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88694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析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析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解析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解析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的精益生产的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陈琳 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 2010244008制造业作为我国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为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制造业在为我国GDP带来高速增长的同事,也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制造业必须尽可能的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各国对进口产品的“绿色度”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绿色供应链管理必然成为取得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式。精益生产是当今世界制造业追求的热点,但是精益生产是对单个企业而言的。然而现在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

2、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想要取得竞争优势,我国的制造业需要在供应链上进行精益生产。我国制造业想要占领国际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胜者,必须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以绿色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为中心,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绿色、精益生产的改造。1、绿色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是由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所有合作伙伴组成。合作伙伴包括了最终客户、制造商、零售商、运输公司等。产品由原材料通过不同的环节成为最终商品交予最终客户的每个供应链环节都会产生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生态平衡。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1】

3、, 是一种确保最终商品从原材料的选取开始、加工、包装、运输、仓储、使用到最后的废弃处理整个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达到资源的高效率使用。绿色供应链管理更注重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度”,通常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绿色消费和绿色回收7个方面的要素。绿色供应链相对于传统的供应链增加了回收商这个角色,令原本的开环的物流链变成了“封闭”的物流链。这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废旧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制造商的经营成本。为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将“环境保护”作为整个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共同战略目标,进行供应链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和共享。2、 精益生

4、产精益生产就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不断改善,及时制造,消除原料采购、储运、生产、包装等生产环节中的一切浪费。准时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以及成组技术是精益生产的三大支撑技术【2】。精益生产方式的实质是一种生产管理技术,它能够大幅度减少闲置时间、作业切换时间、库存、低劣品质、不合格的供应商、产品开发设计周期以及不及格的绩效。它是继大批量生产方式之后,对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方式影响巨大的一种生产方式。精益生产的基本思想就是消除一切浪费,然而这里的浪费不仅仅是废品和次品,还包括不产生价值的动作,例如超额制造和提前生产,生产停顿和等待,库存积压等。实施精益生产的主要手段是适时适量的生产、弹性配置人数

5、、全面质量保证。具体方法有生产同步化、生产均衡性及看板管理。3、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的精益生产消灭浪费、降低成本、不断完善以及客户价值最大化,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传统的精益生产仅仅是单个企业内的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但是在企业企业间、企业和最终客户之间往往更容易产生浪费和资源的不环保性。比如,没有实施准时采购时造成的库存浪费和等待时间;生产商仅对一级供应商要求原材料的环保性而忽略了二级供应商对一级供应商的原材料的环保性。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则不仅是对企业自身进行不断改善,还要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形成紧密联系的动态联盟,在整个供应链中进行精益思想的拓展,令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

6、的企业都进行精益生产,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质量、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成本,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在进行精益思想的拓展的同时,还要让“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成为整条供应链的战略目标,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负影响最小,整体效益的最优化,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3.1 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与传统精益生产的对比由于考虑问题的角度、范围的不同,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和传统的精益生产有一定的区别。如表1【3】表1 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与传统精益生产的对比传统精益生产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 制 造 哲 理质量效益型追求规模经济效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友好型是一种多样

7、性经济环境友好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以人为中心,以简化为手段、以尽善尽美为目标基于资源(含信息)的可靠性、可重构性和可重用性成本最下、品质最优原则资源利用率最高、环境负作用最小、供应链系统整体效益最优原则以成本和质量作为关键竞争要素基于资源优化和环境保护的成本、质量保证,并以时间和客户满意度作为竞争要素核心技术包括准时制JIT、全面质量管理TQM和小组工作方式强调精益生产、绿色制造和供应链管理三者的有机集成注重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知识的人是一种战略资源 组织 环境外部环境有变化且可预测外部环境动态多变且不可预测注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协调强调整个供应链内、外部环境最优 与供 应商 销售 商和

8、客户 间的 关系经考验后比较稳定的供应商动态选择择优录用的少数供应商信任度较高信任度高并强调合作伙伴的“绿色”信用度长期的合作关系长期战略性合作、中期策略性合作和短期期临时性合作的选择合作关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程度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程度高由精益企业内部成员(或部门)构成的供应链、价值链由核心企业、供应商和销售商构成的绿色精益链、价值链乃至动态联盟客户参与产品的质量控制,提出改进建议客户参与产品开发与制造的全程,与客户关系密切 生产 组织 管理 方式基于小组工作方式取消中间管理层的扁平组织结构基于小组工作方式由自主决策结点构成的网络结构看板管理,分布式决策电子看板管理,分布式、协同决策较大程度

9、依赖于外部供应商基于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的快速决策过程技术、资金和负责任的劳动力信息高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产 品很多的可选性,品种丰富客户定制,绿色化、个性化产品高质量多方面使客户满意产品开发周期短从概念设计到成品上市的时间很短信息和技术密集型信息、技术、环境和资源效益型 生产 组织 以及 过程 控制按预测组织生产按实际订单组织生产柔性制造技术自适应制造技术基于技术的自动化基于信息的智能化效益第一、消除一切不增值活动追求生产过程的柔性和响应敏捷单个精益企业自身的零库存实现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库存优化通过表中对比可以发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是以传统精益生产为基础,是融入了供应链管理和绿色

10、制造思想的集成化的精益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可以更好的适应当今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3.2 我国制造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的重要性 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 宏观方面:推动我国制造业有原来的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型方式转变,促进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提升制造业行业之间的管理水平和合作关系,增强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微观方面:降低我国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制造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提高制造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提高。在我国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3.3 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的实现 绿色供应链管

11、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的实现不能仅靠一个企业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整个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伙伴共同进行努力。 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整个供应链中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的首要条件。在供应商、分销商和核心企业之间,形成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公担风险、共同致力于环境保护、共同获利的同盟关系。供应链上合作伙伴具有共同的战略目标,才能更好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精益生产。 信息共享。进行信息共享是企业之间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维持合作的前提。只有信息的共享,才能让合作各方意识到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才能真正作为一个整体来运行,才能真正的做到精益生产。 实施价值链管理。这里的价值

12、链管理实施是从最终用户的立场和整个产品的角度来确定价值和产品成本,有效的识别价值链,并令创造价值的活动前后衔接,持续的流动起来。让最终用户的需求来确定价值、拉动价值链,以实现拉动式的生产并持续改善。 实现以核心企业拉动精益生产的绿色供应链组织。实施价值链分析,将不同企业的创造价值额活动连接起来,确定精益生产的核心企业,并令其带动其它成员企业实现整条绿色供应链的精益化。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制造业而言,核心企业通常是成品生产企业)通常无论是在在规模还是在竞争实力上都应处于相对强大的地位,统领供应链,负责整条供应链的组建,帮助供应链上的其它成员企业实现精益化.进而达到整条供应链的精益化。4、 结语

13、2008年的金融危机刚刚略有好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制造业可以说遭到了不小的打击,中国的制造业想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真正的竞争力,就必须要进行供应链上绿色和精益化。有效集成精益生产和绿色供应链管理, 才能够确保产品以高质量、低成本、小污染、少消耗的状态快速响应市场,提高供应链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满足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参考文献: 1 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 J .中国机械工程,2000,11 2 邓蕾,王旭.循环经济模式下新型集成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M.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8,05 3 袁红兵,黄新燕,李小宁.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在集成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综合应用M.工业工程,第3卷第4期,200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