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第一周儿童车祸多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是主因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61569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假第一周儿童车祸多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是主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暑假第一周儿童车祸多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是主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暑假第一周儿童车祸多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是主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暑假第一周儿童车祸多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是主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暑假第一周儿童车祸多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是主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暑假第一周儿童车祸多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是主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第一周儿童车祸多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是主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暑假第一周儿童车祸多 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是主因来源: 天津网关键字:交通安全;儿童;暑假作者:张清 从竹2010-07-15 09:00制图 王辰天津网讯 暑假来临,孩子安全问题又成为家长谈论较多的话题。昨日从市儿童医院了解到,每年仅该院接诊的因各种意外伤害就诊儿童就有上千人,其中重伤住院的近百人。如果给意外伤害的原因进行排位,那么车祸排在首位,被车撞伤的孩子主要集中在2-4岁年龄段。在进入今年暑假还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因车祸造成住院的就有10余人。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一项数字显示,全国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高达10万,其中每10位死于交通事故的人中,至少有1人是儿童。在我国,交通事故已经

2、成为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大杀手”。从天津市交管局事故处了解到,今年以来,本市就发生了适用于一般程序处理的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41起,其中死亡13人。尽管数字触目惊心,但是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个别家长在对儿童安全乘车问题上依然安全意识淡薄,殊不知小疏忽有可能带来大危险。【现状堪忧】隐患1孩子随意将头伸出车窗外昨日上午8点,一辆绿色比亚迪轿车途经南京路与万全道交口时,车内一名仅有1岁多的孩子站在妈妈的腿上,并将头部和双手伸出车窗外正和路人微笑着“打招呼”。对此,妈妈似乎并不以为意,还有说有笑地逗孩子,而外面很多骑自行车的路人却被小孩这种大胆行为吓出一身冷汗。交警表示,儿童在行驶的车上将头伸

3、出窗外,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即便驾驶人车速较慢,如果前方有事故需要紧急刹车,或者后面有车追尾,出于惯性,将头伸出窗外的儿童也可能受到严重伤害。隐患2让孩子单独坐副驾驶位置随后,记者驱车从河东区新开路至和平区新兴路,一路驶来,发现12岁以下的孩子不系安全带独自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就有四五例。而且很多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孩子并不老实,不断地扭动着小身体和父母说笑。对于这种情况,交警坦言:“很危险。”其实,副驾驶位置实际上是汽车上最危险的位置,如果遇到急刹车,因为孩子的控制能力差,很容易受伤。隐患3妈妈抱孩子坐副驾驶位置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驾车外出,一般都是爸爸驾车,妈妈则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昨日,记者发

4、现类似情形不下10例,而且妈妈和孩子均没有系安全带。对此,交警表示,家长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做法同样危险,一旦发生紧急刹车,这种方法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且在车速较快的情况下,一旦急刹车,由于惯性抱着孩子的家长无法抱紧怀中的孩子,孩子可能瞬间向前冲出,进而造成碰撞伤害。【家长误区】“孩子很轻,我把他抱紧了就没事!”“孩子很轻,我把他抱紧了就没事!”采访中,近8成的孩子家长表达出类似想法。他们觉得只要车速低,即使不采取防护措施,也不危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部门的一项验证显示,在发生车祸时儿童本身就会成为一种动力而发挥作用。即使发生碰撞时的汽车时速仅为50公里,体重20公斤的儿童自身的冲

5、击力也会超过1吨。在汽车时速达到70公里时发生的正面碰撞中,一个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儿童,其自身产生的冲击力可高达3吨!这巨大的冲击力足以使孩子击碎挡风玻璃并被抛到车外。“车有安全气囊,系上安全带就没事!”“车有安全气囊,把孩子放前排,系上安全带就没事!”持这种想法的家长也占了一部分。然而,交管局事故交警却认为安全气囊对于儿童很可能起到反作用。“安全气囊对于成年人是安全的保障,但是对于儿童来说恰恰相反。”交警表示,据分析,儿童肌肉骨骼较成年人脆弱得多,汽车安全气囊张开时的冲力很有可能造成儿童胸部骨折、窒息、颈椎骨折等严重问题。“不仅如此,在以往的事故中,一些家长把孩子抱在怀中,一出车祸,孩子

