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阳读《活着》有感唯有活着波澜不惊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2792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松阳读《活着》有感唯有活着波澜不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陈松阳读《活着》有感唯有活着波澜不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陈松阳读《活着》有感唯有活着波澜不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松阳读《活着》有感唯有活着波澜不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松阳读《活着》有感唯有活着波澜不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读活着有感文:陈松阳 呆滞了很久。 不知道该用怎样的笔锋来描绘这本“平淡”的小说,他没有恢弘的场景描写,没有刻意的心理渲染,没有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他用冷静而又平和的描写手法,绘制出了一篇可以永记史册的故事。 他是余华 这本小说叫做活着 我是深夜十二点读完的,放下书的一瞬间,我竟然有异常的平静,这种平静仿佛是看穿世界的平静,一切变得波澜不惊。望向窗外,漆黑一片,只有偶尔几盏灯亮着,光芒很是微弱,穿过空间融入我的双眸。 最黑的夜,最亮的光。 突然,我忍不住潜然泪下。 想起朴树的平凡之路,歌词写的很好,我认为可以作为活着的主题曲。 记得自己初二的时候就买了这本书,走马观花的看了第一章就不堪忍受了

2、,我记得当时自己还在心里嘀咕着骂:什么鬼东西。 现在想起反差,又不禁把泪水化作了哑然失笑。 我想,这是嘲笑吧。 活着的主人公叫做福贵,本书用冷色调讲了他的一生,他从一个浪荡公子,在妓院输完家里所有的钱,经历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时代,到最后家里所有亲人都相继离他而去,最终买下一头快要被宰杀的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 余华可谓是一个冷漠的作者,在文中也不乏会出现几丝微弱的光芒,当你以为一切会向美好并齐的时候。他却铁青着脸,毫无征兆,近乎残忍的让身边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一个个死去。 只留下呆若木鸡的我们。 父亲是第一个死去的,当福贵在妓院输掉所有家产的时候,父亲昏厥,仿佛是去了气的皮球一般,

3、主动交出了地契和房产。最终在厕所死去。 于是福贵从一个地主沦为了穷人。 第二个死去的是福贵的母亲。当福贵搓着家里仅有的两个银元去城里给母亲找大夫的时候,正是国共双方内战的白热化,福贵被国民党“理所当然”的抓去做了壮丁,带着回家的信念,在枪林弹雨中福贵活了下来。逃回家的时候才发现母亲已经病故,儿子已经两岁,女儿在一次发烧中没钱救治成为了聋哑人。 世界雪上加爽,转息万变。 第三个死去的是福贵的儿子,大跃进时代,由于大炼钢铁,全民一起挨饿,富贵一家饿的皮包骨头。县长老婆刚生完孩子却大出血,福贵儿子还在小学,朦胧无知,抢着去献血救人,最终被黑心医生抽干饥瘦身体的最后一滴血液。 黑暗时代,中年丧子。 第

4、四个死去的是福贵的女儿,由于女儿在小时候发高烧变成了聋哑人。所以嫁给了城里一个歪脖子的残疾人二喜,但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太差,生完孩子以后因为医生的疏忽导致大出血,但是没钱买血,最终失血过多死去,和福贵的儿子相照应。 这是当时的社会 第五个死去的是福贵的老婆。白发人送黑发人,再加上本身就有软骨病,大跃进时用尽了自己身上最后的一点力气,最终平静的死在了自己家的床上。 用福贵的话就是:儿子女儿都死了,她也死的很安详,因为她再也不会不放心女儿和儿子了。 第六个死去的是福贵的女婿,福贵女婿是一个搬用工,因为当时社会刚解放没多久,所以各种监工措施都比较落后,最终他女婿死在两个板车之间,留下三岁的外孙。 小人物的故事,现在每天都还在上演着,上演着悲欢离合。 第七个死去的是福贵的外孙,说来可笑,因为富贵家太过于贫穷,好不容易做了一餐饱饭,福贵给自己外孙煮了很多豆子,最终外孙吃了太多豆子,撑死了。 福贵从此一无所有,孤家寡人。 上街看到了一头流泪的将要被宰杀的牛,于是福贵用大价格买了那头牛,给牛也起名字叫做福贵,一直生活到现在。 最后,他说:“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有很踏实,家里人全都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