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新调韵味别致——“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与思考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8280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歌新调韵味别致——“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歌新调韵味别致——“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歌新调韵味别致——“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歌新调韵味别致——“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歌新调韵味别致——“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歌新调韵味别致——“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与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歌新调韵味别致 “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与思考-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网 老歌新调韵味别致 “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与思考 江苏淮安市和平镇中心小学(223009) 袁永康 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分数单位、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其内容以两次初步认识分数为基础。尽管这是一节典型的老课,对于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理论,如何上出不同的效果,需要不断思考与实践。 一、质疑,学生的学习起点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玩一个“头脑风暴”的游戏。(屏幕显示数字“1”)你想到什么? 生: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花园,一个班级 师:我由“1”想到了4个人,为什么呢?因为4个人能组成一个学习

2、小组,他们是一个整体。现在我们看到“1”,想到的内容就更多了。(引导学生由“1”可以想到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师(出示1/4):你们对1/4这样的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的分数是(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对不妥的地方进行修正,尽量让学生的发言不出现重复的内容。在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与讨论的基础上,师说明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为进一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 思考:在设计本节课时,既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又要注意学生原有的逻辑起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

3、份,同时了解简单分数的表示方法。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单位。我首先设计从一个“1”想到什么开始质疑,从而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变了传统概念教学“复习引新”的程式化教学模式。这样既能明确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确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起跑”与拓展。 二、互动,促进学生的理解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根据每个图片所呈现的意思,对图片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进行表示,同时说一说每个分数都各自表示什么意思) 师: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那么其中的3份应该用3/4表示,那3/4还能代表什么意思呢?请每个同学个性化表示3/4。 生1:分一分

4、。(选择合适的学具表示这个分数) 生2: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分数) 生3:折一折,涂一涂。 师:请每组派一位代表把作品展示到黑板上,然后汇报交流。 师(点拨引导):这些都能用3/4表示,都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师(小结):自然数“1”可以代表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物体或由多个物体构成的一个整体,一般情况下将其称为单位“1”。也就是说,分数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的。 思考: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数学概念,它也是数学知识的基本构成元素。数学概念既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也是所有问题处理的出发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实践操作体验“平均分”,如画一画、涂一涂、折一折等活动,

5、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课堂上,学生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分数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毕竟是少数学生,那些不会准确表达的学生不一定是对分数概念的不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中的分数与生活中的分数适时沟通,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自学,注重对文本的阅读 师:分数的相关知识与概念,大家已经了解很多了,现在来看一看教科书上是怎么说的。(生看书、摘读,然后组内交流)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分数就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形成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请你说出图片(略)中四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思考:教师应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

6、自学,将课本作为自学的载体,高度重视对课本的阅读。如阅读中,学生易将分数概念中的“的数”两个字丢掉,导致理解上欠缺,数学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一些关键的词或句子进行仔细的阅读与品味,深入理解其中的意思,并适当进行反问。如:将其用其他词语表示可以吗?省略某某字行吗?加上某某字行吗对于课本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与疑点,要尽量读出其中蕴藏的内容,提炼出相关的数学观点、思想与方法等。此外,教师应列出导学提纲,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课内外阅读,加深学生对课本的认识,深化他们对分数概念及单位的理解,培养其丰富想象力的同时,促进其思维不断“加速”。 综上所述,新课程提倡教师不要死教教材,而应该活用教材,真正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设计的真正意义所在,然后根据自身水平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对教材呈现的例子进行重组和加工,使之贴近和适应自己的教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责编 杜 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