6、就成了大人的安全气囊。车祸发生时家长还来不及保护孩子,就有可能在惯性和冲击力的作用下,对怀里的孩子挤压造成二次伤害。”“儿童安全座椅华而不实,没有用!”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家孕婴用品专卖店发现,儿童安全座椅的价格从几百元至几千元不等,但是销售状况并不好。多数家长觉得,这种儿童安全座椅华而不实,安装也较麻烦。“感觉没有用,而且孩子长得快,过不了多久就坐不下了。”也有一小部分家长觉得,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儿童安全座椅各种品牌鱼龙混杂,相关强制标准尚未正式出台,“这些没有国标约束的儿童安全座椅真的能够起到保护儿童安全的作用吗?”很多家长表示质疑。根据美国有关部门的一项统计显示,14岁以下儿童车祸死亡事故

7、中,61%是因为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及其安全带。而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使得儿童潜在车祸伤亡率有效降低70%以上。而又据有关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不足0.1%。【交通专家】呼吁“国标”出台 孩子乘车“四不宜”一项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儿童的安全保护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八成以上的家长并不清楚怎样保护儿童乘车安全,国内汽车产品则有七成以上没有有效的儿童安全保护装置。而在汽车工业领先的欧洲,儿童安全乘车常识已经深入人心,保护孩子乘车的安全问题是一种社会责任。据了解,我国首部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望于明年1月份正式出台。据了解,该项法规不仅对儿童安全座椅本身的安全性以

8、及车辆如何正确安装儿童座椅都有具体规定,同时推荐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专用接口,并要求,所有乘用车型都必须强制配备儿童座椅的专用接口。交通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这项国标,尽快让儿童安全座椅在中国强制使用。同时,相关交通专家也表示,针对目前家长携带孩子乘车所存在的几点问题,希望家长注意儿童乘车“四不宜”。一,12岁以下儿童不宜当“副驾驶”。避免发生事故后,被弹开的安全气囊拍伤,儿童坐在后排且有家长监护才更安全;二,家长不宜抱着孩子乘车。这种做法,孩子一般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胸部,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自然会猛烈地压向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损伤;三,不宜让孩子在车里做游戏。很多家长

9、为了不让孩子纠缠自己,便将孩子单独放在后排玩耍。但车子在行驶过程中,孩子肯定会东倒西歪,如果撞到硬物的话,孩子很可能受伤。此外从设计上,后排座在汽车发生撞击时,可以留作吸收后方来车的撞击力。所以,把孩子放在那里做游戏实在不安全;四,不宜让孩子头部探出天窗。【新闻延伸】五点建议远离儿童意外伤害市儿童医院急创外科李主任介绍说,每年假期各种意外伤害高发,尤以暑假最为明显,意外伤害发生率比平时高出一倍还多。暑假常见的意外伤害主要包括狗咬伤、烫伤、车祸、溺水、药物中毒、食物中毒、坠楼七方面,年龄越小的孩子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越高。市儿童医院的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家

10、中要做好门窗、阳台、楼梯等设施的保护措施,不要将孩子独自反锁在家中;二、如果家里有比较小的孩子,应少使用玻璃、镜子这样的易碎品进行装饰,对有棱角的家具要进行包裹;三、家长教孩子一些灾害防范知识和急救知识以及步行、骑自行车应遵守的交通法规;四、有私家车的家庭,如有3岁以下幼儿,最好为孩子准备安全坐椅,要确保锁好孩子触手可及之处的汽车门窗等;五、不要把果冻、花生、瓜子等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孩子吃东西时,不要逗孩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2010、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家人同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只有家长、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她)的身体,如果陌

11、生人要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开,要向人多的地方跑,向大人求救,眼疾动作快2、不吃陌生人的食物,陌生人给的东西,一定要经过父母的手,再递给孩子,这样父母就成了把关的人。父母不在场,不允许接受陌生人的任何物品(可让孩子确信,只要他提的要求是合理的,父母一定会满足)。3、不和生人独处,不跟生人离开,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信息。4、独自在家,教育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5、门铃响了,孩子从门禁中看到一个陌生人。 平时应教育孩子不准给陌生人开门,不管他说他是谁都不要开门,可以隔着门告诉他,你爸爸在睡觉,让他过一会再来。然后,给家长或邻居打电话,告诉他

