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8126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身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投身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投身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投身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投身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身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身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奉献我骄傲争做时代先锋党员主题征文投身教育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郭店镇张辛庄完全小学李全海2010年5月投身教育改革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形成的“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自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教育弊端,已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教师则长期拼搏于“应试教育”中。在今天这个迈向知识经济的时代,其不良后果尤为明显。许多语文教师习惯于原来的授课方式,借助于千篇一律的教科书和备课手册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是一个小水罐,老师是一个大水罐,所以便有了这样一种很不科学但又极时髦的说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表面上很形象、很生动,

2、实质上是一种缺乏任何创造性的“灌”的思想的体现。在这里,学生已变成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事实上,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自尊心、自信心和主体精神的人。如果这种缺乏创造性的教育模式长期得不到必要的纠正,则我们的教育事业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那么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

3、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为了强化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这些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的要求,特加上“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一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下面我就自己的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优化知识积累,夯实创新基础陶先生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他主张在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知识为能力奠定基础,创新是在旧知基础上的创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厚积薄发”(苏东坡语),一个人

4、知识渊博,就为创新构建了广阔的知识背景,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力就越强。反之,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学生的创造欲望即使激发出来也难以上升为真正的创新能力,只能停留在很低的水准上。因此,首先应该让学生把课本中的知识学扎实。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语文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来追求,不能仅仅满足于储存知识,还应解放学生们的双手,引导他们运用旧知获取新知,在获取过程中学习创新,把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更广阔的领域。如开设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去阅览室自由阅读,做好读书卡片,写好读后感,并利用早读课进行交流、评议。让学生剪摘报刊,剪贴热点话题、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国家重大成就等,举行有主题的知识抢答赛。欣赏古诗

5、词,收集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默写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系列大王等。这类活动不仅使学生加大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还使他们积极进取,抒发情怀,萌发创见。 二、让“和谐”走进课堂陶行知说得好:“运用朋友的关系,彼此自由交换学识,是比摆架子好得多,你要了解学生的问题,体谅学生的困难,处处都显示出你愿意帮助学生求学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因此教师要走向学生,了解学生,注意倾听学生发自内心的意见、建议,成为他们的好朋友。陶行知还说:“认识小孩子有力量。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我们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确实,在师生平等的交往中,在和谐

6、的教学氛围中,创新之花得以盛开,个性之芽得以萌发,民主之树根深叶茂,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知识和能力、基础性学习和发展性学习才得以协调统一。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接纳。接纳在课堂上表现为对学生的认同,彻底地抛弃“为师”的权威,客观公正地对待不同层次不同气质特征的学生,不动辄责备学生,不轻易给学生贴标签。接纳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全盘肯定,放任自流。教师只有在心理上接纳学生的优点、缺点,才能不偏不倚地对待学生。学生被老师接纳、赏识,才能对教育行为产生信任感、信服感,才能帮助学生正视缺点,发扬长处,也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接纳老师。建立在信任、关心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是学习、交流、创新的双通道。 2、鼓励

7、。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地去发现学生中闪烁的点滴思想的火花,挖掘有价值的东西,加以充分地肯定。课堂上的鼓励从哪儿入手呢? 鼓励提问。陶行知说:“解放小孩的嘴。小孩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问题提得好,等于创造完成了一半。爱因斯坦也曾说:“一个问题的

8、发现或许比它的解决还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来考虑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因此,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问。 鼓励合作。合作是不同经验水平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相互补充、借鉴、提高。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有序地组织讨论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讨论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创造性思维细胞被激活,他们就会积极地思索,敏锐地发现课本或讨论中的不足,从而会多角度地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注意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允许不同意见甚至错误意见的存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学生的一些不同看法要予以鼓励,因为学生的积极性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丧失的,而学习的内驱力

9、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高涨的。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只有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饱满的学习情绪和热烈的讨论中,发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问题,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陶行知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同志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宝库和宇宙之宝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而现在提出的“分层学习法”,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较充分地体现了学习的自主。这种自主表现为:a.根

10、据掌握的程度,自主的选择学习的内容,b.根据认知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提供基本题、发展题、思考题供学生选择,让不同学习水平的人都品尝成功的喜悦,保证成功的质量;C.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如自学、小组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秦始皇兵马俑的军阵时,是这样设计的:想当军事家的同学,请你画一画军阵图;想当文学家的,研究作者的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想当播音员的,请你读出军阵的威武雄壮;想当导游的,自己练说导游词。这样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真正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课堂上充满了活力,形成了

11、主动、生动和互动的浓烈氛围,创新思维也随之萌芽。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灵魂。想象是智力活动富有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性思维自始至终伴随着想象。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指出:“鸟儿要飞翔,必须借助空气与翅膀;科学家要有所创造,则必须占有事实和展开想象。”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1、充分运用现有的教材,拓展学生的想象 现存的教材虽然在编排、选材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教材的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若要等到新教材出来以后再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那在众多的国际比赛中,我们不知又要输掉多少回了。

12、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运用现有教材,挖掘现有教材的价值,可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说话、扩写、补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以拓展想象,这些训练,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称象,可以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的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火花!学生不是不能,关键在教师的启发引导。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比如,读了小摄影师,问学生:小男孩还会吗?为什么?读了圆明园的毁灭,引导学生讨论:圆明园要

13、不要重修,说出自己的理由。除了凭借课文以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如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的相关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求异思维。在教学落叶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树叶还落在哪里?谁看见了,会怎么做?在教杜甫的绝句时,让学生在画画的基础上充分理解该诗的意思之后,要求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深层理解,而且可以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心游万刃,思接千载”。2、借助一些抽象图形,驱遣学生的想象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经常利用一些简单抽象的图形,如关于“圆”、关于“0”,或凭借六种图形(三

14、角形、梯形、正方行、长方行、椭圆、圆)想象,画出新的图画,并把自己画的图画连起来后讲一个故事,以此让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在训练中,学生不仅学会了从正面观察、侧面观察,有的甚至对图形进行立体观察。在紧张的想象训练中,学生的思维领域拓宽,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产生了新的连接,一个个新的意念就会产生。3、利用优美的音乐,引发学生的想象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曲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想象的一门艺术。在教学中能恰到好处的利用优美的音乐,往往能找到开启学生想象之门的触发点,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思。例如,在执教张继的枫桥夜泊时,可配以委婉低沉的古筝乐曲,一种凄凉的情

15、调似乎在向学生述说诗人路途飘泊、寂寞孤苦的感叹。我们还可以进行音乐作文,让学生根据春江花月夜的古筝音乐,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想象一幅夜景,并据此想象作文。在教学中,利用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很多,关键是要找到“触发点”、“着火点”。丰富多彩的想象,可以打破学生思维的常规与定势,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四、注重课堂延伸,获取创新源泉 陶行知说:创造的教育是怎样呢?就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彼此之间,很难识别的。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我们要把学校的围墙拆去,那么才可与社会沟通。这种围墙不是真的围墙,是各人心中的心墙。各人把他的感情,态度从以前传统教育那边改

16、变过来。可见,语文教学不止于学校,更不囿于小小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语文实践的机会。我们应该课堂大门,让源头活水流入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展现学生生活的舞台,生活实践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逐渐能感悟人生,洞明世事,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获得永不枯竭的创新源泉。我们可以开展如“古诗词诵读”、“拼图说话”、 “知识竞赛”、“调查采访”、“游览名胜古迹”等多种活动。这样,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与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就能培养出一大批敢想、敢说、敢做,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