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敏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2804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开敏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王开敏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王开敏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王开敏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王开敏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开敏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开敏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开敏: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王开敏,本科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先后做过中学教师、高校教师、政府官员,曾任黄石高等专科学校校办主任兼外事处长,民进省委委员,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常委,现任武汉大学战略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她宣称,“母亲是女人的最高职务”。她把传统的“相夫教子”赋予新时代的内容,认为培养儿子、支持丈夫当作事业来做。她致力于实践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理念,并在儿子艾天身上进行实验。为此,她甚至不惜放弃仕途,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2002年,王开敏的儿子艾天参加弗里曼亚洲奖学金面试并最终胜出,获得了4年总共18万多美元的全球最高奖学金,飞赴美国威斯里安大学求学。丈夫艾勇大学毕业就业后

2、又读研、考博,目前是武汉大学光电信息工程系书记和系副主任,成绩卓著。王开敏被媒体誉为“平民化阳光教育专家”、“母亲文化倡导者”、“阳光母亲”。她根据自己多年培养孩子的教育理念及成功的教育案例写出母亲的路,孩子的天架个天梯给孩子等专著,深受欢迎。王开敏本人被人们称为“平民化阳光教育家”。母亲节前夕,王开敏应邀走进天下父母,向全国电视观众宣传自己的“母亲文化观”。她把她的理论和成功经验通俗化,形象化,以“牵马”、“变脸”、“三只眼”、“放风筝”作比喻,非常风趣,令人过耳难忘。培养孩子是母亲的天职“相夫教子”是第一要务开明宗义,王开敏说,一个母亲完美的事业应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生存所必须的工作,二

3、是培养孩子这个天职。她说,一个女性如果想做到终身幸福和快乐,在做母亲的这个阶段,也就是当你的孩子呱呱落地、你成为母亲那一瞬间,直到孩子18岁这个阶段,作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就要做好这两部分工作,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天职的工作更为重要。她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她对于天职工作的期望值是很高的,而此阶段内,对于生存工作的期望值要求却不太高。为了有更多精力教育孩子、支持丈夫的工作,她甚至不希望自己被提拔,并因此而毅然放弃了竞选副市长的机会。她认为,在这个阶段,对于本职的工作,认真去做好,对得起工资也就够了。而对于家庭,对于孩子、对于丈夫的工作,她却十分看重。她说,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成功的含义当然与男士不同

4、。对于一个女士来说,即使事业再成功,成就再大,但是丈夫跑了,孩子跑了,这样的家庭根本就没幸福可言,这样的女士也不能算是成功的女士。正是怀着这样的理念,王开敏把培养教育孩子、支持丈夫深造放在重中之重,放在第一位。之所以如此强调母亲的作用,是实践证明,零到三岁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是早教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母亲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人、任何别的教育不能取代的。三大家庭背景下如何教育孩子根据我国现在的国情,王开敏把家庭教育分为三类,并分别提出教育的重点:一、强势文化背景的家庭(有很好的收入、有很好的文化教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对于孩子要强调尊重他人的教育。这是我们家庭教育现在普遍最缺少的。而优

5、越家庭的孩子,天生就可能有看不起别人的习惯。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如果用比较简洁的话说,就是,“再富也要穷孩子”,让孩子在简朴的生活中,养成节简的习惯,培养孩子的平民意识。二、弱势文化背景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往往造成一种自卑的心理,那么,这样家庭的教育,要重在自尊教育。我家虽穷,但是我绝对不会有不好的习惯,不会人穷志短。简洁地说,就是“再穷也不能没有好的习惯”。三、异域领域孩子的教育。随着我们国家富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出国的孩子越来越年轻化、小龄化,王开敏提出了异域领域孩子的教育。这类孩子要特别注重自立、自重、自强的教育。“导师助教学生孩子”母亲在角色的转换中体味快乐母亲与

6、孩子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孩子出生,到母亲年迈,要经历多次角色转换。在孩子六岁之前,母亲的角色是导师,是以身作则,是淳淳善诱。孩子六岁以后,母亲就变成助教。在孩子六岁以前,由于你的家庭教育观符合自然的科学规律,由于母亲是合格的导师,孩子在六岁上学的时候,已经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习惯,而且有很好的社会公德。这样的孩子进了小学后,同学喜欢他、老师觉得他有礼貌,很喜欢。虽然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但由于孩子在家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很强,大家都喜欢他,都愿意跟他交朋友,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他接受知识效果肯定就好,这样的孩子学习不会不好。所以六岁以后,作为母亲,只要以助教

