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滕海云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510701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的继承-滕海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滕海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滕海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滕海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滕海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的继承-滕海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的继承-滕海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V中学 2,学科:政治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课前预习了解二、 完成课后习题二、 教学课题1、 知识目标: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2、 能力目标: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文化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的态度三、 教材分析(一)本框

2、在全课中的地位作用第四课和第五课探究的是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就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言,继承与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就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而言,创新离不开继承,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所以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前提,在推动文化发展和创新过程中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我们传统文化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成为自觉继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班人。【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全面的观点评价传统文化,自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3、(三)对学生的分析1、作为高中学生,我们在引导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应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而引导学生更多涉猎和接触我国优秀的文化,是增加其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通过本部分的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和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自觉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2、当前的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比较偏激,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通过本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现实事物,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3、随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当今学生的猎奇心理和求新心理较重,缺乏思想的厚重和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责任、宽容、尊重、合作”等优秀的心理和品格的养成有

4、良好的引领作用。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传统文化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搜索到传统文化的图片,让学生加深印象。四、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教师适当加以引导教学手段: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第一个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在进入新课之前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问题探究。教师: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的三大国粹是什么吗百度图片搜索(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