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2649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149 大小:9.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w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w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w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w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目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明.1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二、教材的编写特点.4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14四、课时安排.15各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7一、图形的变换.17(一)教学目标.17(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7(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19二、因数与倍数.28(一)教学目标.28(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28(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311. 因数和倍数.312. 2、5、3的倍数的特征.363. 质数和合数.41(四)参考资料.441. 2、5、3的倍数的特征.442. 质数表.453. 筛法.46三、长方体和正方体.47(一)

2、教学目标.47(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47(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50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50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56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1(四)参考教案.78课题一:长方体的认识(片断).78课题二:体积和体积单位.81综合应用:粉刷围墙.86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89(一)教学目标.89(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89(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951. 分数的意义.952. 真分数和假分数.1063. 分数的基本性质.1144. 约分.1205. 通分.1306.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44(四)参考教案.152课题一:分数的意义.152课题二:

3、最小公倍数.155(五)参考资料.1591. 辗转相除法.1592. 利用最大公因数求最小公倍数.1603. 数的扩充.1614. 无限循环小数化成分数.162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64(一)教学目标.164(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64(三)各小节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69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69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78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85(四)参考教案.192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92六、统计.198(一)教学目标.198(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98(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200综合应用:打电话.206七、数学广角.212(一)教学目标.21

4、2(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212(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214八、总复习.219(一)教学目标.219(二)教材说明.219(三)教学建议.221五年级下册说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5、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下面就这册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以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

6、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

7、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

9、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

10、计图表示数据。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

11、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阶段,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往人们认为,它既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素材。同时,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概念集中,比较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由于以往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联系实际的素材不多,学习这部分内容,既需要学生理解并记

12、忆一些概念,又要求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一定的推理、判断。所以,学习过程显得比较枯燥。因此,这部分内容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 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的依据是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理念。“在标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明确在1100的自然数中认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并且这部分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在教材的编排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到数的认识和计算中去。”(刘兼孙晓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第204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意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

13、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得上述两单元中相关内容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 (1)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本概念教学。不再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而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乘法算式得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和经验,对整除的含义能够清晰的理解,不出现整除的定义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不再出现“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分解质因数”和“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分解质因数”及“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是作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安排的,因此,“分解质因数”一直作为必学内容编排。而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