3月,在县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由县计委、扶贫局牵头开始了对*洞村的全面改造和建设。*县水务局、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在接到供水工程任

3、务后,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建设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设计,并编制项目建设可研报告,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村各项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在*村建人畜供水工程及农田水利工程,工程设计建1100m3高位调节池一个,建150m3高位调节池一个,安装引水管道累计2300余米,以解决*村人畜饮水、农业生产用水等困难问题。 项目区*自然村,位于攀枝花镇东南部,*公路沿线,盘龙河谷*城区下游段,距*县城5.0 km,平均海拔1200m ,年均降雨量1000mm,年均气温17.118.1,无霜期330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质构造为第四系(Qa1)冲积层,在*河谷地带,多形成一、二级阶地及河漫滩,多石灰性白

4、泥土(膨胀土),层厚在8.0m以上。所以在*村附近兴建水工建筑物,针对工程地质条件应对工程区进行特殊的处理。 2、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为*镇红旗社区*村民小组,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共75户、310人。该村位于*公路沿线,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城5公里。 该村主产蔬菜、甘蔗、水稻、玉米、小麦等,2002年建设石榴基地200亩,全村饲养生猪220头,大牲畜存栏数68头,大牲畜68头,有耕地375亩,年人均纯收入1100元,人均有粮食310公斤。 3、项目区存在问题及建设必要性 3.1 项目区存在问题 由于*抽水站年久失修,工程措施老化且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抽水成本过高,农田用水问题没有从

5、根本上得到解决,耕地主要靠雨季天然降水为农作物提供水源。 近年来*河和附近*坝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饮水问题严重影响小石洞村人民群众的健康。 3.2 项目建设必要性 近年来,该村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农田用水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此地仍是光山秃岭多、水土流失严重、基础设施薄弱,加之资金投入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的种植养殖业方式为主,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竟争力弱,因而农民收入改观甚微,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态农业生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因此兴建水利设施,从根本上改善人畜饮水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4、 工程设计 4.1 设计原则 按照灌溉与

6、排水工程设计规范SDJ84217(试行);*省制订地方计划用水指标标准的原则和方法(试行本);中国农村饮用水供应和卫生规划手册;水利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根据*村供水范围、供水规模、水源的选择、相应的管线、流量等实测资料和农业生产基本用水要求。 工程选取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工程的建设按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分类指导,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各供水材料的选择和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参数根据有关水利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水利水电工程强制性条文规定选用。 整个工程的设计本着经济、卫生、可靠、可行的原则,为确保供水范围不变,在提高供水保证率的情况下,让建成后的供水工程发挥

7、最大效益,保证让当地的人民群众饮上安全、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和经济林果保种保收。 4.2 建设内容 *镇*村水浇地工程,需解决350亩旱地的农业生产基本(林果基地滴灌)用水,以及68户314人的生活用水,整个工程需铺设50 mm塑料管道500 m,150 mm钢管450 m,40 mm钢管500 m,25 mm钢管1440 m(按户均20米估算进户管),兴建150 m3全封闭式砖砌(C20钢筋网砼衬砌)C20钢筋砼盖板高位调节水池一个,兴建1100 m3浆砌石(C20钢筋网砼衬砌)高位调节池一个。从而达到满足该村今后十年的人畜生活用水和林果基地灌溉用水的目的。 4.3 农作物灌溉制度 农田基本灌

8、溉面积规划设计为350亩,因需灌溉农田为非季节性旱地水浇(满足旱季保种保苗和林果基地灌溉要求),根据灌区水土资源、作物组成、气象水文、水量调节程度及*县和*镇对该区农业生产规划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按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SDJ217-84),确定项目区灌溉设计用水定额按年亩均用水40.0 m3计算,年灌溉用水量为1.4万m3。 按工程设计要求,供水方案设计除解决新增水浇旱地350亩的非季性农田基本灌溉用水外,还需解决攀枝花镇小石洞村314人的人畜饮水问题。 按照中国农村饮水供应和卫生规划手册、*省制订地方计划用水指标的原则与方法的规定及*镇经济发展状况,供水系统设计供水规划年限n取为10年

