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教育的具体内容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668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责任感教育的具体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责任感教育的具体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责任感教育的具体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责任感教育的具体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责任感教育的具体内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对青少年责任感教育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意识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认识到了责任感的重要性,就会在履行责任后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或者在没有履行责任时会引起羞愧、内疚和自责等情感体验,从而会促使自己不断去认识和完成新的职责。一个人的责任感主要是由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四个部分构成的。其中,责任认知是形成责任感的前提和依据,它是对于责任感内涵及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是责任情感、意识、行为的基础。责任情感是伴随责任认知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责任意识是形成责任感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与责任情感一起,在责任感结构中

2、处于中间环节,是责任认知向责任行为转化的内部条件与内部动力。责任行为则是责任认知、情感、意志的综合表现,是责任感的实践。强烈的责任情感会推动一个人去进行各种负责任的动机去战胜不负责任的动机,并把负责任的动机付之行动。责任行为是一个人责任感的最终表现。没有行动的责任感是不存在的,只有把责任认知贯彻在日常的行动中,责任感才能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责任感教育,主要依靠学校。因为学校是唯一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教育青少年学生的专门机构,它在对青少年学生责任感教育中起着主要和主导的作用。青少年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主要靠学校的传授、引导。通过学校的传授、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让青少年学生懂

3、得责任感的内涵,了解为什么要培养责任感,培养责任感对青少年学生发展的意义等。同时,通过引导,使青少年学生接受的责任认知与现实状况联系起来,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并用检查、督促、批评和表扬等方式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通过指出青少年学生责任行为上的缺点和弱点,并分析这种缺点、弱点产生的原因以及纠正的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学生矫正不负责任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不断巩固、提高对责任感的认识,从而使他们保持始终如一、表里如一的责任行为。学生的责任感是指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对家庭负责的责任感、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感、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对社会的

4、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团队精神、诚信做人等,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基础。社会责任的承担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被动的责任,更是一种内化了的情感,是一个人人格社

5、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感在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和良好个性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感来源于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良好的心理基础,但它要表现在责任实践中。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续的基石。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社会责任感作为最普遍、最广泛、渗透性最强的社会规范,是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阶段,牢固打下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基础,不仅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

6、础性的建设。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不仅是对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也蕴含着对每个社会公民基本素质的要求。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一个人要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负责,应具有热爱祖国的信念、情感及保卫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意识,具有为国家社稽之“大我”而克制个人之“小我”的大志之气。教育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个人利益服从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勇于参与社会变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进行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教育,应从革命传统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入手,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等等,使学

7、生从小热爱国家,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为中华民族高高屹立于世界之林而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深谙自己肩上的责任,从而使生活更具有创造精神。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神圣土地等着我们描绘,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需要我们去续写,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为这个民族尽了我们应该尽的责任,我们这个民族就没有理由不繁荣昌盛!我们这个民族就没有理由不实现伟大复兴!对家庭责任感。家庭是一个人生命中所从属的第一个群体,是第一个超越自己而去关心照顾他人的小天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将来要支撑起整个家庭与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的任务。中国的道德形成是以家庭为起点的,在家行孝、为国尽忠,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美德

8、。进行对学生进行家庭责任感的教育,应结合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进行归属教育,培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基本人伦意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自觉的对家庭负起责任来。培养学生关心家庭中发生的事,主动为家庭分忧解难,体谅父母的疾苦,这对学生全面形成负责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自己责任感。道德不只是要求主体对自身以外的规则、规范负责,而是首先要求主体对自己负责,因为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可能是一个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种种关系持积极态度的人。要教育学生一个人应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负责,这种现代意识的基石就是责任心,是一种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反映在中学生身上,基

9、点就是要认真学习、勤于学业。进行对自己负责的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明确作为学生应该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将来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次必须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应该明白无误的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促进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使其个人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培养一种对自己负责的能力。对他人的责任感。人生于世,不能老想着自己,心中要有他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每个人会与他人发生着或近或远的关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解危济困对于我们义不容辞。个人应具有热爱他人的情感,尊重他人的品格,理解他人的能力,乐于助人的精神。进行对他人负责的教育,应

10、结合进行社会道德观的教育,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促使他们养成尊重他人、热爱他人、帮助他人的习惯,养成自觉履行自己诺言的习惯。明辨是非,培养对父母、对师长;对英雄、对罪犯;对强者、对弱者的态度,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对自己所接触和相关的人负责。使个体在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中达到外在和谐,也使自己也达到身体、智力、情绪的内在和谐。对集体的责任感。要积极通过建设班集体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良好班风中的向心力、凝聚力对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熏染和陶冶。结合班集体建设的进程和学校的重大活动,教育学生一个人应对自己所生活和工作那个集体负责,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

11、育和自觉纪律教育。在集体活动中要让学生学会容忍、学会放弃、学会控制;在集体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负责;要让学生明确如何使个人的行为遵循集体的规范,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从而培养学生怎么样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能力。既要使学生个人参与管理集体活动的能力,又要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能适度的自由与独立,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团结和谐、个性张扬、活泼有序的生活中培养对集体的责任感。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责任感。人类在地球这一自然家园中安全地居住了上百万年的时间,然而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扩展,人类的盲目行为使自己的家园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

12、的生存。建立人们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是提高人类素质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题。人类的每个成员,不仅承担着本民族、本国的责任,而且承担着整个人类、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承担着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既承担着今天的责任又要承担着未来的责任。对学生进行对人类与自然环境负责的教育,应从培养环保意识入手,结合唯物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应对整个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负责,培养热爱人类、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发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让个体的发展与整个自然人类相和谐,从而达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努力,实现整个宇宙天地真善美的统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

13、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首先应该让学生成为家庭的主人。学生也是家庭的一员,我们完全可以让他们承担他们该承担的家庭劳动任务,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在家里为学生创造机会,给学生一点任务,让他们感受做事认真负责的乐趣,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的另一个重要基地。作为老师可以从小事做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机会,让班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负。事事责任到人,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从而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品尝到为集体、为他人尽责的辛苦和幸福,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并经常开

14、展竞赛,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教师要起表率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常言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有工作责任感的教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的责任感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增强。“润物细无声”是我们的教育方法中最好的教育,也是学生最容易和愿意接受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当然,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学校、家长、教师要进行的教育,更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来关心这个问题,才会使我们的后代形成良好的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对家庭责任感、对他人的责任感、对自己责任感、对集体的责任感、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责任感。这样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