7、的身份来指导孩子就可以了。随着孩子知识的积累,母亲又变成了孩子的学生。与孩子一起学习,从孩子那儿接受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母亲年龄大了,老了,身体一天天弱了,甚至病了,这就需要孩子照顾,最后还要由孩子送终,这时,母亲的角色就变成了孩子。角色不断的转变符合科学的育人观。需要注意的是,只要你正确地意识到并处理发这种转变,这个角色的转变会带给你许多有新的感觉,带给你无穷的幸福和快乐。牵马理论王开敏的母亲理论从谈恋爱开始。她认为,作为一个女性,为了自己将来的家庭幸福,从找自己的另一半起,就要有超前的意识。“牵马理论”就是要多牵几匹马,不要撞见第一匹马就轻易地骑上去。女性的“峰值期” 是二十到二十五岁之间

8、。女性的奋斗周期短,因为她有生育养育孩子这个阶段。所在,在峰值期要找好自己的那一半是非常重要的。这期间,要尽量的与异性多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锻炼你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自我保健的能力,以及自我素质的塑造能力。千万不要轻易就订一个终身。只有经过广泛的接触,才能知道哪一匹马是适合与你的。大家都追崇的,并不一定适合与你。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业务专长,找相匹配的,互补的,至少是可以相互包容的。找到以后,也不要轻易“上马”。这期间,一些比你大的女性,特别是母亲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认真考虑。而一旦上了马,就不要轻易“下马”。慎重择偶,珍惜爱情,是一个道德品质好的女人所应当遵

9、循的。只有道德品质好的女性才有最终拥有幸福。王开敏说,结婚前睁大眼睛看缺点,结婚以后闭着眼睛都想他的优点,这样你才会过得舒服,否则你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你干吗要跟自己过不去?第三,要饲养好这匹马。这是最重要的。那怕你找到的是最好的一个男人,但是结婚后,你既不会经营家庭,又不会打理家庭,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的,吃没有吃、喝没有喝,大人不是大人,孩子不是孩子,再好的男人也会飞掉。当然,对于“牵马理论”要因人而异,根据各人个性的不同灵活运用。风筝理论“风筝理论”的产生源自对于当前“二奶现象”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二奶”?为什么个别地方二奶已经职业化了?为什么有些女人还觉得当

10、二奶挺好?根子在于没有一种先进的文化来引领我们的女性文化群体。很多女人愿意当二奶,很多的男人愿意包二奶,都是因为不健康的东西占领了“母亲文化”的领域。“风筝理论”着眼于怎样使我们的家庭中的男人更成功,而不去包二奶。而我们的女人为了家庭的幸福、自己也感受到家庭的幸福,而不去做二奶。现在的家庭多是三人之家,而男人,作为丈夫和父亲,他的社会压力要比家庭压力要大。男人只要事业成功,他的许多的不愉悦就可以消除掉。但是对于女人来讲,如果事业上非常成功,但是老公跑了、孩子跑了,这就不能算是成功。这个差别是由我们的社会进入到这个阶段整体认可度的问题而产生的。“风筝理论”就是,作为一个明智的妻子,要帮助和支持丈

11、夫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要对丈夫进行战略策划,根据他的特长进行战略策划,选定发展方向。丈夫飞得越高,不就越危险吗?没关系,妻子的手中有一根线,这就是孩子。丈夫成功,孩子健康成人、成才,丈夫飞得越高,“绳子”就会增粗,张力就会增大。无论风筝飞多高,也还在你的掌控之中。家庭中有一个成功的孩子,丈夫就不会不快乐。丈夫搞婚外恋,说到底,也是在寻找一种幸福和快乐。家中妻贤子才,丈夫在家中充分地获得了幸福和快乐,他还有别的心思吗?当然不会有的。“牵马理论”是基础。如果基础没打好,没有一个幸福的两口之家,再增添一个音符的时候,那个家庭已经不和谐了,“风筝理论”也就谈不上了。所以得一步一步走好。和谐不是一日之功,