12、们有一个陌生人在家门外,让他们不要挂断电话,直到陌生人离开为止。6、放学回家发现有成年人跟踪孩子最好不要让孩子单独回家。孩子若单独回家应教育孩子如何逃跑,利用旁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溜开陌生人的视线,穿过马路或者走另一条路,避免与尾随者接触。如果这个人仍然跟着你,或者他强迫你跟他走。你要大声尖叫并跑向有人群的地方,例如商店或者行人多的十字路口。不要往你看见的某一所房子跑,因为房子可能是空的;如果这时家里没人,也不要往家里跑。 7、夜间,家里来小偷了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小偷来访,告诉孩子看见小偷不应该大喊大叫,而是假装睡觉,然后假装说梦话,可以是:“妈妈,我要尿尿啦!尿憋死啦!”或者是突然的大声叫喊起

13、来,好像是做噩梦一样,把小偷吓跑,千万不能让小偷知道你已经看见了他,这样他可能会狗急跳墙劫持孩子。8、受到一些大孩子或陌生的大人玩弄、欺负甚至一些心理变态者的猥亵。教会孩子大胆地说你没有权利欺负我、别碰我,用模拟场景实地训练几次,让孩子大声喊出来。要让孩子知道他是不可侵犯的,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尊严。碰到这些情况,孩子可以通过挣脱、哭闹、踢咬作为一种反抗,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勇敢地说出别碰我!能说出这样的话,表明孩子有足够强的心灵力。要建立与孩子间的信任感,让他们知道遇到恐惧不安的事情要说出来,父母是不会责怪或嫌弃的。9、应教育孩子学会报警。当自己没有办法没有能力解决紧急问题时,应及时报警,例如

14、,向人报警求救,如在无人处,则向远处有人处大声呼救,在报警时,一定要头脑冷静口齿清楚,让对方很快能了解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严重的程度,以便于对方能迅速前来解决问题,报警应及时。平时要教育孩子知道一些重要报警单位电话,如:发生火灾,遇见坏人拨打110,发现身体受伤,生病拨打120.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安全最重要,绝对不能受伤,绝对不能离开安全熟悉的环境。(三)幼儿因游戏、顽皮打闹造成的事故1、针对幼儿身体:(1)家长不得隐瞒幼儿曾患过的哮喘、癫痫、心肌炎、过敏等较严重的疾病,对身体状态不好的幼儿不送入园,及时就医,尽量避免因为不能及时获得针对性的救治而产生不良后果;(2)教师对身

15、体状况较差的幼儿随时注意观察,给予适当的照顾;(3)幼儿园还应组织教师进行“应急抢救”知识的培训,以便第一时间恰当地抢救处理,为救助幼儿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4)教会孩子表达身体的不适。2、针对幼儿初入园时易出走迷失的特点,(1)教师通过多交往让孩子消除陌生和不信任感;(2)教师要经常清点幼儿人数,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3)门卫特别要提高警惕,防止幼儿外溜;(4)针对孩子受挫后易出走的特点,教师对情绪低落的幼儿要注意及时地安抚、疏导,抑制其出走的苗头。 3、针对幼儿打闹:幼儿间的矛盾冲突也来自于利益关系,(1)教师应采用故事表演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幼儿要谦让和宽容,懂得分享是快乐的,要遵守规则,减少矛盾冲突;(2)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间发生打闹应及时介入,帮助幼儿化解矛盾,将打闹伤害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3)家长多引导,教育孩子学会关心同伴,宽容分享。注意安全,不推人,不拥挤,不打闹,不大声喊叫,遵守游戏规则。(4)幼儿不要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5)教育孩子不能先打人,但是如果有人先欺负你,你就得大声警告他,并马上告诉老师和妈妈,如果别人还敢再打你,就马上还手打回去.叫自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