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29175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问题。森林滥伐、水土流失、地球变暖、臭氧层空洞,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危害着我们的子孙后代。面对如此迫切的环境危机,我们的小学生又知道多少呢我曾在本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中做过一项调查,把环保意识、环保知识和环保对策等三方面的问题分为若干个小问题进行询问。如“你知道环保吗”、“环境污染包括什么”、“你还想了解哪些环保知识”、“为环保你可以做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开展环保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我们的环境,有着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对目前仍在危害环境的种种问题,比如白色污染、城市汽

2、车尾气污染、大气酸雨污染、废弃电池污染、砍伐林木、乱丢垃圾、公共场所吸烟、工厂不合格排放及不断出现的恶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同学们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关注。然而,学生们的环境保护知识太少。对于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环境污染是如何造成的、对我们有哪些危害,环境污染和我们切身利益有哪些关联,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环境保护为什么对人类具有那么重要的意义等问题,同学们就一知半解或不知所云了。这一切反映了同学们环境保护知识的匮乏,说明学校对环境保护教育的安排和设计太少,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教育的渠道太窄。把环境保护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教学已势在必行。一方面,一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需要从娃娃抓起,环保知识和环保能

3、力需要从小培养;另一方面,现在的小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当中还将有一批人会影响我国下世纪的建设和发展。这些未来的有社会责任感又有真才实学的实干家,现在正坐在我们课堂里。作为未来的世界主要的教育者,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做好他们的环境教育工作。我们不但要用课本而且要用身边这些活的教材,让孩子们懂得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环境污染的危害,掌握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激发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身体力行的智慧火花。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授人以知识和智慧,更要授人以思维和观点,要让学生养成终身的行为习惯。在学生中普及环境科学知识,让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养成环境保护的习惯,这正是2l世纪接班人树

4、立新发展观、塑造新形象的必须条件,也正是我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在建设自己的社会的同时,不会忘记维护自己的生态环境,不再重蹈前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前辙,我们的这个“地球村”才能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把开展环境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切入点。 下面,我就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的教学,谈一下我是如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的。 一、课前启蒙实现道德认识的“前移” 思想品德课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但有些内容距学生生活较远,学生认识肤浅:有些内容学生生活面涉及不到,了解不深;还有些内

5、容虽近在身边,但学生欠留心观察,这就使得学生对所讲内容没兴趣、不信任或课堂发言无话可说,对教师所授道德观点,不易接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道德观点,为了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需要,我从学生的好奇、好动的特点出发,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走向阅览室,走向网络,走向传媒,走进身边真人真事,做广泛、细致的课前调查。 在上五年级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课时,我让学生分组展开课前调查。通过调查学生了解到当前社会环境破坏现象严重,环保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保护迫在眉捷。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废水、废渣对土地、水资源等造成极大破坏,噪声、废气直接危害个体健康。通过阅读报

6、纸,看电视知道了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环境的保护和污染的治理。通过实地勘察,发现了哈尔滨市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在环保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通过访问,发现了许多保护环境的真人真事。这些调查资料有录音、照片、小故事、剪报、数据等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调查统计,可信度强,教学效果显著。 1、通过调查,丰富了感性认识。 学生对环境问题知之不深,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感受不深,对环保的意义认识不深。通过这样的调查,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使学生对环境破坏、治理以及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2、通过调查,激发了道德情感。 在调查中学生对环境的污染感到触目惊心,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感到愤慨

7、,对自觉为环保做贡献的人,油然而生敬佩。同时,激发了自身要为环保做贡献的情感。 3、通过调查,提高了道德判断能力。 在调查的事例中,有保护与破坏环境正反两种表现 。学生在了解了环保意义之后,自然对这两种行为有了明确的是非判断,这种判断力会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逐步提高。 4、通过调查,明确了道德行为。 通过对环保措施的调查以及人们在保护环境方面的种种做法和一些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学生自然萌生出保护环境“应该怎么做”、“不该怎样做”、“我要怎样做”的行为准则。 二、课堂晓理实现道德认识的深化 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面有了初步的感知,为课堂深入明理做了必要的铺垫。课前是先导