12、幸福的家庭必须是个系统工程。母亲要做到“两个面孔”母亲要有“三双眼”母亲一定要做到两个面孔、三双眼睛。这是王开敏对做了母亲的女士提出的忠告,特别是对于职业妇女来说,特别重要。“两个面孔”是上班八小时要有职业的面孔。虽然工作很累,但调整好心态,保持好的心情,人一旦愉悦,劳累就会降低。重要的是回家后母亲的面孔。工作了一天,你千万不要把工作岗位上的面孔带回家。对孩子,永远要像母亲一样慈爱、微笑。王开敏本人就是这样做的。下班,到离家三十米的地方,她就开始想我马上做妈了,我要赶快转变我形象。我见我的儿子第一个面孔就是微笑。永远让孩子见到妈妈第一眼时妈妈是在微笑着,孩子就有安全感,有平和感,觉得有妈妈关爱

13、他,他各方面都得到满足了,他的发育就会良好。“两个面孔”还可以引申到夫妻关系中。再成功的女强人,面对丈夫的时候,也应当是妻子的面孔,温柔,体贴,小鸟依人。如果回家仍然做领导,指挥丈夫干这干那,或者批评丈夫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那就肯定没有好结果。反过来,如果是下岗女工,或者某一天工作不顺利,也不要反沮丧的面孔带回家。面对丈夫和孩子,总是微笑着,总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三双眼睛”是:第一双眼睛一定要紧紧的盯住你刚出生的孩子,用无限的无私的爱关怀他。一定要亲自带孩子。如果让别人来带孩子,就会错过最好的教育时间。第二双眼睛长到你的后脑勺。母亲们一定要学会终身学习,要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看电视是可以的,但是终

14、身守着电视是学不到东西的。知识的获得还是要通过静心看书,并在看书的过程中加以思考。而这些在电视机面对是做不到的。一个合格的母亲一生与书为伴,要看很多的书。国内许多年轻的母亲化妆品费用远远超过买书的费用,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而在发达国家,女性对于化妆品的投入远远低于购书的投入。在日本、在美国、许多女士都是推个购物车往家买书。王开敏家每年光是订杂志的钱就超过1000元。是武汉大学个人订杂志最多的。收废品的都定期到她家收过期的报刊杂志。第三双眼睛是长在额头上,要高瞻远瞩。要对你的家庭,包括对你的事业,对你的个人,对家庭的每个人都有全面的策划,要用战略决策发展的眼光来决定自己的家庭的发展。对孩子、对丈夫

15、都要有前瞻性、科学性。对家庭要有可操作性很强的发展规划。要设计,不断的更新,使你的家庭每天都活得很新鲜很快乐。需要提醒的是,你的期望值一定要符合孩子的本身的能力,可以设计的稍微高一点点,让孩子跳一跳就能达到目标。然后再设计下一目标。千万不要把目标设得太高,孩子总是达不到,就会有挫折感,失去奋斗的乐趣。而正确目标的设立,前提还是对孩子要充分的了解,对孩子无限的关注和关爱。一个合格的母亲,还要忍辱负重,要有等待和忍耐的睿智和智慧,要受得了“委屈”。其实,一切的付出都是为了家,为了家庭的和睦和幸福,而你自己的幸福也包括在内。一个母亲为了孩子,还有什么不能付出的呢?教育孩子、经营家庭是女人最值得去付出

16、的事业。母亲是素质教育第一人令许多人困惑的是,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但学校的素质教育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本质上还是“分数的教育”,一切围着怎样考高分转。王开敏认为,真正的素质教育是讲人的社会公德、道德伦理、行为规范的培养。目标是整体达到一个社会标准。这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就是从最细小的地方做的行为得到公众的认可。这才是素质教育。所以王开敏提出:素质教育的第一人是母亲,而不是幼儿园阿姨、学校老师。在孩子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母亲没对他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培养,那么他在将来的受教育中就要打折。在母亲不断的关爱关注训练下,孩子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大了到学校,自然就是道德素质比较高的人。母亲早期要做的,是给母亲本身带来终身幸福的事情。附录:王开敏语录:“生命之间不可比。深信你的孩子是最好的,抱着一颗阳光之心,保持阳光的心态,用无私的爱关注关爱培养你的孩子,你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