9、。供水人口,按计划生育规定,人口自然增长率=12。用水定额根据该村的生活用水发展趋势,将用水量定为40公升/(日人)。根据以上规定和原则,该村的供水人口在10年内按下式预测: P=P0(1+)n 式中:P设计年限内的供水人口总数; P0现状人口数,P0=314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12; n设计规划年限,n=10年。 将已知数代入上式,得设计供水人口总数为: P=314(1+12)10=354 人 供水规模按下式进行计算: Q=P+Qc 式中:Q设计年限内供水规模(m3/d); P设计年限内的供水人口总数(人); q设计综合用水定额m3/(d人); Qc市场用水规模(m3/d)。虽然供水范围

10、内均属村寨,但作为小康示范村有市场用水和小作坊加工要求,故Qc暂取为20.0m3/d。 将上述已知数代入,得日供水规模为: Q=0.0454+20=34.16 m3/d 所以,整个供水工程完工后,供水系统人畜饮水年供水总量(按365天计)为1.34万m3。 因此,整个供水工程年供水规模为2.74万m3。 4.4 工程技术方案 4.4.1 水源选择 本着管道经济、管线最短、运行可靠的原则,经多方案比较,决定选用*镇原*坝中水,经有关部门对水质进行抽样化验后,认定*坝中水质由于上游*糖厂生产污水的流入,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经过坝塘自净和人工净化处理后,用做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水质可靠。 *县*

11、坝,1958年兴建,设计坝高4.5m,泄流量1.0m3/s,总库容20.0万m3,有效灌溉面积500亩。*村*坝抽水站,已安装D85-452多级离心清水泵一台,50kvA变压器一台,抽水站水泵配套电机功率37kw,设计扬程90.0m,提水流量85m3/h。供*村人畜饮水和*村及附近村寨的农业生产基本灌溉用水,用水量均可以满足要求。 4.4.2 供水管线和调节池选择 经实地测量,从水源到供水调节池实际最大高差38.19 m,管线全长450m。从调节池到*村村头,最大高差9.26m。根据*村计划用水状况和用水规模,并经过相关水力计算后,初拟供水主管采用50 mm塑料管和150mm钢管(提水段:水源

12、抽水站至1100m3高位调节池),供水分管分别采用40 mm、25mm钢管。其中分管40 mm长500 m,25 mm长1440 m。 供水调节池的选择除需考虑人畜饮水规模外,还需考虑350亩旱地水浇的非季节性灌溉用水,按每亩旱地水浇每年灌溉用水40.0 m3估算,旱地水浇灌溉年用水量为14000m3。因此兴建高位调节池1100 m3(蓄灌溉用水)和150m3各一个即可满足该村的所有供水需求。 另外,为使人民群众能饮上放心的清洁卫生水,在1100m3调节池与150m3调节池之间兴建取水过滤带(在初步设计中不给出具体设计图纸,可根据工程区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现场决定其结构设计尺寸)一段。

13、 4.4.3 主要水工建筑物技术参数 通过供水规模的确定和初拟管径的水力计算,各水工建筑物参数满足供水要求。 供水高位调节池容积1100 m3,水池采用全露开敞式M7.5浆砌石(无盖,C20钢筋网砼防渗)结构。水池外半径10.5 m,内半径10.0 m,深H= 3.6m。 供水高位调节池容积150 m3,全池采用全露封闭式M7.5浆砌石(C20钢筋砼盖板,C20钢筋网砼防渗)结构。水池外半径4.1 m,内半径3.7 m,深H= 3.5m。水池盖板厚度15 cm。 4.5 主要工程量 工程主要工程量:管道安装工程中开挖土方160.0m3,回填土方 150.0m3,安装主管塑料管道50mm 长50

14、0 m,安装钢管150mm长450.0 m,安装钢管50 mm长10.0 m,安装钢管40 mm长500 m,安装钢管25mm长1440 m,M5.0砂浆砌砖(镇墩)8.4m3,安装闸阀DN150mm两个,DN0mm五个,三通DN150mm一个。建调节池开挖土方236.47 m3,回填土方3.67 m3,现浇M7.5浆砌石415.82m3,现浇C20钢筋砼106.6 m3,现浇C20砼64.06m3,块石垫层8.60m3,1:2砂浆抹面664.39m2,钢筋制作安装5.47t。 5、 工程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5.1 编制说明 5.2 编制依据 5.3 基础单价 5.4 费率标准 5.5 概算编制 5.6 有关问题说明 5.7 资金筹措 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8.8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5.09万元,地县配套及群众自筹2.509万元,其余不足部分经各级政府部门协调后,由群众投工投劳,以劳折资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