8、,课堂是主体,教师要在40分钟的时间里,向学生阐释道德观点,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使这一道德规范牢记在学生的心里。 要使教育深入人心,就要走进学生心里,了解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出发,从学生课前调查的结果出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定位师生关系,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育方法,这样教育才有魅力,才能被学生接受。 我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用多媒体出示三幅图(图一:泛着白沫的黄泥河河水;图二:黄泥河两岸遍地垃圾;图三:威舍工厂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创设情境,提问:“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有什么感受”引起学生的直觉体验与思考。明理环节时,引导学生用课前调查的资料逐一论证

9、: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及其治理,我国在环保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等问题。通过大家摆事实,看资料,明确了“要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保护环境,就是挽救人类自身”的道德观点。在辨析导行环节时,我首先让学生讲述调查来的保护环境的好人好事树立榜样,然后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课的总结时,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环保警示语,并进行讲解。至此,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德观念,伴随着积极的道德情感,深入学生心灵,道德信念初步形成。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为一个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实现

10、自我教育。 1、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主体性、启发性、直观性、新颖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用录音机、投影仪、照片等多种方法展示自己的资料,学生兴趣很浓,在制作中也非常精心,同时,也注意了准确性、规范性。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2、运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化认识。 讨论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大家讨论甚至争论,发散思维

11、,受到启发,从而深化、扩展认识。在这一课中,教师提出了几个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充足时间,让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讨论中,倾听、启发、引导。通过讨论,明确了“环境保护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制定出了本地区环境治理的可行性措施,以及保护校园环境的几点办法,既明确了道德行为,又深化了道德认识。三、课后践行实现道德认识的“后延”。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然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可见,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逐渐

12、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实现道德认识的“后延”,给学生架设一条道德认识转化的桥梁。在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一课,我开展了三项系列活动:活动一,可以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和环境日开展“环保在我心”的宣传活动。活动第一步,让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宣传用的小旗子,要求图文并茂。同学们都积极看书、上网、查报纸,搜集多种素材,从创意、构图、色彩搭配都精心设计,倾注了满腔热情。第二步,上街宣传。在6月5日环境日那天,五年级全体师生手举宣传旗,敲锣打鼓上街宣传。同学们一遍又一遍高呼口号,口号声、锣鼓声此伏彼起。那缤纷的五彩旗、那感人肺腑的提示语、同学们那高涨的热情,使每一个行人都驻足观看。第三步,校内

13、教育。回校后,同学们将所有旗子组成“环保在我心”图样插在校园,让其他同学观看,使全校同学都受到一次深刻的环保教育。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环保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环保意识增强了,校内乱扔废弃物的同学少了,自觉保护花、草、树木的好人好事屡见不鲜,同学们都说:“这样的活动我们喜欢”!活动二:开展环境知识宣传周活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很多环境知识,知道了什么叫酸雨,它是怎样形成的,知道了什么是温室效应及成因,知道了什么叫清洁能源,知道了无铅汽车的好处,知道了“第二油田”的含义,知道了“RECYCLE”(回收再生)的含义和意义。于是我组织大家将所学知识归类、整理并配图,形成环境知识系列介绍。

14、每班选出三个代表到14年级做环境知识宣传讲座,在全校掀起“学习环境知识,做环保小主人”的高潮。活动三:启动“绿色小天使”的评选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同学们主动拿起铁锹来到马家沟河边,植树清污。在班里进行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废旧纸分为一类,将不可回收的垃圾分为一类。将原来的一个垃圾筒增加为两个垃圾筒。很多同学不再购买不可降解餐盒装的食品,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等。一时间, “绿色小天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课外活动是学生良好行为形成的“沃土”,在这块沃土上同学们不仅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出美好的心灵。1、课外活动是道德认识的阶梯。通过“环保在我心”等活动的准备、开展,同学们对环保意义的认识在一步步地提高,美好的心灵在活动中孕育着,塑造着。2、课外活动是陶冶情感的熔炉。道德情感是学生认识形成和发展的催化剂,通过活动陶冶了学生情感,使心灵洞开。环保教育进入心灵,坚定了同学们“誓做环保小卫士”的决心。3、课外活动是行为转化的动力。课外活动对于转化学生的行为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孩子们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