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使语文课堂氛围“活”起来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9191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如何使语文课堂氛围“活”起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如何使语文课堂氛围“活”起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如何使语文课堂氛围“活”起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如何使语文课堂氛围“活”起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如何使语文课堂氛围“活”起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如何使语文课堂氛围“活”起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如何使语文课堂氛围“活”起来-教师教育论文试论如何使语文课堂氛围“活”起来 文/隗俊霞 龚启鹏 课堂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是我们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课堂气氛的优劣直接制约和影响师生关系,双方信息与情感的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教学过程和结果。因此,作为一个教师要十分重视课堂气氛的作用,去创造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气氛,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

2、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

3、见的机会和自由。 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学生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 课堂的无限活力。 二、师生关系 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影响课堂气氛,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之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加强师生关系的研究,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业务能力,扩大“非权力”影响。了解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点,淡化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角色痕迹,重视师生间的非正式交往和非

4、语言交流等等。 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 三、课堂调节过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问学生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

5、)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

6、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 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 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师生同进步才是我们最后的目的。 (作者单位:湖北枣阳市鹿头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校:兰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